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海宁:​我与汉北河

 铁马冰河风雨斋 2023-05-06 发布于广东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李海宁,生于1958年,1970年随家下放到天门县卢市区刘集公社丰乐3队,由武昌阅马场小学转学到天门卢市丰乐小学,1971年升入刘集中学,1974年毕业回丰乐3队参加农业生产。后考入华中工学院无线电系、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学习。译著有《人人都能成功》等,著作有《华林诗集》和《华林随笔》等。

图片

我与汉北河

从京山向东南方向行走,山势渐渐趋缓,到应城云梦时已为丘陵。这里是古代云梦泽的边缘。《史记》上说汉高祖刘邦游云梦捉韩信大概就是指的这个地方。再向南过了长江埠镇,丘陵已渐渐远去,地势更加趋缓,再往前走不多远就到了汉川的麻河镇,已进入江汉平原,回头再也看不到群山和丘陵,只能看见广阔的绿色田野和纵横交错的水渠及大小湖泊,一派典型的湖北景象。这个地形基本没变,一直向南到天门的干驿,沔阳的仙桃,监利,洪湖,甚至湖南的洞庭湖,都是平原。

从汉川麻河镇以西的垌塚镇向南走二十里路就到了我们丰乐,我们1970年刚来时,村前还有个小潭,没两年就干了,那时还有清代做的圩堤,现在早已平掉,看到的是广阔的平原。天门汉川这一带地势比较低,常常积水,原来水灾年十有一二发生,给这个鱼米之乡蒙受了阴影。由于地势低的原因,过去这里血吸虫病猖獗,经过治理,现在该病得到了控制。这里有条天门河,它发源于钟祥,流经钟祥,天门,汉川,在汉川注入汉水。当时它是一条重要的水道,对当地的交通和农业生产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大自然赋予的这条美丽的小河给这片富饶的土地增添了无限的灵气,但是,每遇大水,上游的钟祥京山山洪暴发,下游的天门汉川泄洪不畅,往往被淹,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两市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天门汉川两市正式开挖了一条人工河,用工几十万多人,大大减轻了上游来的水患,保障了农业生产,提高了两市人民的生活和发展。这条人工河就叫汉北河,可能是因为其大部分在汉川以北,故曰汉北河,也可能是在汉水以北。它西起天门城关附近,东至汉川入汉水,流经两个比较富裕的市。河面还比较宽广,70年代还通航,是当地的重要水道,现在好像停航了。但是泄洪的功能没有改变,经常整治,疏浚,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汉北河比较通直,不像自然形成的天门河,弯弯曲曲。站在汉北河的河堤上,一眼望不到头,有那种长淮望断的感觉,它的宽度似乎可以与淮河媲美。河水还比较清,呈淡黄色,微风吹起,只见阵阵涟漪,水波不兴,水速徐缓,慢慢向东流去。河堤上种着一排排高大而长长的白杨树,微风起时沙沙着响,有着一番诗意。

图片

我第一次见到汉北河是1971年5月,我们全家经过汉北河走到汉川垌塚,给我哥哥送行,他当时下在京山,大姐提议我们在垌塚照了一张全家福,她是1964年从武汉支边到新疆的,这次是她第一次回丰乐农村家探亲。这是我们在丰乐农村照的唯一一张全家福,显得特别有意义。但是当时我们坐船过汉北河时好像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可能是因为我当时年几小记不住。

我第二次见到汉北河也是这年,那年我13岁,河里已经通航。我送大姐和大姐夫回武汉,假期到后他们从丰乐走了十多里路到汉北河,在那里乘船到辛安渡再坐火车回武汉。大姐夫当时挑了一个我哥哥做的新床头柜,在泥泞的路上走了好远才上了汉北河,很辛苦。这个柜子算是我们家给他们的嫁妆。我记得分别时我一直站在汉北河堤上看着那个船,不停地向他们挥手致意,他们也不停地向我挥手致意,直到那个船消失在远方。因为我们很难见大姐一面,她要得三四年才能回家探亲一次,那时交通也不方便,从新疆回来要得一个星期,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钱,不是想回就回得来的。我母亲对大姐的思念比起我们尤其更深,走的时候拉着她的衣角舍不得放手。我送大姐她们那个情景时隔50多年似乎依稀可见。

我第三次见到汉北河好像是1972年,那时我在刘集中学读书。深秋的一天,学校安排我们到刘集中学北边的刘窝大队学农,帮忙农民秋收。我们住在一个农户家,这个村离汉北河很近,走几步路就到了。晚饭后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到汉北河的堤上去玩,看看河上的风光,感觉很有趣味,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河道呈弯形,不像以往我看到的汉北河都是通直的。因为从这里开始汉北河向西南到天门城关附近。晚上农家给我们搭地铺过夜,我们又谈到了汉北河。有同学问汉川为什么叫汉?我说《辞海》上说,汉川源于汉水,汉水又源于陕西汉中。他们觉得我说得有道理。据说汉的本意是指天上的银河,曹操《观沧海》诗有“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第二年我去武汉,走的也是汉北河。那年我15岁,已是英俊少年了。听人说,走汉北河到麻河,再到长江埠,那里有火车,可以到武汉。但是路比较远,要走80多里路。我当时年轻,这点路对我来说不在乎,于是我就选择了这条路。我从我们丰乐出发,过天门河到吕巷,再斜穿到四谢家,在这里上堤。当时年少,踌躇满志,再想到马上要到大武汉,更加意气风发,路再远也不知疲劳。一上堤看到这条美丽的大河,心情为之一振,也忘记了疲倦,稍微休息了一下又马上赶路。好像河上没有什么船,比较平静,堤上也很少看到人,走很远才看到一个放牛的人,我就向打听到麻河怎么走?堤上好像有些不大的杨树,并不起眼,也不能遮阴。走很远才坐下来休息一下,喝点水。

图片

那时不像现在有麻木,堤上没有车,完全靠步行。在堤上大约走了60里路到了麻河,心情稍安,因为离长江埠不远了,经打听,在麻河下堤后过河向北直走就到了长江埠。在麻河向北望去,河岸离堤边有很大的一片芦苇地,可能是蓄洪用的。我在麻河镇上吃了一点东西又抖擞精神快步向堤下走去。走了约上十里路就看到了长江埠,还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这给我是全新的感觉,觉得武汉已经不远了。这次旅行汉北河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1994年,这时我在武汉一家省级出版社工作,当编辑。从1971年算起,已有20多年没有见过当时送大姐大姐夫的汉北河了,很想再去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变化。当我乘车来到汉北河的河边时,有种特别的感觉。徐缓的河水,河边的摆渡,岸边的青草,横跨两岸的高压线,一切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一切似乎又有了变化。河水还是那样流动,但是大姐她们当时乘坐的船看不到了。古人说,不废江河万古流,这点感触尤深。

还是时间飞快,到2019年我已经退休一年了,闲着无事又想起了汉北河和麻河镇,想到那里去看看。从1973年我徒步经过那里算起,已有46年没有去了,很想再去看看。这年的6月,我从武汉到汉川,又从汉川城关乘车到麻河,爬上堤一看,一切似乎很熟悉,一切似乎又很陌生,堤还在,只是长满了新草,白杨树尤存,只是长得更加高大了,对岸的沙洲也还在,只是芦苇长高了,那条通往长江埠的小路也还在,更加使我感到吃惊,引起了我的回忆,我当时就是走这条小路向长江埠奔去,去赶往武汉的火车。此时此景引起了我的诗兴,我随即写下了一首诗。

《重游汉川麻河》:
古镇北向长江埠,日行八十里当步。
今日有兴乘车来,堤上白杨依旧拂。

我有个女同事,有一天她碰到她的姑娘说,漂亮!这句话说得好,赞美自己的姑娘是人之常情。我引用她的话说,汉北河,漂亮!她的长河,她的伟岸,她的白杨,她的沙洲,确实是很美的。

 2023年4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