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黎雄才的雪景山水

 笑溜达 2023-05-06 发布于辽宁
图片
黎雄才  雪中双艳

图片
黎雄才 为祖国寻找更多的资源 1954年作

图片
黎雄才 西宁道中

图片
黎雄才 山水 1956年作

图片
黎雄才 祁连山行图

图片
黎雄才 雪夜归人

图片
黎雄才 雪后归渔图

图片
黎雄才 雪后归渔

图片
黎雄才 雪山行

图片
黎雄才  赏梅图

图片
黎雄才 山野归鸦

图片
黎雄才 终南初雪图

图片
黎雄才 柳溪摆渡

图片
黎雄才 天山牧马

图片
黎雄才 冰山策骑图

图片
黎雄才 冰天立马图 1948年作

图片
黎雄才 雪山行旅 1988年作

图片
黎雄才 快马加鞭未下鞍 1966年

图片
黎雄才 祁连积雪 

图片
黎雄才 行旅图

图片
黎雄才 雪山过客 1944年作

图片
黎雄才 雪山狩猎 1947年

图片
黎雄才 山水 1948年作

图片
黎雄才 寒山行旅 1948年作

8月27日,羊城晚报记者在小洲村采访了黎雄才先生的儿子黎捷

羊城晚报:黎雄才先生为什么选择来这个地方居住?

黎捷:黎老是没有房子在美院的,他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已经搬到广州海珠区同福中路的“福星居”了,具体的时间我记不清了。至于这里的地,那是海珠区批的。美院在海珠区,区里想把艺术家都吸引在海珠区。

羊城晚报: 黎老在这里有什么重要作品诞生没?

黎捷:没有什么重要作品,因为他住进来的时候年纪已经比较大了,那时候的画都是在走下坡路了。就算画画也只是画一点花草小品。

羊城晚报:他是在这里筹划创作“一河二江”系列的吧?

黎捷:他是这么想的,但是已经觉得力不从心了,最后也没有画完。

羊城晚报:他在这里的生活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黎捷 :早上7点多起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他的画桌旁,拿起毛笔写点字,练书法。他也画画,后来他觉得自己画得不怎么样了,就变成写字,写书法。他眼睛不好,一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开个头,慢慢画下去,精力就不济了。眼睛是白内障那种,这个还是次要的,主要是人老了,整体衰退。

有朋友来,他就不写了,他喜欢谈话,抽烟。他其实没什么事干,不过他真的是喜欢画画,他不是为了什么而画,就算觉得自己写得不好也要写,天生就喜欢,他就喜欢拿着笔的感觉,觉得很舒服。他抄唐诗,但他不作诗。关山月就喜欢作两句诗。写完之后就放在一边,吃个早餐。吃完早餐,他去陪朋友,他这里很多朋友来的。不管什么人来,他都给烟客人抽。他不管是谁都一视同仁,扫地的也好,大官也好,只要人进来,他很喜欢的,好茶好烟。

羊城晚报:关山月故居挂了牌子,鲁迅故居也挂有牌子,很多名人故居都挂了牌。然而在广州,“黎雄才故居”似乎没有挂牌?

黎捷:没有。关山月也是去年才挂的嘛,而且咨询了半天,因为他那个房子好像要被拆了。

羊城晚报:你觉得有没有必要也挂一个“黎雄才故居”的牌子呢?为什么?

黎捷:没有必要。

看画就行了,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意义。他故居有啊,高要那边有一个镇,自己搞了一个黎雄才故居,是他们自己搞的,我们家没有参与。实际上我父亲并不是在那里出生、长大的,只是据说我爷爷是那条村出来的,但哪一个房子,就完全没什么考证了。他们搞了一个房子,说是黎雄才的故居。他们可能是为了搞旅游,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样子咯,大家都有好处。

羊城晚报:那当地的黎雄才美术馆呢?

黎捷:那是当时黎老参与搞的。他挑了一些好东西放到那里去,画是好东西,但高要只是一个县级市,级别是那样,没办法。

羊城晚报:关山月美术馆就不一样了。

黎捷:关山月会挑啊,他看到我父亲的美术馆是这个样子,所以就选了一个经济实力比较好的城市,深圳,有眼光。

羊城晚报:黎老的美术馆先建?

黎捷: 对的,父亲挑了最好的作品捐过去,他觉得这是热爱国家的行为。

羊城晚报:有的资料说,黎雄才在广州有两处故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是这里,一个是同福路福星居。

黎捷:他在广州住过的地方挺多的,一开始是在美术学院有一栋独立的别墅,我是在那里出生的,关山月是他的邻居,我们两家一家一栋小别墅,但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拆掉了。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们自己掏钱在同福路弄了个三层的房子,那时候好像才花了五千块左右。后来搬到瑞宝村,自己又盖了一个两层的房子,后来那里开了一些小厂,搞得很杂很乱,又搬走了,搬到这里来。

羊城晚报:这里会不会有很多崇拜者慕名而来?

黎捷:没有,他是画家,那你看画就是了嘛,他又不是什么演艺明星。

羊城晚报: 听说黎老作画的时候喜欢许多人在旁边看着和喝彩,是吗?

黎捷: 他不是喜欢多人看,但是人多的话他的确会开心一点。他这个人呢,我觉得他是对自己手上的功夫非常非常自信的。他之所以出名,完全是凭手上的功夫,不像别的人多多少少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拥有这么大的名气。纯粹说技术方面,他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

有很多画家虽然名气很大,但是让他即兴挥毫,有的人是不行的,会大失水准的,有的画家是得自己一个人关上门,慢慢磨才能完成一幅画,如果一大圈人围着让他画,他的水准是很差的。而父亲对自己的手上功夫是很有自信的。

羊城晚报:黎老诞辰100年,在中国美术馆办了展览,也搞了研讨会,有人惊呼“重新发现了黎雄才”,在你看来这是什么意思?

黎捷:也许,他们的意思是这样的,因为我父亲是以画松树、瀑布、山水等出名的,但是没有人知道他年轻时做过一些很细很深的功夫,画昆虫,人家不知道他功夫这么深的。这次在中国美术馆请了一些专家开研讨会,一看这批东西,便有人把他这方面的功夫提升到和齐白石一样的高度,甚至比齐白石还好。

他这些小的写生,不光是普通画家,就是成名画家,也是心服口服,自叹不如的。

羊城晚报:为什么以前大家没有看到过这些作品?

黎捷:这些都是在家里堆着的,都是他年轻时候做的功夫,都是50年代,甚至30年代,他精力最好的时候画的,都是小的东西、草稿,不是什么大作。

羊城晚报:除了草虫之外还有哪些新的发现值得我们去关注?如黎雄才的书法?

黎捷:他的书法别具一格,但我父亲并不认为自己是书法家。他以一种画画的心态去写字,所以他的书法从法度上说不是特别严谨,但是他的画很有性格,毛笔上的功夫很深厚,所以线条很耐看。

羊城晚报:总是称“关黎”,他跟关山月有何区别?

黎捷:关山月的东西风格会转变,而我父亲是一直比较固定的。

羊城晚报:现在黎老的作品在市场上很火爆,你怎么看?

黎捷:我觉得只是水涨船高而已,他的画,人为炒作的成分还是比较少。但是最近报纸报道说,他的一张大画卖到8000多万元。我不知道这张画具体的大小,因为从来没有见过。黎老所有这么大的画,基本上都属于国家财产,像广东迎宾馆、东方宾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这些地方挂的,都是属于国家的,没有人能弄出来拍卖,所以基本上没有在市场上的。8000万元这个价钱也确实是闻所未闻。

羊城晚报:他全部大的作品都是国家拥有?

黎捷: 说全部太绝对,不排除有一两张流传在外边。

羊城晚报:我有一天在一个朋友会所里看到一幅黎老的大画,很大,画的松树,上边有太阳,真的很大。

   黎捷:是不是陈金章老师题的款?那张据说是真的。听说是在肇庆翻出来的,应该是一张类似于草稿的东西,他可能要画一张大画,这张用来作草稿,因为上边没题字。后来流落到肇庆不知道谁的手里。

羊城晚报:画得确实很精。

黎捷: 他的东西没有马虎的。

人物

黎雄才(1910-2001),广东高要人。早年师从高剑父,先后执教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后为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兼中国画系系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黎雄才绘画实践的领域主要是山水画,20世纪50年代所作《武汉防汛图》长卷,是黎氏的杰作,也是新中国写实主义山水画创作最重要的收获之一。黎雄才偶尔也作花鸟画,同样体现了状物精微、笔精墨妙的特点。所著《黎雄才山水画谱》,被视为具有经典意义的新中国山水画教科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