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心经常出汗是怎么回事?可能和5个因素有关,给您5个思路参考

 五行健康辨证 2023-05-07 发布于陕西

手心经常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心爱出汗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也被称为多汗症。虽然这种症状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它确实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并可能对社交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在中医方面,手心出汗受到人体脏腑的调节,中医治疗手心出汗主要根据病因分析,综合选用针刺、草药、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手心出汗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医病因分析

手心出汗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中医认为这主要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以及气血不畅有关。根据经验,手心出汗的主要病因如下:

脾虚湿邪:多见于脾虚体质,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纳差等症状。

肝气郁滞:多见于性格急躁、情绪不稳定等人群,同时可伴有头痛、胸痛、脘痛等症状。

肾虚阴亏:多见于老年人,体质较弱、腰膝酸软、口干舌燥等症状。

胃火亢盛:多见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常食辛辣燥热等人群,同时可伴有口臭、口干、口苦等症状。

脉络失调:多见于年轻人,视力下降、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以上病因只是手心出汗的主要病因之一,针对这些病因进行治疗是中医治疗手心出汗的基础和前提。

二、中医治疗手心出汗的方法

1、针刺调理

中医中药治疗手心出汗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针刺调理身体的脏器功能,促进气血流通,缓解因内因素造成的手心出汗症状。

针灸治疗手心出汗的主要穴位为太冲、足三里、内关等。通过针刺这些经脉穴位可达到调理肝、脾、胃、肾等脏器的功能。此外,具有较好的止汗效果的穴位还包括心包经的郄门穴,可以刺激心包经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止汗的目的;以及手太阴肺经的青灵穴和大陵穴,可以平衡肺脾气机,调理肺脾湿热,缓解手心出汗等症状。

2、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也是中医治疗手心出汗的一种方式,主要是选用具有益气养血、清热泻火、益肾补虚等作用的中药,配合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综合调节。常用的中药有何首乌、黄芪、当归、熟地黄、白术等,可以饮用药酒,或用中药泡脚进行调理,以平衡脏器功能,防止手心出汗的发生。

还可以用黄芪、葛根、荆芥和防风放在一起,加入三碗水,然后煎煮到药汁成两碗水了即可。每次20分钟用此法洗手,先热熏再温洗,三次即无汗。同时还应该保养脾胃,以健脾益气的中成药善后,调养身体,避免复发。

3、推拿调理

推拿是一种中医常用的手法,通过按摩穴位和推拿经络来调理身体的气血运行,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健康治疗的目的。中医常用的手指按摩和捏揉穴位,来达到缓解手心出汗症状的效果。常用的穴位有神阙穴、内关穴、太冲穴等,需要根据个体病因具体进行调理。

4、饮食调理

手心出汗也与个体饮食相关,对于手心出汗较严重的个体,应该注意适当调整饮食,避免进食过于辛辣、清热的食物,避免过度油腻的食物和含有酒精的饮料。应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喝水,促进体内代谢和水分代谢的平衡。同时,应该食用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豆类等,增强体质,调节身体机能,减轻手心出汗的症状。

5、良好的生活习惯

正确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和改善手心出汗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注意不暴饮暴食,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大汗,多运动锻炼,增强体质,调理身体的生物钟。重要的是,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擦汗,保持手部的清洁和干燥。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多汗症应该综合选用针刺、药石、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根据病因分析,针对不同体质及病因进行针灸调理,药酒调理,推拿调理等,同时也需要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作息、锻炼等方面进行改善。作为患者应该与医师保持充分的沟通与合作,定期检查身体状况,适时修改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