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的记忆——八一广场空间叙事与美术表达

 黑龙江波涛 2023-05-07 发布于江西
人民的记忆——
八一广场空间叙事与美术表达(常设展)
主办单位:江西省美术馆
展览地点:江西省美术馆5号展厅(三楼南厅)
展览时间:2023-05-01起
01 展览背景
此次展览是2021年12月12日至2022年4月12日在我馆举办的“人民的记忆——八一广场空间叙事暨美术创作邀请展”的延续性陈列。
“人民的记忆——八一广场空间叙事暨美术创作邀请展”在开放期间曾引发了近千位观众留言,展览后期留言墙与留言本出现“满屏现象”。观众纷纷留言“感受到老南昌的温度”“勾起了诸多回忆”。展览闭幕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为此,我们在“人民的记忆——八一广场空间叙事暨美术创作邀请展”的基础上提炼相关章节与展陈形成“人民的记忆——八一广场空间叙事与美术表达(常设展)”。
展览从南昌城市中心——八一广场空间中的集体记忆出发,涵盖八一广场空间演变与地域美术发展两大维度。相应地,展览分为“广场的空间秩序建构”“广场空间的传播与扩散”“美术馆与地域美术”三大模块。共展出文献史料、老物件、包含城市历史的视觉图像、美术作品等100余件/套。展示出不同时期八一广场空间在民众心中形成的社会形象与空间形成的历史叙事,印证八一广场空间形象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多元化与代表性;使观众在美术馆中能够找到“自己”的痕迹,建立起人与土地、生活与岁月、美术馆与美术发展历程的情感与回望。

02 展览前言
集体意志与个体经验——

“人民的记忆”中的人、事、物

文|雷子人

周晓峰于 1977 年创作的版画《英雄城》生动“再现”了老南昌中心地带的景观,从图上看,作者是站在当时八一广场东南角的高处俯瞰得稿,事实上又并非定点写生所记。如今,图上的数个地标建筑依旧清晰可辨,在那个尚未有无人机辅助的年代,仅凭眼睛观看并绘制出如此“逼真”的市容市貌,应该算是非常专业的事儿,需要作者具备对空间的想象和单体建筑尺度的把握,那些远距离的著名建筑和公共空间同样被恰如其分“安置”在视线中,画面中的“四块草坪”“主席台”以及“老博物馆”等等曾留存在人们记忆中的重要建筑、空间如今已经消失了,“八一起义纪念塔”“万岁馆”则依旧安然于画中,沁入纸间的色墨仿佛夹带着光斑擦拭着不断变迁的景物,画中貌似实境的空间与历史、“人民”相互揉搓,时间皱褶包裹着老南昌的肌理,折叠出几代人对一座城市的情感。

周晓峰 《英雄城》
水印木刻  105×51cm  1977年
江西省美术馆藏

南昌老城中心区域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空间变迁,意味着广义的八一广场,不只是以八一起义纪念塔为中心的单一地理空间,还包括由原省人民政府、八一礼堂、革命烈士纪念堂、工人文化宫、江西饭店、江西艺术剧院、博物馆、万岁馆、主席台、新华书店、百货大楼、丽华购物广场、沃尔玛购物广场、财富购物广场等等不同时期存废的重要建筑为背景所形成的人文景观,体现着国家、政府因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所形成的城市规划、改造、建设路径。


八一大道 
图片来源于《南昌》 南昌画册编辑委员会编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61 年
八一广场 
图片来源于《江西画报》1979年试刊号内页

广场曾于 1968 年 7 月进行献忠改造,同时在其西侧兴建“万岁馆”,据研究资料描述:有近 250 个单位,十余万人次参加了献忠劳动,每天最多时达到五千余人,献忠的汽车达到 80 多辆,数据是历史的痕迹,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的工地景象至今存留在许多亲历者的记忆里。

省建工局第七工程处井冈山兵团臂章
1968 年

落成后的“万岁馆”始终被作为全省最重要的大型综合展览场所,“毛泽东各个不同时期的大幅照片、巨幅油画及井冈山革命斗争活动的实物、图片、文字介绍”等内容形成内部空间秩序,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对早期各种建设任务的参与者而言,“在场”已然被历史书写,尤其是活跃在其间的设计师、美术家们以及因他们而兴盛一时的美工组、“江西省美术训练班”、《井冈山画刊》等团体和传播平台,对江西美术教育、本土美术发展,和以国画、油画、雕塑、宣传画、连环画等形式的历史题材创作、风格的形成及其受众等影响深远。

江西省美术训练班徽章

1971年

尽管这栋地标性建筑经历着“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江西省革命历史展览馆”“江西省展览馆”“江西省展览中心”等不同时期的命名和功能演变,并因此成为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性综合展览场所,但时至今日,建筑本身及其视觉张力仍然像其顶部的红星耀人眼目,恰逢其时,“江西省美术馆”再度成为她的新生起点,延伸着民众对她的历史记忆和未来想象。

江西省展览馆
约1970-1980年代
江西省革命博物馆|江西省展览馆参观券
约1970-1980年代

从“万岁馆”到“江西省美术馆”,伴随着从“人民广场”到“八一广场”的历史变迁,隐退在时光中的记忆广泛指向“人民”,美育赋能成为新的可能,也为这栋老建筑提供了焕发新生的动力。如今,随着周边购物广场的涌现,休闲性、商业性凸显,广场由集会性活动向经济、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等演进,“纪念广场、城市客厅”在新世纪之后被作为型塑目标开始与民众互生。

江西省布票壹市寸

江西省商业局 1980年


江西省布票伍市寸
江西省商业局 1980年

八一广场空间秩序及其叙事逻辑回应了“英雄城”的红色基因气质,同时,也铺陈了与之相关的场域气氛,那些经由时代风雨的建筑活体被集体意志反复改编,也同时被个体经验不断覆盖,从“人民广场”到“八一广场”,从日常叙事到崇高表达,灌注在砖墙中的每一个观看和每一次回望,或许都可能化作恒久的回音。即便那些被艺术浸染却早已变成尘埃的故城旧影,当平凡生活被寄予理想主义色彩之后,依然会被记忆追索并伴随城市主人绵延存续。


“记忆”像一条河,“人民”与秋水天色共长,赣江岸,日月轮回,西山在望,隔江清远。

2021年10月

03 展品预览

鲁兵、余延芳

《八一起义纪念塔全景效果图》

水粉 100x72cm  1977年

《塔身南面装饰浮雕》《翼垟两侧装饰浮雕》
图片来源于《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工程资料集》
1979年

《旗枪侧面》《旗枪正面》
图片来源于《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工程资料集》
1979年

易武《南昌八一广场》

水粉  21x8cm  1987年

易武《南昌八一广场》
水粉  21x8cm  1987年

赠给光荣之家
江西省人民政府  1978年春节

年历 1979年
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建筑外立面图纸
1968 年

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七个征程”浮雕(设计图)

1968 年 

现江西美术馆大楼外立面“七个征程”浮雕
分别为:韶山、上海、安源、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
1968 年 

国营南昌卷烟厂南昌香烟烟盒纸

南昌电池商标

南昌地区汽车运输团职工食堂菜票贰分

南昌市商品购买券0.2份 1971年

南昌市百货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