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遗恨(3):两个“奇人”,阉割一个奇葩国度

 金色年华554 2023-05-06 发布于江西
文章图片1

以上这张图,显示的被割让的中国领土,合共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现有国土面积的约1/9。

促成如此巨大面积国土易主的,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1858年前后,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全名叫做: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一个是其时的中国清王朝黑龙江将军,皇室要员,名字叫奕山,一个堪称“怯敌-投降-卖国”专业户的清廷要员。

促成黑龙江、吉林两省痛失出海口的,也正是这两个人。

文章图片2

正是这两个人,于1858年5月28日,在一个叫瑷珲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签订了《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

该条约不但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沙皇俄国,还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以南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中俄共管区域。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俄罗斯打开了通往太平洋的通道,同时断绝了黑龙江和吉林的出海口。

无论对于俄罗斯,还是对于中国而言,穆拉维约夫和奕山这两个人,所起到的作用,都太大了。下面先说说穆拉维约夫,然后再说说奕山,再说说那个奇葩的国度。

一、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

文章图片3

这个高高在上,显得十分傲慢的人是谁?他在遥望着什么?象征着什么?暗示着什么?

所有中国人都请务必记住了:他叫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1809年8月11日—1881年8月18日。简称“穆拉维约夫”吧!)

1847年12月,俄国沙皇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伊尔库茨克(位于贝加尔湖南端)和东西伯利亚总督——差不多就是因为1689年《尼布楚条约》,割让给俄国的那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的总督——那一年,他38岁。

就是这个人,采取巧取豪夺的方式,于1858年5月28日,与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并在两年后忽悠大清帝国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割走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以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以南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也划归俄罗斯!

文章图片4

说到这里,如果你还不知道“穆拉维约夫”对于今天的我们意味着什么,那就请你换一个视角,多少知道一些“穆拉维约夫”在俄国人民心目中的象征意义吧——

▲从《中俄瑷珲条约》生效的那一天起,穆拉维约夫就成为了俄罗斯民族和俄国当之无愧的伟大英雄;

▲1891年,即穆拉维约夫去世10年之后,由于其出色地履行了向东扩张领土——即疯狂侵占中国领土——的使命,被沙皇册封为阿穆尔爵号,以表彰他在黑龙江和东西伯利亚建立的“伟大功勋”;

▲穆拉维约夫1881年在巴黎病逝后,沙皇降旨为其塑造雕像,以昭示、铭记他侵占中国领土的“丰功伟绩”;

▲1891年5月30日,穆拉维约夫雕像在伯力城落成——伯力,原中国领土,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是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的行政中心、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首府、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老沙皇的儿子,后来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亲临揭幕;

文章图片5

▲1925年1月26日,苏联远东革命委员会根据苏维埃《共和国雕像法》,拆除了穆拉维约夫的这一雕像,在原址上修建了列宁雕像;

▲1992年,伯力城推倒了列宁雕像。同年5月30日,俄罗斯人通过民间捐款,在原地按原图纸重建了穆拉维约夫雕像。重建的穆拉维约夫雕像,双眼如猛禽锁定猎物般地,逼视着河对岸的中国东北领土;

▲1990年,海兰泡开始集资筹建穆拉维约夫雕像,1991年7月17日雕像奠基,1993年7月17日,在中国失去海兰泡135年后,穆拉维约夫雕像在海兰泡伫立起来——海兰泡,原中国领土,今俄罗斯远东边疆区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又称报喜城——海兰泡惨案发生地,因“海兰泡惨案”而得名“报喜城”,现在又树立了穆拉维约夫雕像!

▲1991年,海参崴(弗拉基沃斯托克)开始建造穆拉维约夫雕像。1992年,穆拉维约夫的遗骸从巴黎迁葬至海参崴市中心安葬,穆拉维约夫铜像于2012年6月23日在海参崴落成;

文章图片6

▲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就在中国举国欢庆中俄友好的时候,俄罗斯中央银行将穆拉维约夫的铜像图案(伯力城那座),用作5000面值的卢布纸币主图设计,并面向全国发行;

文章图片7

▲2012年5月,在俄国濒临日本海的滨海边区南端,在太平洋沿岸的商港纳霍德卡市——中俄朝三国接壤处——落成了又一座穆拉维约夫雕像;

文章图片8

▲2014年5月,俄国后贝加尔的赤塔城,也修建了穆拉维约夫青铜雕像——“赤塔”位于贝加尔湖以东,东南与中国毗邻;距离莫斯科4760公里,而距中国呼伦贝尔市只有区区545公里。

如上至如此这般地修筑诸多穆拉维约夫雕像,给谁看的呢?啥用意呢?

……

文章图片9

据称(上图),穆拉维约夫雕像一手拿着望远镜,另一只手里所握着的纸卷,是《中俄瑷珲条约》及其所割让的10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文献资料。而他高高在上所瞭望的,是中国东北剩下的那些领土!

从1891年至今,俄国持之以恒地在不断强化“穆拉维约夫印象”,不断地在远东毗邻中国东北的地方修建穆拉维约夫雕象,而所有的穆拉维约夫雕象都基本类似:手握一卷文件(上图)——据称是《中俄瑷珲条约》等霸占中国领土的文件资料——并以一双鄙夷的眼神,俯视着还没能被其占领的中国东北,寓意何其意味深长!

直到今日,穆拉维约夫一直被奉为俄罗斯的顶级国家英雄,为俄罗斯人无以复加地顶礼膜拜!

2020年7月2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官微截图:

文章图片10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在以中文发布这个微博时——非如此赤裸裸扎眼,始作俑者很可能是怕中国人看不懂俄文——刻意把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括注改成了意思为“统治东方”,否则可能也是担心中国人看不明白这则微博的深刻含义。所以,姑且以为这算是一出别出心裁的“善意”提醒吧!

我们不妨再来揣摩一遍2020年7月2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官微的关键词:

文章图片11

2020年7月2日的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官微,如此字斟句酌,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文章图片12

二、爱新觉罗·奕山

与穆拉维约夫同一个时代,中国出了个奕山,年长于穆拉维约夫19岁。

爱新觉罗·奕山(1790年—1878年),康熙帝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玄孙,道光帝族侄。侍卫出身。历任靖逆将军、伊犁参赞大臣、伊犁将军、黑龙江将军等要职,受封一等镇国将军,谥号庄简。

文章图片13

1、丧权辱国“第一人”:被判“斩监候”

史学界一般将《南京条约》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那么,《南京条约》是怎么来的呢?

1841年正月,奕山被任命为“靖逆将军”,统率川、鄂、湘、滇、黔、桂、赣等省大军1.7万余人,赴粤征剿入侵之英军,时人称其势“真如泰山压卵”。出征前, 奕山放言:务“使逆夷片帆不返”。用今天的大白话说就是:强大的兵力优势,一定要把英俊杀的片甲不留!

然而,可是,随着英军占领香港、攻破虎门、兵临广州城下,奕山的畏敌怯战之心便油然而生。刚过广东南雄市市区与江西大余县县城之间的梅岭古道,即“令传谕诸夷:代奏仍准其通市”——还未接战,先怂了。

行至曲江(韶关南),则奏称若“拒绝通商,夷人必尽力攻城”,势必“欲保广州,反速之失陷”——刚走到韶关南的曲江一带,便把出征前务“使逆夷片帆不返”的豪言壮语,忘得一干二净。

到广州后,则是“诸事不问,先买洋货”,早已忘记了自己帅领大军开赴广州,是要干什么来的了。

面对广东军民强烈抗战的舆情,奕山则污蔑称:“每言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 ,向朝廷奏称说广东“患不在外而在内”——好家伙,粤民和粤兵,都被说成是朝廷的敌人了,并指称广州军民是祸患之源。进而提出“防民甚于防寇”的方针 ,何其荒唐透顶!

但他转念一想:“不战则军饷无由报销,功赏无由保奏。”也就是他心里盘算着:如果一仗不打的话,军饷怎么报销,邀功行赏从何谈起呢?——这脑回路,也是绝了!

于是,奕山“急欲侥幸一战” ,未作周密备战,便仓促用兵,于1841年5月21日,盲目下令夜袭英舰。英军乘机尽占城外炮台,开炮攻城。奕山惊慌失措,急于城上改换白旗,并于6天后的5月27日,与英方代表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和约》。

英方勒索“赎城费”600万元,责令清军限期退出广州城60里以外,不得重新武装各要塞等条款,奕山均满口答应。清廷批准《广州和约》后,奕山把“不抵抗”政策进行到底,放纵英军北扰闽、浙等地。

文章图片14

《广州和约》签署画像

随后,道光帝屡令奕山等修复虎门、攻打香港以牵制英军。奕山则深惧“触夷怒,势不可收”,奏称“不敢轻于一试”,哀求“皇上能谅奴才等苦衷”。

由于奕山的懦弱和不做为,致使侵华英军势如破竹,进而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签订后,奕山于1842年10月受到斩监候、锁拿解京监禁的惩处。也就是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而是监禁起来等候秋审或朝审复核。但次年,即1843年10月,奕山竞受皇上赏赐二等侍卫,充和阗办事大臣。

2、“死刑犯”复活,充任“伊犁将军”

1845年11月,奕山被委任为伊犁参赞大臣、署理伊犁将军;1850年11月,实授伊犁将军。

奕山当上伊犁将军后,面对沙俄要求清政府开放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三处通商,其奏称“碍难均行拒绝”,请准开放伊、塔两处。1851年8月6日,奕山与沙俄代表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同意沙俄在伊、塔两处片面设置领事,享有领事裁判权和贸易免税权,还划给沙俄“自行盖造”住房货栈的地方一区、葬地一块,批量出卖大清国权利。

3、擅自签署“瑷珲条约”:丧失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55年底,奕山调任黑龙江将军,次年抵任。奕山到任后,即嘱咐下属“随机应付,以期勿激事端”。面对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指挥的、公然沿黑龙江而下,沿途留兵屯粮、占地建房的俄军,奕山名为“阳抚阴防”、“向其和商”,实则听任俄军在黑龙江左岸遍设哨所,公开占据中国领土。

1857年夏,俄军大举入侵海兰泡,奕山惊恐不已,奏称“该夷拥众猝临,军火俱备,……若阻则有触而发,凶焰立起”;声请“暂顾目前”,力图妥协退让。因咸丰帝严令其抗敌,奕山才遵旨抗议俄军“强占中国地方”,劝其“将人船撤回”,但并未采取进一步抵抗措施。俄军统帅穆拉维约夫对其的抗议和劝阻不屑一顾。其懦弱行为,助长了穆拉维约夫的嚣张气焰。

1858年4月,奕山奉旨在瑷珲与穆拉维约夫举行所谓“分界”谈判。谈判期间其畏敌如虎,在与穆拉维约夫周旋过程中,极尽摇尾乞怜之能事,给大清国丢尽了颜面,丧尽了威严,让沙俄进一步看清了清王朝腐朽无能的本来面目。

1858年5月28日,在未获朝廷授权的情况下,奕山擅自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条约》,让沙俄割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之地”——经《北京条约》确认,这两处合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土,从此成了俄国的领土。

三、不爱国土主权,只爱朝廷统治权的统治者

从上述可知,沙俄的穆拉维约夫与中国的奕山,堪称远东近代史上的两大“奇人”。而对奕山在靖逆将军、伊犁将军、黑龙江将军任上的表现有更多的了解后,更会觉得前者被俄国人民尊为国家英雄,并不奇怪。而奕山能成为清末官场高层的“不倒翁”,统军的庸才而又总能手握将军重权、处置军国大事,如果其不是身处一个奇葩的国度,他可能早早就身首异处了。

这个奇葩的国度,有多奇葩呢?

文章图片15

下面我捡重要的罗列一些事,从中可以看到大清国以至于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是多么的奇葩了:

1、中俄联手:联俄“御日”

1896年6月3日,基于“共同防御”日本的理由,清政府与沙俄在莫斯科签订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史学界称为《中俄密约》。因此,沙俄在中国东北建设了中东铁路,沙俄势力借机切入中国东北腹地。这个“中东铁路”,先后成为俄日势力在中国领土上的国中之“独立王国”,危害深重,尾大不掉。

文章图片16

2、中日默契,联日“趋俄”

1904-1905年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展开,是清政府出于“联日抗俄”的心理动机,不但私下里与日本默契,而且协助日本打败俄国。结果是趋俄的目的没达到,反倒引狼入室,危害中国40年,惨痛的灾难史无前例。

3、日俄谈判瓜分中国东北,大清国无所作为

1905年8-9月,日俄双方在美国经过谈判,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其中的主要条款涉及对中国东北利益的瓜分,大清国无所作为,只有事后“承认”的份儿。

4、胶东湾等山东半岛权利的归属,大清国忍气吞声

1914年,德国向民国总统提出将胶州湾交还中国。日本对此极为不满,并以英日同盟(协约国)为由,强行派兵接收德国(同盟国)在山东胶州湾的租界地,以及胶济铁路沿线地带的权利。民国政府对此无力阻止。

5、日俄密约,事关中国,主权国作壁上观

日俄战争中,俄国在刚刚被日本胖揍一顿,被迫割让长春以南的所有权益给日本之后才4个月,1906年1月,日俄两国就恢复了外交关系,并多次密约瓜分满蒙利益:

▶1907年7月30日,日俄双方签署第一份密约,主要内容是,俄国承认日本与朝鲜的“政治关系”;日本承认俄国在外蒙古之特殊利益,并详细划分了南北满的分界线;

▶1910年7月,日俄两国签订了第二次密约,双方重申在满洲特殊利益的分界线,承认各自势力范围内之权利;

▶1912年7月,日俄签署了第三次密约,将内蒙古划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将内蒙东北确定为日本的势力范围,而将内蒙西部确定为俄国的势力范围;

▶1916年,日俄双方签订了第四次密约,协议共同排斥第三国势力,正是结成同盟;

▶1918年5月16日和同年5月19日,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和《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规定中日“共同防敌”(主要是指防俄),日军因此可以“合法”进驻中国东北。据此,日军进驻中国东北,已经属于主权国家国防意义上的“驻防”了;

……

文章图片17

从穆拉维约夫与奕山两个“奇人”,从1841年的《广州和约》、1842年的《南京条约》,再到1858年的《瑷珲条约》,中俄密约、日俄战争、日俄和约、系列日俄密约,等等,看似眼花缭乱,实则,其中的一个底层逻辑是清晰可见的,那就是——

沙俄,彼得大帝上位后,在尝试过向西、向南、向东三个方向的领土扩张的难易程度后,毅然放眼远东,野心勃勃地向东以及东南扩张,直奔太平洋出海口,因而孕育出了穆拉维约夫之类的“奇人”;

而中国——满清,北洋,民国,尤其是满清统治者——皇帝及其朝廷,坐井观天,以泱泱大国、天朝上国自居,只在意自身统治权的安危,因而闭关锁国,并视领土和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如敝履,只要能保住手中的统治权,哪怕苟延残喘,割土赔款、鹊巢鸠占等等,都无所谓。正是这样的政治与文化土壤,才孕育了一批又一批奕山之类的另类“奇人”——换句话说,奕山之类人,之所以恣意妄为,败行而又得势,正是因为其作为清王室的要员之一,对皇室骨子里的小算盘底细一清二楚,所以他才能在被判处“斩监候”(死刑)后的翌年,便不但没被处死,反而重掌军政大权。

文章图片18

1682年彼得大帝继位后,沙俄帝国的领土扩张加速,其西南两个方向上的各“国”,相对而言都不是沙俄帝国的对手,并且相对富饶,地形地势上也更有利于帝国扩张,但沙俄为什么舍近求远,选择了遥远而气候恶劣、不毛之地的远东方向?并从中西伯利亚楔入强大的大清帝国,势如破竹,在其眼里大清国如同虚设,如愿以偿拥抱了太平洋?

史学界通常将此归结为清末的国力空虚和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这种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为了自身统治权的不丧失,随意在领土主权上退让或者割让领土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至今广为国人所敬仰的康熙皇帝,及其所谓的“盛世”时代(1661—1722年)

在中国2000多年的皇权专制史上,昏庸的统治,根本就不是只有清末才有的——只不过,一种特定的“皇权”专制制度的宿命,在西方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后,加速走向灭亡而已。

下期文章:《百年遗恨(4):康熙大帝,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