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皇家御用钧台窑

 自华居 2023-05-07 发布于广东

北宋 钧窑紫斑盌

成交价:HKD  24,120,000

尺寸:口径9cm

来源:仇炎之旧藏;坂本五郎旧藏;伦敦苏富比1980年12月16日,编号265

宋五大名窑中,钧瓷以“窑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钧瓷烧出窑变铜红釉,并衍生出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釉色。

图片

釉中的流纹形如流云,变幻莫测。这就是钧瓷的名贵之处——独特的窑变釉色。

北宋末年,宋徽宗钦定禹州城内的钧台窑作为官办窑场,派专职四品官员进行监烧。

图片

冷成金教授著作《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一书中写到,宋神宗时期,曾派画博士米芾、北宋第一才子苏轼监管钧瓷烧造,在此二人的监管下,当时有烧制一批精美绝伦的上贡钧瓷,皇帝甚是欢喜,重赏了窑工及监管官员。

北宋官窑钧瓷的发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都难以做到人为控制而恰到好处,是北宋瓷艺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体现。这批钧瓷工艺早已失传,而窑址也随冰冻积水而下沉。

钧瓷特征有哪些呢?

图片

(1)钧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

(2)钧瓷釉色有一种莹光一般幽雅蓝色乳光,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

图片

(3)胎色较深,呈浅灰色或褐紫色,胎质坚硬。

图片

(4)器物上单烛的紫斑几乎不见,绝大部分是青蓝釉和红釉互相熔合的玫瑰紫色。

图片

(5)器内底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线。(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上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

图片

(6)宋代钧瓷多以器皿类造型出现,如花盆、花托、瓶、洗、杯、奁、尊、碗、盆、盘、壶、炉等。

图片

北宋 钧窑紫斑盌

成交价:HKD  14,520,000

尺寸:口径9cm

来源:伦敦苏富比2006年11月8日,编号5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