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王胜利作品谈玉雕的模仿与创新

 yesleng 2023-05-06 发布于山东

一、王胜利与他的“设雕印象传”

     王胜利,1969年出生于福建晋江。中国玉雕大工匠、广东省玉石雕刻大师、晋江市工艺美术大师,自创立设雕印象传(王胜利)玉雕工作室至今。一直从事玉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业内人士和藏家爱好者好评,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WSL691129)

       “​设雕​印象传”是王胜利先生工作室的名字,这个名字恐怕很少人不会联想到金庸那妇孺皆知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射雕英雄传》中不乏宗师,在我看来“设雕印象传”的主人王胜利先生恰就是当今复古中国风玉雕的一代宗师!

 二、以器悟道,以道设型

      “师古而不泥古、师心而不师迹”,他从博大精深的古老艺术中吸取精华,在追寻历代古风古韵的同时,又能大胆创新,开辟并成就了一条当代复古玉雕的康庄大道。

       设形先悟道,王胜利在古老的中华儒道文化中真正的悟出了古人的治玉、治器之道,捕捉到了那些转瞬即逝的印象。以此为根基,他的成功之路就已然清晰明朗了,正如孔子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总结王胜利先生的玉雕之路,我们或许可以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成功的启示“以器悟道,以道设型”。

1、以器设型  

      这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是初学者走的路,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悟道”过程,就像是学书法要先临摹一样。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有的人恐怕终其一生都会陷入模仿的泥潭中,因悟道不成而难以自拔,这便是“师古而泥古”了。

2、以器悟道

       这是一个领悟的过程,也是形成创新作品的重要基础,悟道就是不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要知其所以然!很显然王胜利先生做到了这一点。他成功的解读了春秋战国为主体的古人造型艺术符号密码,领悟了先祖们通过青铜器、古玉器造型与构图所承载的文化精髓,这为他引领他的“设雕印象传”团队开辟一条当代复古中国风的玉雕创作风格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3、以道成型

      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如果说“以器悟道”是形成一个玉雕师个人风格的重要前提,那么“以道成型”便是玉雕师走向创新的开始了。这时的玉雕师才可能实现“师古而不泥古、师心而不师迹”的境界。

三、复古是一种文化传承

     复古是一种重要的传承行为,它是旧时代的时尚元素的崛起,简单的说便是将传统的或是弃用已久的东西再度带入当下,使其再次出现,是一种文化能够得以延续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不仅我们现代人崇尚过去的美学,古代人也是如此,宋代就因为痴迷秦汉文化,在玉雕界大兴复古潮流。明高濂《燕闲清赏笺》就有:宋人刻意模拟汉工,“求物象形,徒胜汉人之简,不工汉人之难。所以双钩、细碾、书法、卧蚕则迥别矣,汉宋之物,入目可识”。而这,就是仿古玉的开端。

      君王崇古,是向往秦皇汉武的丰功伟业;文人尚古,是对文化的反思和古礼的追求。

       明代以前玉雕界这种复古风大多停留在盲目追求“要与原物一模一样”的想法之中,以至于后世很多人会把仿古玉的年代认错,或者错误地认为仿古玉是古代的一种造假行为。直到清代乾隆皇帝这儿,才真的把仿古玉的“复古风”,从“复制”改变成了“复兴”。

      “稽古作新,以追三代之隆”不仅是宋人的理想,也是所有文人的追求,乾隆皇帝也不例外,他同样喜欢秦汉时期的玉器和青铜器。据史料记载,他的800首咏玉诗中,就有60余首是吟诵周代或汉代玉璧的。他命人用玉石仿造了很多上古时代青铜器,故宫博物院中就收藏有大量的乾隆时期玉仿青铜器,觚、尊、壶、觥、爵等器型皆在模仿之列。

↑清乾隆玉兽首纹觥,盖及腹部琢仿战国至汉风格之双身动物面纹。盖内阴刻清高宗四十四年御制诗。器底阴刻“大清乾隆仿古”。

      乾隆崇古,但并不拘泥于古,他更重视的是仿古意,传承的是古代文化和精神,并且融入本朝代的创新。因此除了纯粹复制古玉造型的仿古玉,乾隆时期还有两种类型的仿古玉。

      一种是以好玉为之,不搞做旧处理,有时还会刻上乾隆年号,例如器皿上多用“乾隆仿古”,玉件上多用“大清乾隆年制”。这种明明白白的当代玉器,不仅叫后人断断和古玉混淆不了,而且玉质优良,雕工卓著,是收藏中的上品之作。

       另一种就是根据文献仿古,其特点是玉匠根据对古文的理解,从而进行仿古玉的雕刻。这种情况下做出的仿古玉可能是之前没有的形制,属于一种另类的创新。

       王胜利的成功,在于他对古老文化符号充分理解与成功解密,并在此基础之上,把它们有机的融入进当代玉雕作品之中,在古今文化符号的融合与碰撞过程中,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既朦胧又清晰。他成功的为我们演示了一部玉雕符号学。

四、玉雕是符号学的重要构成

      符号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早在一百多年以前,索绪尔就建议建立一个叫做“符号学”的学科,

      那么什么是符号学?四川大学教授赵毅衡先生给了符号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作为讨论的出发点: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反过来说: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这个定义,看起来简单而清楚,翻来覆去说的是符号与意义的锁合关系。实际上这定义卷入一连串至今难以明确解答的难题,甚至可以得出一系列令人吃惊的结论。

     无论是远古玉器还是现代玉器,无一不是由众多符号堆砌而成。玉雕一向讲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也是对当代符号学定义的重要诠释。

       对古老玉雕符号、青铜器符号等的研究,是解密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更好的创新当代玉雕作品,王胜利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