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十多年前的安徽滁州,城墙上鬼子站岗,文峰塔下是日本的停车场

 海曲上人 2023-05-06 发布于山东

滁县(今滁州),别称涂中、清流,地处安徽最东部,最早建置于隋开皇九年(589年) ,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

本组照片拍摄于八十多年前的日本侵华时期,再现了这座古城的旧时风貌和日军在滁县的活动情况。

文章图片1

滁县水关

滁州西门的水关,又称上水关,地处今滁州市琅琊区西大街南侧,始建于宋朝,明朝曾重修,位置在滁州古城永丰门和观德门之间,是西涧河流入滁州内城河的第一站。

文章图片2

滁县城门

滁州古城建于元末明初。1937年12月18日,日军占领了安徽滁县县城,为了方便军车通行,拆除了东城门城楼。图为滁县沦陷后,在城门前留影的日军、伪军和汉奸。

文章图片3

城上日军

1938年冬天滁县城墙上的两名日本士兵,手里端着长枪。此时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城下民居的屋顶上还堆满着积雪。

文章图片4

滁县街市

站在城墙上看滁县城内街道的景象。这是一条铺着石板的老街,街道两边是鳞次栉比的房屋,街头有孩子们玩耍的身影。

文章图片5

文峰塔远景

滁县文峰塔始建于1588年,为当时的滁州郡守丁士奇集资所建。塔旁的两层木楼为文昌阁,因为战火只剩下一个框架。

文章图片6

文峰塔近景

文峰塔矗立于滁州地面上600多年而不倒,可惜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滁县沦陷时期,塔前的空地曾被日军作为停车场使用。

文章图片7

日本军车

滁县东靠南京、西接合肥,北枕淮河、南临长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此地集结的日本军车也非常之多,图中可见成排的汽车整齐地停靠在文峰塔下。

文章图片8

维修汽车

在停车场旁边,日本人还建立起了汽车修配厂,图为一些日本兵正在修理汽车的场景。

文章图片9

鬼子和汉奸

日军侵占滁县后,扶持汉奸石华斋、黄新农成立了“滁县维持会”,对当地百姓和抗日武装力量进行无情的镇压和迫害。图为伪警察、伪县长和手拄军刀的日本军官合影。

文章图片10

商会会长

照片右侧这个脑满肠肥的家伙就是黄新农,他是当时滁县的商会会长。他和日本人狼狈为奸,经他手残害的中国人不下一百五十人。为了讨好日本人,他还强迫十九名女子充当慰安妇给日军蹂躏,实在是罪大恶极。1951年4月21日,他被公审后当众处决,得到应有的下场。

文章图片11

汉奸嘴脸

与日本人沆瀣一气的汉奸们。站在最左侧衣冠楚楚的家伙是伪滁县县长龚玺揆,右侧留着八字胡,穿长袍马褂的是伪安徽省长高冠吾。墙下写有“惠我滁民”的字样,谄媚的嘴脸一览无余。

文章图片12

奴颜婢膝

一群汉奸男女和日本兵在一座迎亲的花轿前合影。所有汉奸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只有鬼子一脸严肃的站在中间。

文章图片13

宣抚队

来滁县宣传的“中国剧团宣抚队” 和日本人的合影。所谓的宣抚队是日本人为瓦解中国人的抵抗意志专门设置的一个宣传组织,最初由日本人组成,后来在日本人的扶植下,一大批亲日份子也纷纷加入其中,成了一个地道的替日本人宣传的汉奸组织。

文章图片14

滁县站

滁县火车站,候车大厅门前站着一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哨兵,旁边竖着“滁县驿”的石牌。

文章图片15

乌衣站

乌衣站北距滁县十一公里,是京沪铁路上的一个车站,始建于1909年。日本人侵占滁县的第二天,乌衣镇亦失守。图为日军占领后的乌衣站,站台上巨大的碉堡让人触目惊心。

文章图片16

站内军列

火车站内的日本军列,车厢里装满了军用物资和日本士兵。正值寒冬腊月,大雪纷飞,车厢里的日本兵坐在雪堆中,一个个冻得缩头缩脑,洋相百出。

看更多滁州老照片,请点击下方的《安徽旧影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