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说北京 | 满口的京片子,听着就爽!在北京怎么也得会几句京片子

 周原樵翁 2023-05-06 发布于广东
不会两句“京片子”
连聊天都插不进去嘴了!
就算您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只要在北京工作、生活,
怎么也得会几句“京片子”,
您说是吧!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京片子”。
我是北京人,我说话有个习惯

别让京片子在您嘴里消失!北京人请说北京话(附最全北京话合集)

京片子 | 抻练

老北京胡同“黑话”全攻略!

教你个跟妹子“盘道儿”的好方法~

北京人张口闭口都爱说个“您”。您字当头,不您不言,不您不快……您,是北京人特有的恭敬用语。把“你”放在我心上,便是个“您”字。

北京人爱说您,是有其说道的。别看“您”和“你”在发音上只有很小的区别,但意思大不一样。被称呼者,听到“您”的称呼,立马就觉得心里热乎、亲切、舒坦,感觉受到尊重了,有尊严了,有面子了。称呼者,道出一个“您”字,一样觉得有一种会意的亲热、近乎儿、舒服。同时,更享受了谦虚、畅怀带来的舒心、快感。表面上看,称“您”的人在对方面前“矮”了一截,委屈了一小下,好像没与对方在一个辈儿上,不能和人家平起平坐,但是用了“您”字后,咂摸咂摸滋味,其实挺好的。因为一个“您”字并不会让人觉得亏什么,或比对方小、比对方矮,反倒心里觉得是一种释然与宽慰。

第269讲--朋友圈里的“网络谣言”不要听风就是雨!

第270讲--你最在行的是什么?

第271讲--到北京旅游一定不能错过的地道京味儿美食!

第272讲--“戳手指头”就能开店?简直做梦! 

周末版☞这个周末还是好好准备七夕的礼物吧!


第273讲--饭前喝汤可比饭后“溜缝儿”对身体有益的多~

第274讲--这年头的姑娘都喜欢身材“瓷实”的男人了~

第275讲--眼皮子浅的姑娘就别出来丢人了~

第276讲--娱乐圈就是剪不断理还乱,一堆“披虱子袄”!

周末版☞开学第一件重要的事儿就是看班里的妹子美不美~


第277讲--共享经济的时代下,看不出个“眉眼高低”真是混不下去啊!

第278讲--烧纸钱这事儿,才是正经八摆闹“鬼吹灯”!

第279讲--五星级酒店那些“藏着掖着”的猫腻!

第280讲--香港的歌星大多数都是跟这儿“塔儿哄”的!

周末版☞论酒店行业的工匠精神!


第281讲--老北京人为何常说“打人别打脸,骂人别揭短儿”?

第282讲--为了考个好成绩不“豁出去了”还能怎样?

第283讲--iPhone8跟iPhoneX究竟哪个更“拔尖儿”?

第284讲--教你如何给罪犯“下套儿”! 

周末版☞现在的孩子用苹果手机才叫有面儿~


第285讲--虚五对折二八扣可是咱老北京买卖人的一句行话! 

第286讲--找咱北京人帮忙那是绝对不会“打锛儿”的~

第287讲--这种“半不啰啰”的感情何时才能到头儿啊? 

第288讲--刷脸进健身房?有路子就行!

周末版☞年轻人火力足秋风瑟瑟也不感觉冷!


第289讲--最靠不住的就是这种“不丁事”的人!

第290讲--专治说话不挨着的损友们!

第291讲--数钱的劲头儿打也打不住!有同感举手~

第292讲--遇到说话让人别扭的北京人怎么办?

第293讲--专治“想起一出儿是一出儿”的人!

周末版☞八天假期怎么过?这里给您支个招!


第294讲--鹿晗公布恋情!汪峰的头条又被抢了!

第295讲--寒露刚过厚衣服还不赶快“张罗”起来!

第296讲--北京人都爱用“假科李”开玩笑调侃人~

第297讲--北京人的生活就是美不滋儿的~

周末版☞老北京人下馆子吃大餐的诀窍!

关于“您”的由来,《世界五千年食物由来总集:词语分册》有这样一段表述:唐朝以前,汉语中只有“你”,而没有“您”字。从唐朝开始有了“你们”的说法,表示第二人称复数,当时写作“你弭”。“你们”二字连续,读的快了就念成了“您”的声音了。于是,到了宋元时期,很多作品中都把“你们”直接写作“您”。这时的“您”只是“你们”的合音,并没有别的意思。

宋元以后,“您”逐渐由表示多数向单数过度,专用于第二人称单数,开始有了表示尊重的意思,由于“您”源于“你们”,所以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您”后面不能加助词“们”表示复数,但可以说:“您俩”、“您仨”、“您几位”。然而,当对方人数很多而需要表示尊敬时,以上说法都难以使用了。于是人们创造出了“您们”这个具有概括性的表示第二人称复数的名词。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人在书信、讲话中,开始使用“您们”这个说法。一些语言学家也积极主张用“您”这种说法。


北京人喜欢并习惯称呼“您”、使用“您”,已经变成血液里的东西了。但如今有些年轻人,用“您”和人交流似乎很少了,他们没觉得“你”是不尊重人的称呼,也没觉得“您”是尊重人的称呼……对生活或工作在北京的我们来说,多强调一下“你”和“您”的区别,还是有些必要的吧!

除了“您”,北京人还有个专属的词儿,就是年轻的托人儿给上岁数儿的老人问个好儿,都不能用“他”,得说“怹”(音:滩)。这话得这么说:“得,您回去问怹好。等怹身子骨儿灵便了,到我那儿坐坐,还得跟怹喝两盅呐”。

再有,徒弟到退了休的师父家串门,对着师娘说:“我的这些(音:读XIE读三声)个技术,都是怹手把手儿教出来的,没怹,哪儿有我们这些小家雀的食儿!”,在老舍先生的《龙须沟》里也有这么段话:“四嫂,您忙您的活儿,我是个闲人,我来伺候怹。”您瞅,这“怹”,“怹”字一说,北京人儿的文明就全透出来了,是不是这个理儿您恁。

北京话被看做是普通话,其实真正的“京片子”有着浓郁的儿化音儿,说起来有点痞痞的感觉,很有味道。其实在四百多年前就有了北京话,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进行了文化交流和融合,历经了四百多年,终于形成了北京话。在满人入关之后,推行满语,后来民族融合之后,北京话多了一些满语的特色,说起来特别有趣。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常听到的这些“京片子”是什么意思呢?

糊涂车子 hú tu chē zi

[解释]什么都不懂,脑袋稀里糊涂,不懂规矩的人。

[例句]他啊,就一糊涂车子。

碎催 suì cuī

[解释]干杂活的人。

[例句]刚进公司的实习生肯定就是碎催啊,谁都能随便使唤你。

街壁儿  jiè bǐng~r

[解释]一墙之隔的邻居。

[例句]拆迁之前老孙和老张住街壁儿。

[备注]多指平房的邻居,楼房的上下层邻居等则不能称为街壁儿。

囊膪 nāng chuài

[解释]肥而松的肉,既不是肥肉,也不是脂肪,确切的说法是“囊肉”。

[例句]他从不运动,一身的囊膪。

裉节儿 kèn jié~r

[解释]事情的关键时刻。

[例句]他怎么在这裉节儿上这么不给力啊!

歇了虎子 xiē le hǔ zi

[解释]壁虎。

[例句]刚才墙上爬过一只歇了虎子,吓死我啦。

[备注]别把檐巴虎和歇了虎子弄混了哦。

大耳贴子 dà ěr tiē zi

[解释]嘴巴,耳光。

[例句]这个渣男,竟然能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真想给他一大耳贴子。

[备注]又称大耳刮子。

挑费 tiǎo fei

[解释]开销,费用。

[例句]如今想开个饭馆儿太难,各种租金装修进货雇人,挑费太高了啊。

晚么晌儿 wǎn me shǎng~r

[解释]傍晚,晚上。

[例句]大晚么晌儿的,你又出门儿上哪儿啊?

得着 dé zhe

[解释]拿着,享受着,获得。

[例句]这件宝贝不错啊,您还不赶紧得着。

盘道儿 pán dào~r

[解释]聊彼此的背景或底细,以期有共同之处。

[例句]上回我跟老孙第一次见,一盘道儿,发现他竟然跟我媳妇是校友。

掰面儿 bāi miàn~r

[解释]翻脸,恩断义绝,不再往来。

[例句]你要再办这么缺德的事儿,别怪哥们儿跟你掰面儿。

干得过儿 gàn de guò~r

[解释]值得去做(的事情)。

[例句]这么一算,投一万挣三万,这买卖干得过儿啊。


来源:首都之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