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小荣:​过去的学校考些什么

 故人旧事2020 2023-05-07 发布于重庆

过去的学校考些什么

/ 小荣

广义上说,凡是定点命题让学生定时完成的都可称为考试,这是对学生学习水平和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定向检测。参加考试的不只学生,有时老师也要求参加考试。这在解放初的各种教师讲习会(包括干部讲习会)、寒假暑假学习、平时的政治时事学习、抗美援朝宣传、中苏友好月宣传等等活动中,教师都要参加学习检测。
民国二十七年4月3日,南溪县举行了一次学生“演讲比赛”。这次比赛是规定了四个内容题目的,算得上是一次对当时“公民课”的一种“定向检测”。当年县立初级中学二上13岁的朱治民、12岁的段文泽及三下班13岁的李光昌参赛演讲的题目是《我的人生观》,三下班13岁的阚文才和15岁的胡俊明参赛演讲的题目是《对中华民国宪法的认识》。

在县立初级中学办学的历史中,可以说有无数多次的各种考试,但各时期保留下来的考试题目很少。目前,我们能查到的初级中学校学生期终考试的题目是二十七班、二十八班和二十九班的公民学科、国文科、英语科和数学(代数)学科试题。
二十七班的公民科考试试题①试述中华民国建国的根据和建国的目标。②甚么是中国国民党的四大础石?并分别说明之。③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首要急务是什么?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施的要项有几?分别略述之。⑤建国的程序和建国的具体工作是怎样的?当时的要求是让学生在上述5个题目中任选4题作答。二十八班的公民科试题则是①甚么叫地方自治?②说明县以下各级自治的组织。③市分那几种?各应具些甚么条件。④为甚么每县要设县参议会?而县参议员又是怎样产生的?⑤设立专署的作用是甚么?也是要求学生在上述5个题目中任选4个问题作答。
二十八班国文科期终考试共有三个大题。一是默写。默写李白“月下独酌”一首。二是孟子“鱼我所欲也”文章大意如何?试用简短之语体文写出之。三是解释词句①夫子之所罕言也。②参商。③访伯半为鬼。④包人不屑也。⑤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⑥推一日之长。⑦一命以上。⑧门人治任将归。⑨或相信从或相外伯。⑩高者挂罥长林梢。
二十八班和二十九的代数是王定涛先生命的题。二十八班的代数考试题目只有联立解方程式3x-5=y① 6y-x-4=0②(限用行列式法)、分解因式(5个小题目)、解分式方程(2个题目)等5个题目。二十九班的代数考试题目就只有因式分解(5个小题)和一道要求用“视察法”求乘积的两个小题。该班的英语科考试题目就更简单了,只有汉译英(“我的笔比你的好”“猫我所欲也”“他以为她是谁呢”“五元钱太贵了”)、英译汉、用英语解释“穷苦、火光、地上、天上、喜乐、平静、陆地、命运、悲伤”等几个问题。
51年秋期时,县女中全校只有教职员工24人,在当年参加宜宾地区中学教师寒假学习会(学习班、讲习会)就有代理校长何泽民、王纯昌等18人,留在学校内坚持寒假校内工作有王振燊、包昭明及工友邓树臣、黄福兴(当时已经72岁)、徐建章和周谢子民(女,按过去夫权规矩,“周”为丈夫的姓)6人。10月7日学校举行了一次全校性的“时事测验”,但“结果不是很好”,及格的人很少。当测验成绩公布后,“大家批判了思想麻痹的错误,领导上也对检查工作做得太差作了检讨”。10月11日,在看到当时《川南日报》上文章《目前学生运动中几个问题》和《克服学校教育中不问政治的倾向》后,当天就向全校学生宣讲了,还在16日和25日由张淑翔、徐志炤分别作了两次专题时事报告。还开展了“检查学校及个人有无不问政治的倾向及不问政治的危害”,要求班主任在辅导学生时要用“红线画必读”内容,硬性规定《读报常识》《新中国两年来的惊人成就》《良师益友是苏联》等是“必读材料”。
52年秋,县立女子初级中学首招南溪县第一个高中班。有来自宜宾、江安、泸州、富顺、屏山、高县、筠连等初中“同等学力”毕业生共72人报考。但有5人没有参加招生考试,实际参考的只有67人。招生从当年的7月3日开始报名,11日考试,13日就公示新生录取名单,录取了34人,各科平均成绩最高分是80.1分,而最低分只有20.8分。后来南溪二初中、南溪初中(包括外江中学、学毅中学)以及本校五期提前毕业的学生入学,最后高一班实际招生入学的是64人。这个班的学生,有解放前休学一直没有参加过学习的、有经营过几年生意的、有教过书的、有转业的等等,当然也有初中“提前毕业”的,“学力”是参差不齐。
当时报考初中的211名考生(有9人没有参加升学考试)中,录取了106名,录取的最高分是88分,最低分是17.3分。在参加升学考试的209人中,语文科及格37人,数学科及格的50人,政治常识及格的14人。在参加高一班升学考试的67人中,语文及格的有27人、数学科及格的13人、史地科及格的有10人、理化科及格的22人、生物科及格的11人、政治常识科及格的6人、外语科及格的5人。在投考的这些初中学力毕业生中,还有不少学生连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四则运算都不知道。
在高一班招生的政治常识考试中,学生给的答案那真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在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经济包含那些成份?何为领导成份”一题时,有考生回答“包含有地主、资产阶级中富农工人,这些阶级是以工农联盟为领导”。有回答“包含有国营经济由人民领导,个体经济由个人领导”“有农业合作社经济,由农民领导”“有私人资本经济,由那些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有消费合作社经济,是人民领导”“信用合作社经济是由国家领导。联营合作社是由参加合作社的社员领导,是由小资产阶级领导”。有的回答“领导成份是中贫雇佣等的农民工商”“合作社经济是领导成份”等。

在回答“联营社与合作社有何不同?联营社是属于那种性质的经济?”一题时,就有考生回答说“合作社是属于政府”“联营社属于合作经济”“联社是属于把自己的东西、钱共同联在一起来经营,经营的钱,大家一齐享受,一齐吃用。等于一个大家庭一样。是共同经营共同享受那种经济性质。合作社就是一个出一点会费(一万三万二万都可以),政府用工作同志帮助他们管理,他们出得有费会去购东西,价目就要少一点”“联营社是以公私兼顾为目的,是属于组体经济,而合作社是以城乡互助为目的,是属于集体经济的”“联营社是属于集体经济”“联营社是工人在市场上组成后的所谓'国营经济’”“联营社与合作社没有不同的地方,因为他们都是多数人联合起来组成的。
联营社也是'合作社’的一种”“合作社是公私合管”“联营社是属于半资产消费”“联营社的商品人人都可以购买。而合作社要加入了社的社员方可购买。联营社是属于社会经济”。
在回答“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国民实行专政。这种说法对不对”一题时,罗治和就回答说“对人民和国民都同样的实行民主”。张光相回答是“民主专政就是对国家实行民主”。刘华英回答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对人民实行民主,而不是对的,但对国民实行专政一(也)是不对的。而这种说法决定是不对的”。还有回答说“对人民实行民主专政的制度是对的”“不管对国民人民都是实行民主专政”。
在回答“中国革命的胜利有什么基本经验”一题时,有考生就回答说“告诉了中国人民一定会胜利,帝国主义一定会灭亡”。 在回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是怎样的一个组织”一题时,罗成杰给的答案是“青年团是中国青年一定要经过的门户”。徐克诚的答案是“青年团农村当中的青年又在工作吉吉(积极)的历史清楚的组织团结做背近(景)工作的”。
在回答“为什么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才能彻底解放”一题时,考生胡代琴的答案是“是为到了共产主义时,封建制度才得全推翻”。陈孟昌的答案是“到了共产主义时,国家的不良人物全除尽,帝国主义打倒了,群众思想无问题,工作有计划步骤,经济发达,建设了各方面,全国人民才能获得解放”。温世荣的回答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所有的反革命份子与贪污份子全被肃清,人民才得解放”。
在当年的初中生招生考试的政治常识科考试中,考生的回答更是“百花齐放,怪事连连”。在回答“三害是指那些”时,廖昌远就答“三害是指的蚊子、苍蝇、臭虫”。说“五毒是苍蝇、(各)蚤……”,杨华辉则说是“细菌战、手榴弹、高射炮、飞机、元(原)子弹”。王清泓答“五毒”有“老虎、蚊虫、跳早(蚤)、色子”。刘耀书说“五毒是种豆(痘)”。在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一题时,欧阳娟的答案是“工人阶级”,赵宗伍的答案是“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曾庆林的答案是“抗旱、公共卫生、防疫”。陈熙楷的答案是“人民不受地主压迫”。莫正莲的答案是“人民政府”。王成光的答案是“中华民族”。华兴琼的答案是“各进(尽)所能各取所富(需)”。更有考生给的答案是“公德是毛泽东、朱德”“是秋征、抗旱、防旱”“是以前的风见(封建)”。
在回答“新中国的四个朋友,三个敌人是那些”时,廖昌莲的答案是“四个朋友是越南、蒙古、朝鲜、苏联。三个敌人是资产阶级、不法奸商、反革命份子”。杨章辉的答案是“四个朋友是金日成、周恩来、彭德怀、董必武。敌人是蒋介石、帝国主义、官僚、帝(地)主”。张万清的答案是“朝鲜、苏联、亚洲、中国是四个朋友,三个敌人是美帝、日本、德国”。
在回答“抗日战争是谁领导的”时,有的考生给的答案是“是马克思、恩格期、列宁、期大林、金日成领导的”。“是李承晚、胡志明领导的”。张代富则说“是满清政府的元(袁)世凯领导的”,周淑祖说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在回答“美国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侵略?它的前途怎样”一问题时,陈玉琼的答案是“因为中国要建立很好的国家,所以要侵略”。杨言惠的答案是“因为它要在中国通商才有吃,如果不在中国通商就没有吃的。所以它要侵略中国”。屈锦漪的答案是“为了要使自己安居乐业,所以要进行侵略”。张顺琼的答案是“他想把我们打倒就将来领导我们全中国的前途就是领导我们”。
在回答“我们革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时。刘洪谟的答案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唐清华的答案是“五星”。还有的考生给的答案是“反革命份子”“是五星红旗”。
根据上述实际水平,当时女中就作出“在入学的最初阶段,要特别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的决定。

在“中苏友好月”中,时事政治学习的主要材料有《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各项决议》、高岗的《迎接经济建设的新时期》的报告、我们怎样学习认识苏联与学习苏联、斯大林在联共十九次代表大会上演讲、马林科夫在联共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报告等等。经过学习后,就在当年的11月18日由学校“中苏友好月学习委员会”与时事政治教师联合出题,对全校教职的时事学习进行了检测。第一次公开检测(就是考试)结果是,在参加检测的25人中,最高成绩是83分,最低成绩是24分,平均成绩是49.68分。这次测验,学校“总学委会”是按2小时的题量来命题的,但在实际考试时,教导主任“很草率地、只在每个题目后写上一个题纲,半小时就把整个试卷做完,交了卷子”。事后就有老师说,“如果不是考试制度维护,这样的时事政治学习就将会破产”,甚至还有人说“我们的政治学习是'三不管’,文教科不管,宣传部不管,学校行政不管”。
11月25日进行了第二次公开检测。这次检测是由县委宣传部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检测题目共有13个题目。县女中有25名教职工参加,结果是最高分93分,最低分50分,平均分66.6分。肖荣榜在第二次考试时,那是“不找参考书,很快的三言两语就把试卷做完了”,这是对中苏友好月学习“敷衍了事”的行为。
对当时的时事政治学习,部分教师也有“认识上的偏差”。邬懋修就认为时事政治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她就“不喜欢学习,不爱看书,不爱看报,不重视时事学习”。而且她的理由“也很有特色”,就是“年纪大了,看不见。看书就头痛,要昏”。在中苏友好月中考试时,她说“出这样多的题,那有时间去答”“又要看试卷看题,又要答题。出这么多题太不替人想了”。结果她是“照抄书本”都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陈淑华、张兴智教师则认为,学校是搞教育的,应该以教学为主。教不好(学生),学生要提意见,让“先生难为情”。而搞好教学,那是“必须准备(材料)备课,抽出时间改本子(学生作业)”。时事政治学习嘛,“不准备,马虎一点无所谓,听别人谈谈就行了”。因此,一旦在讨论时事政治学习时,他们就“很少发言”了。
53年秋期第二次招生考试,共有202人参考,平均成绩50—60的(没有到60分的)不过3人,20分以下的有100人。以各科成绩来看,语文及格的1人,政治常识没有一个及格的(其中10分以下的有108人,得O分的12人),数学虽然有19人及格,但10分以下的却有72人,有52人得O分。
当时对语文科考试答题情况进行了分析检查,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如在解释词语“模范”时,就有答“学习好”或“生产好”。对“兴高采烈”的解释就是“逐字乱讲,如'兴情高偿喜欢热烈’”或“拉着前半截乱讲”的如“兴行高信的意思”“自高自大”的。在解释“号召”一词时,有的说是“命令”,有的说是“口号召令”,有的则说是“组织”或“批评”,有的则把它用来造句,是“假使今天号召你做一件事情”。在解释“五爱”时,有的“只谈作用,不谈内容”,也有的考生用“五爱”来造句,如“就是我们做到的公物制度”“是少年儿童用手敬礼”“是五样很好的东西”,总之就是“乱说一通”。
在关于标点符号应用的考题时,更是因用不来标点符号就“乱用一通”的。在谈到为什么要读书时(相当于现在考试中的小作文题),有的考生说是“增加个人的利益”,有的说是“报纸看不懂,要过读才懂得它的内容”。有的考生则说读报的方法是“从右边到左边,读完以后再从右边起头一致读完它”(解放前书报文字是竖排)。还有一个试题就是更正错别字的,那更是“糊乱添加”。
当年的各种考试除民国时期二十七、二十八及二十九班考试的命题因教师的笔记本意外被收入档案而保留下来外,都没有留下一套完整的考题。但从留下的这些分析、总结、报告等材料中的一些片断,我们可以推断出当年考试试题的大概情况。

作者近照及简介:

王小荣,四川宜宾南溪区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物理系,中学高级教师。爱好读书、游山玩水、集邮,收集地名邮戳、各类文史材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