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香一瓣】我的母亲 | 散文 沈静

 文化佳园 2023-05-06 发布于江苏

母亲在童年时代,吃尽了苦。那时贫穷是普遍的,外公没有长子,外婆身单力薄,于是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她与外公的肩上。母亲每天下地干活挣工分,有一次去河滩背腊条,她赤着脚弯着腰,背了很大一捆,一步步艰难往回走,超负荷的担子压得她几乎要趴下。她咬紧牙关,顾不得擦淋漓的汗水,拼命往前挪动。一趟两趟往返运送,直到完工,她已经透支了体力,累倒在谷场上。就这样,为家里挣得了最高的工分。母亲说,有段日子,家里穷到没有吃了,她就领着我外公出远门去讨饭,外公生性憨愚,就跟在她后面,指望母亲讨了饭菜来给他吃。母亲说,外公越是这样,她越是心疼,讨到的饭菜她几乎舍不得吃,就为省给外公吃。一家一户去喊叔叔大爷,婶婶阿姨,由于年幼嘴甜,总能得到好心人的怜悯,讨到的饭菜足够外公吃的。
这一段经历,是母亲病危时,向我讲述的。讲完后,她像是自安自慰地说,虽然自己不能给外公外婆送终了,但她早年也是尽力了,后来也付出了很多,内心也就没有多少遗憾了。     
母亲这一生,真的太不易了。她嫁到沈家后,生下哥哥和我。生活起居,照顾周到,从不责打我们。哥哥小时候比较淘气,妈妈时常为他操心。八十年代初期,物资虽然匮乏,但比较七十六十年代,已经能解决温饱,我和哥哥在母亲的照顾下,健康快乐成长。我们穿的衣服都是干干净净的,雪白的球鞋让我们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称赞,都说我妈会“扎捂”(打扮)我们,因此我们两个一直充满自信。母亲也以我们俩为她生活的全部,再苦再累,也从不强求我们去帮她干活。但我们也都深知母亲的辛苦,经常主动帮她干活。     
哥哥少年早熟,七岁时,舅舅自杀,母亲伤心过度,生病住院,爸爸在医院陪伴妈妈。家里的农活就由爷爷和哥哥一起干。幼小的孩童和爷爷一起拿着镰刀,拼命在麦田里收割。收割后,哥哥就驾驶着拖拉机在田里来回耙地。一个七岁的孩子坐在直把的拖拉机上,来回耕耙,全村的人都赞不绝口。十几亩的农田,他一个七岁的孩子顶着烈日全部耕完。现在看来依然不可思议。十三岁时赶上修路建厂,哥哥就买了拉货的180农机,单独出去闯荡江湖。起早贪黑,千里迢迢运货配送。风吹日晒,整个人在十三四岁的年纪就已经具有了成熟男性的魄力。两年后,他成立了一个自己的车队,专门运送配料,同时也开回了村庄里的第一辆小汽车。从那以后,母亲从全身心种地转移到回家专心照顾家务,带孙子,洗衣做饭,喂些家畜。再后来,哥哥生意规模不断增加,应酬也多了起来。母亲每天处理家务到很晚,如果等不到哥哥回来,她是不会去睡觉的。    那个年代,我们村子走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哥哥虽辍学很早,但是心里还是很要强的,他自己是要甘心一辈子做生意了,但是他不能容忍我一辈子在农村,就为我出学费上学,直到我完成学业当了老师。
母亲养育了一双儿女,五个孙子,一个重孙和重孙女。家越来越大,孩子越来越多,日子逐渐美满。母亲就要安享儿孙绕膝之乐时,上天却把她接走了。     母亲的葬礼包含了我哥哥的深邃的孝心和苦心。花白的胡子和头发,捧着孝棍跪在灵前哀伤痛哭。所有的事项他都尽自己最大能力,倾尽全力。哥哥处理完事务后,抱着粮斗,拿着铁锹,踉跄返回。我那一刻,我看着哥哥远去的背影,心里暗暗替母亲高兴:这一生虽没有文化,家境贫寒,却养育了这样一个有担当,有主见,有孝心的儿子,母亲是幸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