分享

海口人民公园明代古迹众多,存有明初海口所城城门遗迹

 风吟楼 2023-05-06 发布于广东

海口人民公园,古称“大英山”,是海口制高点。清代,此处为守土军士演武场,山顶建有演武堂,为官兵训练场所。抗日战争时期,大英山被日寇侵占为高射炮基地。抗战胜利后,这里国军的炮兵要塞。1935年10月,此处开辟为“海口中山公园”,抗战中,公园遭日军被毁。1954年,建成人民公园。

一,明初石狮子。

文章图片1

明代石狮左

公园北门这对石狮是公园最古老、最大的一对石狮。相传这石狮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从东湖西湖淤泥中挖出来的。挖出石狮所在的位置,是海口所城的西门,有记载海口所城是建于明洪武28年(1395年)。这也证明这两只石狮子是明洪武年间所立,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二,明代班帅庙遗址。

文章图片2

班帅庙庙门

班帅庙,是祭祀班超的庙。儋州(海南)曾作为班超的封地,所以在海南多有祭祀班超的庙,即班帅庙。

班超,东汉军事家、外交家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兄长为修撰《汉书》的班固。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间,先后平定了鄯善、于阗、疏勒、姑墨、莎车、月氏等五十多个西域国家;南宋傅伯寿评价班超之定西域,为汉之隽功。

班帅庙需要登若干台阶,才可以到达,庙前有座三孔门楼,为近代复建,均为火山岩砌筑。正中门洞门楣上刻“班帅庙”三字,顶上立有雕刻阴阳鱼图案的石刻。只有两边门楣上面均可有一条腾云驾雾的飞龙。

文章图片3

班帅庙遗址

文章图片4

班帅庙遗址

班帅庙遗址的遗存文物,有照壁一座,一尊驮碑龟、两尊石人、两尊石羊,以及一些原庙古建筑上面遗留下来的构件。

文章图片5

照壁正面

文章图片6

照壁反面

照壁是古班帅庙的遗物,为明代风格产物,壁高、宽都约2米多。照壁正面刻有一只腾云驾雾的麒麟,以及山地、苍松、飞鸟、祥云等;背面刻着一条跃出水面的鲤鱼、飞鸟、祥云,应该是寓意鲤鱼跳龙门。照壁上面的麒麟、鲤鱼等雕刻的栩栩如生;照壁已历经数百年之久,至今图案还清晰可见,具有很高的建筑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章图片7

石羊

遗址最前方有石羊一对。石羊是石像生的一种,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石像生始于秦汉时期,后历代帝王、重臣一直沿用不衰,在数量和取象上有所不同。

文章图片8

驮碑龟

驮碑龟,上面的碑不知道去哪了,遗址旁边到是有块石碑,这个乌龟有点像海南这边的海龟,与大陆的驮碑龟形状不太一样。

文章图片9

石翁仲

照壁的左右两边各立着一尊石翁仲石像,约2米高,雕刻比较简单,应该为民间匠人雕琢。

“石翁仲”,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人像。这个和秦朝秦朝时期大将阮翁仲有关,翁仲长大比较威猛。死后,秦始皇铸其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铜像,以为是真阮翁仲,不敢靠近。后人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统称 为“翁仲”。

文章图片10

遗址古建筑构件

文章图片11

遗址建筑构件

文章图片12

遗址门梁

文章图片13

遗址住础

上面是班帅庙遗址的古建筑构件,石碑、石柱、柱础、门梁、石榫卯等,均为火山岩雕琢而成。

三,清代石狮子。

文章图片14

清代石狮

文章图片15

清代石狮

上“革命烈士纪念碑”台阶两边,分别有一蹲石狮子,看制式及岁月痕迹,应为清代物件,很有可能是清代演武堂或已毁古庙的石狮子。中国自古是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石狮代表权威,只允许官府或官宦人家的宅院,或庙宇才可立石狮。

四,豆腐井、石臼。

文章图片16

豆腐井

文章图片17

豆腐井

豆腐井,又称田螺井。旧时大英山有“四庙三庵七井五桥”的传说,今“七井”仅遗存有波汶村的田螺井。自来水取代井水后,为了城市地面不下沉,水井均被停止使用,公园也考虑到游客及小孩的安全,将这口水封死不再使用。这口井应该为清代时期挖的井,石臼、石磨、石槽倒是有些年份,水井外面护栏杆为近代所立。

五,侵琼日军神社、墓碑。

文章图片18

日军驻地石刻

文章图片19

日军神社

在宋词长廊下面,有几处碑绿网遮掩住的地方,就是侵琼日军的“神社”、墓碑、驻军碑刻。其中,有一块树立的石碑,可以透过滤网看到上面的石刻字,上面刻着:“军无线驻华之地”及小字:“皇纪xx年,陆军少将xx”等字样;这个就是“日军驻地”石刻碑了。
鬼子“神社”长约6米、宽约4.5米,高约2米,小叶榕树根处有台阶上去,台阶铺有石头;相传“神社”上有“陆军忠魂”四个石刻字。这个是供奉侵琼日军阵亡者的“神社”,也是臭名昭著的日本“鬼社”。其他几处被绿网遮住的是鬼子墓碑。

六,清代墓碑。

文章图片20

清代墓碑

石碑上面刻有“皇清恩赐九品”等字迹,以及缺损的“治六年”字样,前边有缺字,疑为同治六年;同治六年为1867年。国人的墓碑做成了该公园的路石,让游人踩踏,这个很不应该。

七,关公庙遗址。

文章图片21

关公庙遗址

关帝庙遗址,目前什么古物、文字都没有遗留,在遗址上面建立了个凉亭,其他的都没有。

八,文革时期防空地道。

文章图片22

地道

文章图片23

地道字

文章图片24

掩埋的地道

文革时期挖的地道,那个年代多省市城市均挖有防空洞,海口市的公园也开挖了人防工程。
地道入口被泥土掩埋了一半多,在公园不显眼的地方。地道洞口上面写有“环球同此凉热”,右边写有诗词“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左边写有“五洲震荡风,四海翻腾云”等字样;相传类似这样地道入口及文字还有3-5处。

九,其他公园建筑。

文章图片25

冯白驹雕像

文章图片26

纪念亭廊

文章图片27

烈士纪念碑

其他的还有“革命烈士纪念碑”(1954年4月建成的海南解放纪念碑,碑上有朱德同志的亲笔题词),冯白驹将军塑像及纪念亭廊(冯白驹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等。

文章图片28

纪念馆

文章图片29

水上凉亭

文章图片30

五孔桥

公园的两个湖景还是相当漂亮的,有五孔石桥、水上凉亭、民国风建筑。

文章图片31

水上白桥

文章图片32

六角凉亭

文章图片33

八角凉亭

文章图片34

寿星雕塑

人民公园总占地面积440多亩。公园正门前有东、西二湖;东湖呈椭圆形,湖中有个湖心岛,岛上有楼阁,湖上有九曲桥;西湖呈短脖葫芦状。有各种热带、亚热带观赏植物5000多种。

文章图片35

湖心岛牌楼

以上这些古迹古建,一般的海口市民都不太知道其出处及典故,甚至有些都不知道位置所在,尤其是人防地道,“日本神社”、日军墓、日军驻地石刻,没有几个人知道在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