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儿童的发展阶段。 根据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艾瑞.克森(Erik Erikson)人格发展8阶段理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与任务。其中与儿童成长相关的包含5个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阶段,出生至2岁,是与主要照顾者(primary caretaker)信任的建立;2.自主对羞怯阶段,从2岁至4岁,是自我的建立,自主自立或产生羞怯疑惑;3.主动性对内疚阶段,从4岁至5岁,学会自发主动有创造精神或形成胆怯内疚等人格特征;4.勤奋对自卑阶段,从6岁至11岁,养成勤奋乐观品质或形成冷漠、自卑的人格;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从11至18岁,是自我角色的认同与混淆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如果在前四个阶段建立起信任、自主、主动、勤奋等就能顺利建立起同一性进入成年期。反之产生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陷入无所适从,缺乏自信和活力甚至极度孤僻。 随着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变化,其所写的字也会相应不断改变。大部分孩子受表达能力、生活经验有成长环境所限,不能准确及时自我表达。但我们可以在孩子笔迹中及时发现情绪变化端倪和未能表达的想法,了解孩子思维模式、兴趣爱好、潜能优势以及可预见的潜在问题。如图2中9岁的孩子正处于“勤奋对自卑阶段”,字号偏小提示孩子不够自信,需要师长更多鼓励积极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此阶段。再如图1中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培养孩子某项运动特长有助于孩子潜能开放。 研究人员发现,从孩子第一次写字开始,笔迹就一直跟随孩子演绎着成长中的不同阶段,笔尖下流淌着孩子的喜怒哀乐。而且“孩子成长中的精神压力和负性情绪不会自动消失”(林婉雯《21堂成长必修的笔迹课》),得不到有效干预疏导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压力与负性情绪会让大脑的皮质醇持续上升,结果会引起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免疫力下降以及情绪问题。这些问题是造成孩子“问题行为”的根源。笔迹分析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工具,协助师长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恰当引导干预,防微杜渐。 笔迹心理专家郑日昌认为:写字的时候“心手相通”,优良的书写方式能够促进优良心理的形成,其个性就会得到优化,素质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综上,儿童笔迹分析有利于指导师长将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之高素质人才,建议师长们都能学点笔迹学。 我在会议休息时间为家长朋友们进行10分钟儿童笔迹微分析时,首先运用基本口诀快速分析笔迹特征(居易老师在《疯狂笔迹》中提出笔迹分析基本口诀:横竖是基础,撇捺见精神;勾提看襟怀,点折有智慧;上天下地,左心右界。)然后抓住笔迹中的主要特征与主要矛盾,进行笔迹特征释义。 西方字母文字据统计有300多个特征,而汉字的特征更多,有人认为达到2000多个。汉字笔迹特征的释义版本众多且良莠不齐,我选择以《人才笔迹学》一书中的释义作为蓝本。居易老师在此书中做了详实的考证,区分了笔迹特征释义的基础义和引申义,并提出分析时多以基础义为准。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笔迹中的矛盾特征。 矛盾特征是居易老师在《笔迹学入门》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一份笔迹分析中有关笔迹特征的释义,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矛盾的部分。譬如说,同一份笔迹中,既有可能出现大胆的笔迹特征,也有可能出现胆小的笔迹特征;既有可能出现谨慎的笔迹特征,也有可能出现冒失的笔迹特征。居易老师称之为矛盾特征。一份笔迹中出现矛盾是正常的。人们成长过程原本就是充满矛盾的,字里行间会流露出内心世界的起伏挣扎,而笔迹中的矛盾正是一个人心理上的矛盾、人格中的冲突的体现。笔迹中的矛盾,有些是并列的,有些是抵消的,我们需要通过笔迹分析找出矛盾的想法、个性习惯的源头,让书写者的心结得以有效疏通,个人成长得以持续。 接下来我们看看以下3张图片中3个9岁孩子的笔迹所传达的信息。 图1笔迹主要特征是大号或超大号字,有多个错别字(有的字笔画增加或减少)字出格线,字间距小,刚性线条。主要矛盾是字号大小不一。反应孩子目前自信乐观,活泼好动好探索,独立性和行动力强。同时有粗心大意,冲动及自我中心不顾别人感受的一面。当下需指导孩子练习细心耐心,并学会理解他人感受,提升人际交往中的共情能力。建议用“收缩矫正法”,写字时注意把字写小些,可以摹写小字字贴,但所选字帖必须有助于培养孩子优良个性。关于练字方法,建议参照笔迹专家居易老师创造的“四佳练字法”以及金一贵老师提出的“练字矫正二十八法”。 图2笔迹主要特征是笔压重、字靠底线、笔画不伸展、字号偏小、字速慢,主要矛盾是字有左倾也有右倾,字速慢(情绪稳定)与行向波动(自主性弱,易受环境影响)。笔迹反应孩子专注认真耐心,谨慎偏内向,当下安全感不足情绪易波动,易优柔寡断。建议家长高质量陪伴孩子,多关注孩子情绪及时倾听孩子心声并耐心安抚,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引导孩子写字时伸展笔画,特点是将撇画和捺画舒张开来。建议采用适合培养孩子优良个性的练字方法。 图3中包含两个孩子的笔迹,其中一个孩子写的“有智慧,耐心,大方,热心,坦诚,有才华”在此不作分析。字数较多孩子笔迹的主要特征:大号字、结构较严谨、略右倾,右下方笔画收缩。主要矛盾是既有上仰横又有下滑横。笔迹反应当下孩子自信外向热情,求知欲强,人格发展较平衡,情绪调整能力较好,同时缺乏耐心,想法较多行动力却不够,偶尔会马虎。需要注意减少行动力不强对孩子的自信的影响。建议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日常生活中多创造让孩子动手的机会。同时选择适合培养孩子优良个性的字帖或练字法。 以上是我作为心理咨询师,本着“将每一次咨询当做最后一次咨询”咨询者利益最大化原则,针对笔迹心理分析感兴趣的家长,在时间受限条件下开展10分钟笔迹微分析的应用探索。虽然反馈效果较好,但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情况下笔迹分析不能求快,要按照分析程序细心观察全面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1.郑日昌主编.笔迹心理学-通过笔迹透视他人心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2. 居易.《笔迹学入门》大中华笔迹测评师培训联盟出品 3. 居易.《人才笔迹学》大中华笔迹测评师培训联盟出品 4. 林婉雯.21堂成长必修的笔迹课[M] .香港:香港联合书刊物流有限公司,2020.7 5. 居易. 《疯狂笔迹》大中华笔迹测评师培训联盟出品 图1 图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