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I不会取代人类丨胡诌白扯196话

 胡诌白扯 2023-05-07 发布于广东

自从chatGPT问世,AI相关的文章,就层出不穷。有的鼓吹AI多么牛,有的给大家制造焦虑。

据某科技领域头部大号分享,美国人已经开始怕AI了,甚至怕到需要上街游行示威的地步。因为企业把80%的编剧工作交给AI,剩下20%的修改工作交给剧作家,这导致了许多编剧下岗。

AI写作和绘画的兴起,让许多企业看到了降本增效的可能,给写作、设计等创作型行业带来不小的动荡。但这些动荡,绝大部分源于大家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实际上,技术尚不成熟。AI写作和绘画,没有人的灵魂。

AI写作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它再“进化”一段时间,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但目前仍然很蠢,不及人类的智慧强大。它只是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和所谓的学习能力。它的创作过程少了关键一步,那就无数次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又无数次自我肯定、自我激励,有时行云流水,有时曲曲折折,在思想的磨难中,架起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桥梁(认知和突触),一次次突破自我的极限,直至凤凰涅槃抵达彼岸,尔后再次起航前往下一个彼岸。

AI绘画给人的感受又不太一样,描述词是关键,会用描述词也许能用AI画出接近自己想象中的图片。

但,在600万年的人类历史中,我们形成了一个智慧的认知,它很久都没改变。那就是一件东西太过逼真,太过精美,有一点瑕疵,没有一点漏洞,这东西肯定是假的。一个人太过完美,你发现不了他身上哪怕有一丁点的缺点和错误,这人就有问题,是他故意隐藏不让你看到。

百家讲坛赵玉平老师讲过一个故事,桌上有好多盆花,只有一盆真花,其他都是假花,问怎么找出真花?答真花有瑕疵,假花完美无缺。

在AI写作和绘画作品中,也看不到倾注其中情感,感受不到作者情绪的流动,说白了没有灵魂。

灵魂是啥?灵魂很复杂,细致到你吃过的每一顿饭,熬过的每一个夜,读过的每一本书,流下的每一滴泪,眼角泛起的每一次涟漪,面对爱人的每一次心跳。时间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因为你能从一个人身上看到他来时的蛛丝马迹,于是你确定他不是一台机器(AI),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会沮丧的人,是会焦虑的人,是会愤怒的人,是会开心的人,是会高亢的人,是会思考的人,是日行一步的人,是骄矜的人,是慷慨的人是自我感动的人。是情之所至笔走龙蛇滔滔不绝的人,是兢兢业业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懂得倾听的人……

AI依然只是技术,人创造它是为人服务的,却也在无意识中,忘记了人的根本。人的根本价值不是高效,不是不犯错误,恰恰是可以为了养家糊口重复低效工作,却依然不放弃奋斗,恰恰是犯了错误在错误中诞生了创造力,一些时候,错误本身是创造力,另一些时候,犯错误是以退为进,是蓄积能量,是下一个飞跃的前奏。

AI不会取代人类,只是有人想多赚钱。

核心是AI让这些想要多赚钱的人感受到不用人去创作,创作出来的东西又快又好、有市场、还能卖钱,所以很多人因此下岗。这些作品真的足够好吗?并不是。只是依然有不少人把时间投入到这些没那么好的作品上,而时间就是金钱。

也许有一天,上面这种金钱流动的方式会被打破;也许有一天,人类能反省,对于技术的过度狂热,已经侵蚀了人的大脑和心灵。

而真正的智慧与创造力,一定会撕开虚假的皮,让大家看到汩汩流动的血液,那才是生命最真实的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