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大伦:咳嗽缠绵不愈该怎么办?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23-05-07 发布于内蒙古

中医食疗养生 2023-02-15 05:57 发表于天津


外感过后,为什么咳嗽长期缠绵不愈

我曾经接到一个好兄弟发来的微信,说他朋友的孩子感冒后咳嗽一个多月了,去医院治疗无效,家长非常担心,问我该怎么办。

这种外感过后长期缠绵不愈的咳嗽,基本上都是在感冒初起时,刚刚开始咳嗽却错误用药导致的遗留问题。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多数外感都是寒邪侵袭我们的身体。

此时受寒,按照中医的法则,应该用温热之药散寒解表,就能把寒邪清除出去。

此时的咳嗽也是如此,感受外寒引起的咳嗽,其实只是一个症状,和打喷嚏、流清鼻涕是一个级别的。

如果您能在感受外寒的第一个阶段,坚持用温热的药物散寒解表,则咳嗽自然会消除。

但是,现在很多人在感受外寒的第一个阶段,就错误地使用了寒凉之药,比如川贝枇杷口服液等药物。

这些药物里面,都有川贝这味药。

川贝是寒凉之药,此时应用,就是寒上加寒,身体哪里受得了呢?

当年我听北京著名中医祝肇刚先生提到,他发现,受寒咳嗽开始就错误地用了川贝这味药的患者,咳嗽就会缠绵不愈。

多说一句,祝先生的父亲是著名的老中医祝谌予,而祝谌予先生的岳父,就是民国时期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家学渊源甚深。

我听到这个经验后,就开始留意观察。

结果发现,感受外寒的患者只要开始用了有川贝的方子,尤其是那些止咳的中成药糖浆,确实都会造成咳嗽缠绵不愈,甚至会持续几个月。

此时,很多人不懂其中的道理,仍然在喝川贝枇杷口服液这类药,自然毫无效果。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扶正法,用干的怀山药片熬水喝

对于这种情况,我一般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扶正的角度出发,扶正以祛除残余的邪气。

此时,我会用干的怀山药片(为何强调“干的”呢?因为总有人问我是不是鲜山药,不是的,是干的怀山药片),一般用几十克,熬水。

然后每天就喝这个水,不喝其他水了。

喝光了,再添水熬,这样循环服用。如果咳嗽严重,可以再加三克牛蒡子一起熬水。一般喝三四天就可以显效。

这个方法是民国时期的名医张锡纯的经验,我曾经推荐给很多家长,效果不错,对成人也有很好的疗效。

祛邪法,用名中医林鹤和的方子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祛邪为主了。

这个方子,是著名老中医林鹤和的方子。

林老也观察到,感冒后残余咳嗽,一咳就咳很久,有的甚至长达几个月的,基本都是寒邪潜藏于体内,没有被发散出去,如果再加上一点儿热邪,寒热错杂,就更加复杂,缠绵不愈。

因此,他就创立了一个方子,这个方子我若干年前就推荐过,受益者无数。

我的体会是,感冒过后残余咳嗽的绝大多数患者用此方显效,一般是五服之内就会止住咳嗽。

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林老的判断是正确的。

这个方子是这样的:
五味子五克、细辛三克、陈皮九克、杏仁九克、法半夏六克、射干九克、薄荷九克、桔梗六克、枳壳六克、全瓜蒌九克、沙参九克、桑白皮九克、黄芩六克、甘草六克。

这是成人的量,一般来讲,给孩子调理的话,我也让买这个量,因为药量再减少,可能就不好买了。

所以我一般会让家长也买这个量,让孩子一天喝半服或者三分之一服。最好请附近中医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减使用。

注意,孕妇忌服。

这个方子,其实组成比较复杂,有解表散寒,有收敛降肺,有清咽化痰,有清热解毒,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方子,尤其是方子里面有薄荷等清咽利喉之药。

林老认为此时病在孔窍,甚至是咽源性的咳嗽,所以,此时清咽利喉也很重要。

这个思路对我启发比较大,老一辈的中医,思考问题比较细致,甚至能吸取西医的经验为我所用,提高疗效,这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

这次这个孩子,我就是让他家长买了三服,每天喝半服,一服喝两天。

三服喝完,我的朋友来微信告诉我,孩子已经完全不咳嗽了!然后问我接下来怎么办。

我告诉他们,可以喝点儿怀山药水,喝点儿陈皮泡的水,这样善后就可以了。

需要提醒您的是:
这个方法针对的一定是外感之后的残余咳嗽,有的人的咳嗽是装修材料呛的,是吸烟吸出来的,这就没有效果。

另外,还有的家长很着急,孩子还在发烧,处于外感阶段呢,他就用这个方子了,然后告诉我没有效果,这是不行的。

要记住,一定是其他的外感症状基本都没有了,只剩下咳嗽了,才能用这个方子。

在我学习中医的道路上,阅读中医古籍给我打下了理论基础,而当代名老中医的经验也让我受益良多。

在很多疾病领域,这些老人家都有自己的独到经验,这都是花一生的时间总结出来的,我们学来了,会大有裨益的。

15.家长分不清孩子咳嗽的寒热时的调理方

很多家长在孩子咳嗽的时候,还是分不清楚寒热,有的家长可能就不敢下手,有的可能用错了方法,导致孩子的病越来越严重。

其实家长在没有把握辨证的时候,可以用试的方式来治。

中医在判断不清时会使用这种方法,叫“试病法”。

家长因为不知道怎么试,所以就一点儿都不敢试,其实没事儿,因为都是食疗方,很安全。

不过“试病法”需要家长一步一步来。

记住先试热性的方子,后试寒性的方子,就是先用热性的方子试一下,看有没有效,如果有效,我再加大剂量就好,这是一个技巧。

如果孩子咳嗽本身就是寒咳的话,家长再用寒性的方子,容易把邪气闭在身体里面。

而先试热的,让人体温热总是没错的。

即使津液伤了,我们也能立即补救回来,但是阳气伤了,就不好补救了,先试热性的方子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

当然如果你一下子就发现孩子的舌头红了,那你直接用清热解毒的药或者川贝炖梨就可以。

我们说的是在家长实在判断不清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试病法”。

举例来讲,就是先用烤橘子这个方法,如果没效,再用治疗寒热错杂的花椒炖梨,还是没效,最后用川贝炖梨。

家长可以每种方法用一次,只要对症,这些方法一次即可见效,如果一次没有见效,再用下面的方法,就可以解决孩子的咳嗽问题。

最后一招就是喝干怀山药煮的水。

好多孩子持续咳了2个月,一喝山药水就好了。

这是为什么?因为咳嗽到了2个月以上,体内的邪气早就没了,只剩下脾胃不足了,所以有一点儿邪气入侵,不管什么刺激,孩子都会都咳嗽,这时候就要用怀山药给孩子煮水喝,把脾胃补好了,孩子自然就不咳嗽了。

我在前文也讲过,这个怀山药一定要是药店卖的那种干的、疙疙瘩瘩的精品,抓一大把,30〜50克,熬水给孩子喝,每次喝水就喝这个水,连用2天,很快就会好。

其实家长在试病的过程中也不是毫无根据地试,而是边观察边试。

我们先看孩子舌头的颜色,舌头颜色是浅浅的,不是特别红的,这个时候有寒邪的可能性很大,就用烤橘子。

而你发现孩子的舌头是红色的、口腔干燥,就用川贝炖梨。

还要注意配合外面的天气,家长要知道这几天的天气变化,如果是变冷,就是受寒了,就用烤橘子。

如果天气特别热,或者冬天时家里有暖气,干燥得不得了,就要用川贝炖梨。

但是超过1个月以上,到2个月了,孩子的咳嗽还没好的话,一定是脾胃的原因,这个时候只有补脾胃才能抵御邪气。

家长要学着去判断这些。

基本上用了这几招,一般都能解决孩子的咳嗽。




山 药


【原文】 色白入肺,味甘归脾,入脾肺二经。补其不足, 清其虚热, 阴不足则内热,补阴故能清热。固肠胃,润皮毛, 化痰涎,止泻痢。渗湿故化痰止泻。

《百一方》:山药半生半炒,米饮下,治噤口痢。肺为肾母, 故又益肾强阴,治虚损劳伤,王履云:八味丸用之以强阴。脾为心子,故又益心气,子能令母实。治健忘遗精。

昂按:山药性涩,故治遗精泄泻,而诸家俱未言涩.生捣敷痈疮, 消肿硬。山药能消热肿,盖补其气,则邪滞自行。

朱丹溪曰:补阳气生者,能消肿硬是也。色白而坚者入药。

【讲解】 山药既补脾气,又益脾阴,并补肺肾,且兼涩性。为薯蓣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块根。产于河南怀庆(新乡地区)者为佳,称为怀山药。霜降后采挖,洗净刮去粗皮,晒干或烘干,为毛山药;选祖大的毛山药,用清水浸软,搓揉成圆柱状,晒干、磨光,为光山药。以质坚实,粉性足,色洁白者为佳。切片,生用或炒用。

本品味甘性平。入脾、肺、肾三经。作用和缓,不寒不燥,既能补气,又能养阴,补而不滞,养阴不腻,为平补脾胃常用之品,故无论脾阳虚或脾阴虚,皆可应用。又能补益肺肾,并兼涩性,故又有益肺止咳、固肾涩精之功。对脾虚泄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以及消渴等证,均有良效。本品性较和平,用量宜大,少则不易见功,惟脾虚湿盛,中满而有积滞者不宜应用。

【临证应用】 
山药善能补脾,且性涩而止泻,用于脾虚食少、泄泻,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参苓白术散。本品既补肺气,又益肺阴,对肺虚久咳或虚喘之证,可单用,或与麦冬、五味子等配伍。

治肾虚遗精常与熟地、山萸肉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若与益智仁、乌药同用,即缩泉丸,可治肾虚尿频遗尿。治妇女带下,湿热所致者,多与车前子、黄柏等配伍,如易黄汤。肾虚不固者,多配伍熟地、山萸肉、菟丝子、五味子等补肾收敛药。山药亦为治消渴要药,可大盘(250克)煮食或煎汤代茶,也可配黄芪、葛根、知母、天花粉等,如玉液汤。

【 用量用法】
10 —30 克,煎服。大量60一250 克。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贝 母


〔原文〕微寒,苦泻心火,辛散肺郁。入肺经气分,心火降则肺气宁,诗曰:言采其蝱。蝱即贝母也,取其解郁。润心肺,清虚痰。治虚劳烦热,咳嗽上气,吐血咯血, 肺痿肺痈,喉痹君相之火。目眩,火热上攻。淋沥小肠邪热。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为气化之源。癭瘤,化痰。

乳闭产难。功专散结除热,敷恶疮, 唐时有人膊上生疮如人面,能饮酒食物,亦无他苦,遍投诸药悉受之,至贝母,疮乃颦眉,灌之数日,成痂而愈。敛疮口。火降邪散,疮口自敛,非贝母性收敛也。

俗以半夏燥毒,代以贝母, 不知贝母寒润,主肺家燥痰;半夏温燥,主脾家湿痰,设或误用,贻误匪浅。故凡风寒湿食诸痰,贝母非所宜也,宜用半夏、南星。

 川产开瓣者良,独颗无瓣者不堪用。去心,糯米拌炒黄捣用。厚朴、白薇为使。畏秦艽,反乌头。象贝母治时感风寒。土贝母治外科痰毒。此治燥痰主药。

【讲解】母贝有川贝母和浙贝母两种。川贝母润肺化痰功胜,浙贝母开泄散结力强。川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和甘肃贝母及棱砂贝母的地下鳞茎。主产于四川、 云南、甘肃等地,均系野生。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原产浙江象山县,故又称象贝母,现主产于杭州、宁波等地。均为人工栽培。皆生用。

品性味苦寒,归心、肺经。均具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之功, 能治痰热咳嗽,但川贝母微寒而甘,滋润性强,长于润肺化痰, 多用于肺热燥咳,肺虚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等证;浙贝母苦寒降泄,清火散结之功较强,多用于外感风热,痰火郁结之咳嗽及瘰疬、痈肿疮毒等证。总之,川贝母多用于内伤虚证;浙贝母多用于外感实证。

【临证应用】
川贝与浙贝都能清肺化痰而止咳,均可用于痰热咳嗽,常与知母同用,即二母散(丸)。

如肺虚久咳,痰少咽燥,多用川贝润肺,配沙参、麦冬、天冬等养阴清肺之品;若外感风热或痰火郁结的咳嗽,多用浙贝母,配桑叶、杏仁、牛蒡子等宣泄祛痰药同用。

川贝、浙贝都能清热散结:浙贝作用尤强。故洽瘰疬常用此与元参、牡蛎等配伍,如消瘰丸;治疮痈、乳痈,常与蒲公英、 连翘、天花粉等配伍;治肺痈又可与鱼腥草、芦根、薏苡仁等配用。

近年来又以浙贝酤夏枯草、海藻、.昆布,莪术等用于治疗甲状腺瘤,有一定效果。

综上所述,无论川贝、浙贝,都可治热痰、燥痰之证。寒痰,湿痰则非所宜。

另外,尚有土贝母,与川、浙贝并非一类。不能化痰止咳, 而以清热解毒为其功效,多用于外科疮痈等证。绝不可互相代用。

贝母与半夏均为止咳化痰常用药,可用于咳嗽痰多之证。然寒热润燥不同。半夏辛温性燥,主治脾肺湿痰;贝母苦寒质润,主治肺热燥咳及阴伤咳嗽。故半夏适于寒痰、湿痰;贝母适于热痰、燥痰。一燥一润,各展其长。

【用量用法】
3—10克,煎服。研末冲服,每次1—2克,反乌头。
书名: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 光明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