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使用 ArcGIS Pro 实现宝石绿色全球渲染地图,就连 ArcMap 也能实现?

 GIS荟 2023-05-06 发布于四川

前言:使用 ArcMap 或 ArcGIS Pro 制作这种效果的全球地形渲染图?

封面这种图是国外博主使用三维软件渲染出来的,豆博觉得很好看,想要拥有,豆博不会 Blender,所以我尽量用 ArcGIS Pro 还原一下,(maybe)效果还不错,最重要的是,ArcMap 也可以用上!

还原的效果如下,嗯……

不能说不一样,只能说确实不太一样,不过这已经是 ArcGIS Pro 的极限了,就问你好不好看吧。

罗宾逊投影

这个的制作步骤和技术同之前分享的全球地形渲染图,毕竟差不多嘛,只是换了个颜色。

那么下面分享制作过程。

 解锁详细教程和所有相关文件下载

1.切割栅格

好吧,又是分离栅格,使用的也是 ETOPO1 数据,将完整的全球 DEM 栅格切割成海洋、陆地、冰雪覆盖区域

还没有切割结束哦,还需要对陆地区域的栅格进行切割提取,按不同的高程按陆地分成更多的小块。

比如我这里把陆地区域的栅格按以下规则提取(单位:米)

小于00-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40004000-5500
5500-8000大于8000

合计要提取8个栅格数据,所以打开栅格计算器,开始手搓公式,比如下面这个公式就表示提取小于等于1000且大于0区域的栅格

真手搓是万万不可能的,8个呢!怎么办?

Python 呢大材小用,FME?换电脑后都没装,所以当然是使用模型构建器来完成啦。

虽然也要手写8个,但一劳永逸啊。

键盘邦邦邦……反正一顿操作后,总算没有错误的完成了这个模型,得到了8个栅格图层(老八?),接下来就围绕着这8个栅格展开。

搞不出来没关系,可以试试GIS荟提供的工程文件

2.上色

什么,提取一堆栅格出来只是上色啊,那直接一个陆地栅格做自定义色带不就好了嘛。

2.1为什么要提取后再上色

……

但是实现不了,首先陆地栅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相差过万,这导致整个栅格的数值分布太广了,或许你可以使用图像拉伸来截断头和尾,那这样做出来的色彩映射表会和你看到的不一致。

另外太广的数值分布会造成颜色断层,出现锯齿,因为一个色带里的颜色节点是有限的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精细化的操作方便控制颜色,更能通过颜色体现地形的细微变化,毕竟在1000里面控制10,比在10000里控制10这个范围简单的多。

当然你嫌麻烦的话,分成两个或者三个也是可以的,只要你熟悉各高程的分布情况。

2.2上色

于是就一个栅格一个栅格的上色,先使用0-1000米高程的栅格,打开其符号系统,使用拉伸。

选择任意色带,反正都要修改的,点击下拉框,再点击设置配色方案格式

在这里就可以修改色带两端的颜色。

不仅可以修改两端的颜色,还可以在中间插入更多的设置色块。

点击配色方案编辑器右上角的 + 号,这样可以增加一个设置色块。

2.3取色

不知道怎么选颜色?

打开封面那张参考图,使用任意取色吸色软件,取色就完事了,0-1000米就取低高程区域的颜色,5500-8000米就取青藏高原那边的颜色。

参考图
Note:为了保证色彩过渡的连贯性,色带头、尾的颜色要与相邻高程栅格的尾或头一致哦。

3.制作色彩映射表

终于你弄好了所有中意的颜色,进入下一步,制作色彩映射表文件。

3.1转换为唯一值

自定义拉伸色带是无法转换为色彩映射文件的,而符号系统中的唯一值可以。

所以保存刚刚调试好的色带(连续配色方案)到样式库中,因为唯一值这里也需要使用连续配色方案。

将符号系统修改成唯一值,然后应用刚刚保存的色带即可。

虽然是同一个配色方案,但效果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唯一值这里的配色方案是真正尽可能按照 “唯一”这个标准,每个高程都配上一个唯一的RGB 颜色,只要条件允许。

当然由于栅格分的很精细,两者的感官差别几乎是没有的。大范围的栅格差别会很明显。

3.2导出色彩映射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