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珠母、牡蛎、石决明、瓦楞子、海蛤壳,海螵蛸6种中药的来源于功效区别[资料整理]

 经方人生 2023-05-07 发布于四川

1.珍珠母、牡蛎、石决明、瓦楞子、海蛤壳均为贝类动物的贝壳,而海螵蛸是乌贼骨
①珍珠母,即珍珠生长的母体,为蚌科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的蚌壳或珍珠贝科动物贝壳的珍珠层。
贝壳清洗干净,粉碎成粉,即为珍珠母或珍珠层粉。
功效: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

图片

②牡蛎,海蛎子壳。入药一般选用左牡蛎壳为佳,因为海蛎子壳分左右两边的,左边的壳质地厚,含钙质多,而右边壳相对较薄,钙质少。
功效: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煅用收敛固涩。

图片

③石决明,鲍鱼的壳,九孔鲍鱼的壳入药为最佳。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图片

④瓦楞子,毛蛤的壳。
功效: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图片

⑤海蛤壳,青蛤或文蛤的壳。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外用收湿敛疮。

图片

海螵蛸是乌贼骨,干燥内壳,87.3%~91.7%是碳酸钙,中和胃酸,止疼的作用。功效:收敛止血、收湿敛疮、固精止带、制酸止痛。

2.功效对比解读

图片


(1)所属类别不同:

①珍珠母、牡蛎、石决明,3种贝壳为平肝息风药。
②而瓦楞子、海蛤壳为化痰止咳平喘药。
③海螵蛸为收涩药。入脾、肾经。还有固精止带的作用。
(2)功效的区别
①瓦楞子、海蛤壳,均能化痰软坚,常同用,治疗瘿瘤、瘰疬,尤宜于顽痰粘稠病证;两者均能制酸止痛,可用于胃痛泛酸。
②瓦楞子兼有化瘀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癥瘕、积聚、痞块。
③海蛤壳还有
利尿的作用。
④珍珠母、石决明均入肝经,均能凉肝、镇肝、潜阳、对肝经有热、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耳鸣,以及目赤肿痛、翳障等症,均可使用。
珍珠母入还入心经,有类似珍珠的镇静安神的功效,常用于失眠、烦躁、心神不宁等神志失常的病证。
⑥石决明清肝潜阳中又具
滋养肝阴的功效,常用于血虚肝热之羞明、目暗、青盲等眼病,也可用于阴虚阳亢之眩晕、耳鸣等症状。
海螵蛸味咸,涩,性微温;炒后敛湿作用增强,温涩作用也略胜于生品。适用于胃痛吞酸、损伤出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溃疡病。瓦楞子+海螵蛸常用于胃酸引起胃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