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 刘玉凯 || 人生难得这一回——左联诗人雷石榆先生的坎坷历程(上)

 倚月临风 2023-05-07 发布于河北

雷石榆(1911 — 1996)先生,是一位抗战诗人,一位学者。原名社隐,曾用名雷公岭,笔名有雷破空、雷霆、石榆、式羽、纱雨、非我、莫非我、玉桑、舌夷、杜拉、牛车、马山,林未春等十几个。雷先生1911年5月28日生于广东台山县一个华侨商人家庭。早年接近马克思主义,树立了革命思想。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主编过盟刊《东流》《诗歌》,并用日文进行诗歌创作。其日文诗集《沙漠之歌》出版后,受到日本文学界好评。1933年留学日本,1935年任东京《诗歌》主编。1936年他回国后历任广州《中国诗坛》主编,第二战区敌前总司令部编译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天津分会常务理事、总会第三届理事,江西《民治日报》副刊主编,台湾《国声报》副刊主编,台湾大学副教授,香港南方学院副教授,中山学院教授,天津津沽大学教授。有专著《日本文学简史》《潮流诗派》《雷石榆诗文选》《雷石榆全集》(六卷)等。

雷石榆先生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员,他属于日本东京分盟的盟员。可以由郭沫若、夏衍、茅盾和东京分盟的作家和诗友、作家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他主要是在大学里工作,是知名教授。在在外国文学研究、特别是日本文学研究方面,不仅是一流的专家,而且他就是文学创作的参与者。多年来他培养的学生很多,也是桃李满天下的。他主编过的教材《外国文学史教程(上、下)》也正式出版过。

一、诗人雷石榆的文学贡献

雷先生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32年冬天,雷先生的父亲从南洋回乡,他便向父亲提出要东渡求学,开始父亲颇不满意地说:“日本人侵略中国,你为什么反倒向日本人学习。”他说:“日本侵略者与日本人民不同,到日本去学习深造也是为了更好的报效祖国。”父亲勉强同意。1933年他与李元春同行自香港转上海,再到日本,入中央大学经济科就读。雷石榆不仅参加了中国左联东京分盟,还主编过分盟的刊物《东流》,并且同日本左翼作家并肩作战,用明信片诗的形式,用日文写诗词,宣传反对侵略战争,他成为日本《诗精神》同人中唯一的中国人。其他如远地辉武、秋田雨雀、中野重治、小熊秀雄在日本都是颇有影响的左翼作家。雷先生在后来写的《日本文学简史》中追述到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和日俄战争(1904-1905)时期的时代背景:“两次所谓大胜,都带给日本人民巨大的牺牲和贫困,于是出现了反战文学。除前述的与谢野晶子大胆呼唤的《你不要死》的反战诗歌外,还有木下尚江的反战小说,松冈荒村的反战评论,幸德秋水、片山潜的反战散文,当时大大震动了日本社会,统治集团大为恼怒,进行镇压。”到了第一次、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的左翼反战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和日本共产党的建立有直接关系。日本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产生、发展也正如中国无产阶级文学一样,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的历史。《诗精神》诗人群的创作活动,特别是小熊秀雄的创作成绩及其影响,雷先生与小熊秀雄代表作的“往复明信片诗”到80年代在日本重新被发现时,轰动了日本诗坛。诗人木岛始认为:这些往复明信片诗和开工和内容是罕见的。他这样估价:“写成这些作品的重要性,我认为,只要考虑到以侵略中国为开端而扩大到亚洲各地区的那场侵略战争,就觉得这些诗篇几乎使人想到有必要重新改写昭和文学史。这一点是必须特记而强调的。”

广岛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专家桧山久雄说:“《中日往复明信片诗集》不仅是不同国度的两个诗人的友情的交流结晶,而且可以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值得纪念的里程碑。”

1935年3月,雷先生出版了日文诗集《沙漠之歌》,书中收入25首诗。后于5月雷先生主编的《诗歌》创刊,但该刊不断受到日本警方传讯、威吓。1935年8月始,小熊秀雄与雷石榆用明信片形式写诗,往复不断。这些诗是通过传递过程产生一种特别的宣传效应,其中又有若干首载于左联东京分盟的《诗歌》和上海《立报》。其中的言辞十分激烈。终于,雷石榆因为此事而被捕、被逐出日本。这期间雷先生的诗,集中在“反战”主题上,至今还清晰地留在日本的文学史上,成为中日联合反战的作惹人注意的事件。雷石榆先生当年在日本友人的营救下平安回国踏上轮船时,日本朋友止不住高呼“雷君万岁!”这声音使雷先生激动不已,每次回想到这一幕,他都充满了自豪。由于这样的原因,雷先生重视《惨别》是有他自己特别的道理的。

1935年3月,雷先生出版了日文诗集《沙漠之歌》,书中收入25首诗。后于5月雷先生主编的《诗歌》创刊,但该刊不断受到日本警方传讯、威吓。1935年8月始,小熊秀雄与雷石榆用明信片形式写诗,往复不断。这些诗是通过传递过程产生一种特别的宣传效应,其中又有若干首载于左联东京分盟的《诗歌》和上海《立报》。其中的言辞十分激烈。终于,雷石榆因为此事而被捕、被逐出日本。这期间雷先生的诗,集中在“反战”主题上,至今还清晰地留在日本的文学史上,成为中日联合反战的作惹人注目的事件。雷石榆先生当年在日本友人的营救下平安回国踏上轮船时,日本朋友止不住高呼“雷君万岁!”这声音使雷先生激动不已,每次回想到这一幕,他都充满了自豪。由于这样的原因,雷先生重视《惨别》是由他自己特别的道理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是雷石榆先生的诗创作最活跃的时期,他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投身抗日救亡文化活动,主编刊物,身赴战区,发表了大量的文艺作品。他著有日文诗集《沙漠之歌》,小说集《惨别》,小说散文集《婚变》,中篇小说集《夫妇们》,写了许多鼓动抗战的诗歌,出版了诗集《国际纵队》、《1937/7/7—1938/1/1》、《新生的中国》、《小蛮牛》、《八年诗选集》,论文集《文艺一般论》,等。

雷先生在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数量最多,质量也很高。有几件事他是经常同我说起的。

第一件事是他写作诗歌《华南,我们保卫你》的过程。1938年12月6日时,雷先生写了这首诗。在这一天的广州广播电台亲自作了朗诵,并发表在当日的《救亡日报》上。后来,他把1937.7.7—1938.1.1之间写的诗编成一本诗集,书名就叫《华南,我们保卫你》。由茅盾题写书名出版,但到出版时又为了醒目改成了《1937.7/7—1938.1/1》这样一个很特别的书名。查1938年1月26日《救亡日报》有茅盾的重要文章《这时代的诗歌》:

在广州,最近出现了不少的歌咏这大时代的诗歌。单举我所读过的,已有蒲风的《抗战三部曲》,林焕平的《新的太阳》,黄宁婴的《九月的太阳》,青鸟的《奴隶的歌》,雷石榆的《国际纵队》,零零的《时代进行曲》,温流的《最后的吼声》,克锋的《赴战壮歌》,都凡八种。而散见于各报定期刊尚未结集单行者,或已结集而未出版如雷石榆之近作《华南,我们保卫你》,尚不能计数。

茅盾的这篇文章已收入《茅盾全集》第21卷。雷先生说,那是他一口气写成的,用保卫华南的感情来写,因为1938年初华南尚未沦陷,保卫华南自然是大家共同的抗战心声。这本诗集写作的时间是1937.7.7—1938.1.1,其中只有《华南,我们保卫你》是1938年元旦后写成的,这是个例外。1月26日茅盾的文章说它“未出版”,事实上1月25日“已出版”,书虽标示出时间,但大家不能立刻见到,所以他才那么说的。这本书的封面上印有郁风为雷先生画的头像,神态逼真,雷先生很喜欢。

第二件事,雷先生常谈到1937年12月7日在广州欢迎郭沫若的盛况。郭沫若是1937年7月25日自日本“别妇抛雏”回国抗日的。回国后先抵上海,“郭老归国在当时是个重要新闻,公认为一件大事情,一件有点神秘意义的大事情,所以人刚上岸,他在邮船上写的步鲁迅韵的七律诗便广泛地传开了。几家报纸争着刊登。”后来短期到嘉兴、杭州,又回上海,年底达香港、广州。1937年7月雷先生告别了他主编的《福建民报》的副刊《艺术座》,到达广州主持创办《广州诗坛》(后改为《中国诗坛》)。正赶上参加欢迎郭沫若的盛大集会。

大会是由救亡呼声社与青年群社组织,借省党部礼堂举行的。参加的人数超出预想人数的六倍以上,只好改在大操场举行,郭沫若在大会上作了演说。雷石榆当场作诗《欢迎郭沫若先生》,跳到台上,向群众高声朗诵,赢得一片掌声。此后《救亡日报》发特稿报道了此事。但是郭沫若的“年谱”和“传”均未涉及此事,是为一个遗憾。雷先生的这首朗诵诗后来收入了《1937.7/7—1938.1/1》诗集。雷先生谈到此事时似乎又恢复了当年的青春,手舞足蹈。当1986年6月12日访日雷石榆回到阔别50年的母校日本中央大学,在讲演会上讲了《〈诗精神〉为中心的中日文化交流》,并当场作汉诗《献给母校—日本中央大学》,正是当年的青春重归。1944年先生的诗《青春解》中写道:

即使是年老而有童心的人,

应用青春之力作人生的创造。

当残酷枷锁还套在民族的身上,

当我们还未追捉住

   高度文化的微尘,

每个有灵魂的青年,

应该为大我生存献出他的生命!

这50年前的呼啸和呐喊声与今天重访日本的高声朗诵汇成一起,表现出一个老诗人反对侵略战争的最强音。

雷先生说,当时想去延安而因道路难通,未成行。1939 年,雷石榆先生到昆明,作为第三届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主持昆明分会工作,并主编分会会刊《西南文艺》。抗战时期,国共合作,他曾随爱国将领卫立煌部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卫立煌(1897~1960),字俊如,安徽省合肥人,是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被日军华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视为“支那虎将”。解放后,他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届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等职。
    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1946 年雷石榆先生应邀赴台任《国声报》主笔兼副主编。当时的“厦大校友作家群”倡导并服膺于雷石榆的“新现实主义”文艺观,“认为文艺工作者要敢于直面社会现实,发扬战斗精神和艺术创造力,创作出紧贴进步的时代脉搏、具有积极向上的社会意义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雷石榆在厦门《明日文艺》1947年第5期以雷霖为笔名所撰《编后记》中就曾强调:'我们要追求明天的辉煌远景,今日就非紧紧与现实搏斗不可,所以我们的取稿是重视显示内容,技巧是其次,重视作品社会价值,不计较作者写作上的地位。’这篇文章发表日期与《国声报》'南光’副刊创刊日期相差无几,而雷石榆在《文学的任务》('南光’副刊'艺文周刊’第6号)中所表达的'文学不但反映现实,同时也指导现实’的观点,可谓是这种现实主义战斗精神与注重作品社会价值的文艺观的承续,亦可视为他在《台湾新生报》'桥’副刊台湾新文学论议中正式提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新现实主义’理论的先声。”

1947 年雷先生任台湾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以后到香港任南方学院副教授、中业学院教授。1952 年应聘来天津,为津沽大学(河北大学前身)教授,先后曾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和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数十年来雷石榆教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经他提携而成名成家者,颇不乏人,为中文系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6 年雷石榆教授应邀赴日本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为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谱写下新篇章,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其一生著作等身,成果丰硕。属于学术研究方面的主要有:专著《日本文学简史》(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2 年)、《文艺一般论》(厦门学习出版社 1946 年)、《写作方法初步》(香港初步书社 1952 年);论文《评李煜词的基本问题》(《天津师院学报》 1957.1 )、《关于贾宝玉的典型性格》(与胡人龙合写,《文学遗产》增刊 1957.12 )、《新诗的格律问题》(《河北文学》 1961.6 — 7 合刊)、《但丁和他同时代的抒情诗派》(《外国文学研究》 1979.4 )、《诗歌审美判断的探索》(《河北学刊》 1982.2 )、《略评川端康成及其创作道路》(《外国文学研究》 1983.3 )、《 1930 年代以〈诗精神〉为中心的中日文化交流》(《国际东方学者会议纪要》 1986 年第 31 册,日本中央大学《中央评论》 1986 年 12 月第 178 号),《关于汉诗与日本民族诗歌的关系》(《河北大学学报》 1987.1 )、《试评石川啄木的创作思想及其艺术成就》(《河北师院学报》 1987.1 — 2 期)、《试论小熊秀雄童话诗的特色》(《河北师院学报》 1989.1 )、《绝代歌手与斗士——海涅》(《河北大学学报》1991.1-2 两期连载)。属于创作方面的有:诗集七部、译诗二部、小说集三部,不细列。

二、诗人雷石榆的感情生活

雷石榆先生承认,他一生有三次爱情经历,第一次是自叙传小说《惨别》里写到的那个女孩,就是书的封二上“锁在岛国的爱人岸七己二(Kc.Nami)”。她们认识的时候,雷先生才22岁,那应该叫青春的游戏,双方都没有好好地想想,就爱上了。也许,雷先生如果没有后来的被逐,他们不仅会爱得死去活来,也可能爱上一万年,是亦未可知。雷先生风流倜傥,在异国他乡特别的环境下被一个欣赏者所崇拜、所追随,难免会有格外的激情发生。那是他的初恋,青涩的果子最美,但是不大好吃。

1988年5月,为了收集雷先生的著作,我陪同雷先生及雷夫人张丽敏老师同行到过一次北京图书馆,想收集雷先生的著作,在馆内目录卡中查资料,张丽敏老师将要查找的书目交给图书管理员,当时想找的主要是1936年时代出版社出版的《惨别》和1932出版的评论集《在文化斗争的旗下》。《在文化斗争的旗下》至今未见过,我们十分欣喜地查到并复印了小说集《惨别》,这本小说是雷先生十分珍爱的自传体作品。

张丽敏先生拿到这本书,指着书里一个时尚而且美丽的小姑娘给我看:“这就是老雷在日本恋爱的那个女孩照片。”我故意笑了笑,说“很漂亮啊!”《惨别》就是雷先生写自己的恋爱故事的。因为书的屝页二上还写着“献给锁在岛国的爱人岸七己二(Kc.Nami)” 屝页一上有那个女孩的像,屝页三上还有女孩漂亮的手迹。但是后来,雷先生没有跟那个女孩联系过。

我认为雷先生真正爱的是第二个爱人,即台湾的爱人蔡瑞月,是一位了不起的舞蹈家。蔡瑞月(1920-2005),台南人。1933年入台南州立第二高等女学校,毕业后于1937年到日本留学,进入石井漠舞蹈专门学校。毕业后于1941年加入石井漠高徒石井绿舞蹈研究所工作。1946年回台,于台南开设“蔡瑞月舞踊艺术研究所”。1947年1月在台北市中山堂正式公演,演出了芭蕾舞《白鸟》等作品。1947年5月20日,蔡瑞月与雷石榆结婚并迁居台北,继续创作教学。雷石榆被驱逐出境之后,1949年12月蔡因受雷石榆问题的牵连入狱,历3 年,1953年1月出狱,同年在台北市中山路成立“蔡瑞月舞蹈艺术研究社”,后改名“中华舞蹈艺术研究社”,同年荣任中华文艺协舍舞蹈组副主任委员。1983年至1988年于澳大利亚悉尼及墨尔本教授舞蹈,并指导悉尼歌剧院的民族舞蹈演出。1989年至1997年于澳大利亚里斯本持续舞蹈研究及视觉艺术的研究与创作,1997年获得澳洲昆士兰科技大技学艺术学院推崇为台湾舞蹈先驱,并举办该校舞蹈系与左营高中舞蹈组联合致敬舞展,同时召开座谈会。1998年,她致力于重建舞蹈史料,协助日本国宝级舞蹈家石井绿、折田克子等人来台进行口述访谈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台湾及日本舞蹈史。1999年10月由澳大利亚返台进行蔡瑞月文化基金会捐赠舞蹈史料文物活动。2000年1月开始重建经典舞作《新建设》《木偶上阵》等20首舞蹈作品。2001年8月返台参与“第一道月光蔡瑞月”活动,并重建《新的洋伞》。她一生中曾于1994年获颁教育部民族艺术薪传奖,2001年获颁“台湾人文成就奖”,2005年逝世后,获台湾颁发褒扬令。

雷石榆先生与蔡瑞月女士最初是在台北相认识的,于1947年两人结婚, 1949年雷石榆被以匪谍罪名驱逐至香港,与妻子有通信联系。蔡瑞月被囚禁绿岛三年出狱后,她继续从事舞蹈教学、创作与演出,并在台北市开设“中华舞蹈社”教导年轻学子、儿童研习现代舞。自1950年1月后二人失去联系。蔡女士是从她大哥处得到雷的消息的,雷先生也知道了蔡瑞月被保释出狱。1953年雷先生到了河北大学的前身天津津沽大学任教,因为与蔡女士失联,1963年与中学历史老师张丽敏女士结婚。10年后方从台山故乡得知蔡瑞月母子的消息:儿子大鹏在澳大利亚,母亲还在台湾。雷石榆立即写信给留日同学、台山好友朱伯,喜不自胜。1973年3月5日接儿子大鹏第一封信。雷先生写了一首诗3月8日,北京华侨问讯处告知,大鹏已经于1972年应聘加入澳大利亚阿德雷得市现代歌舞团。3月14日,雷先生给分别27载的儿子写了第一封信,并且加上一张照片,信中表达“犹如身在奇梦之中,是个意外的惊喜,而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又不胜伤心!”但是,信被退回来了。直到1975年3月5日大鹏才得知父亲的消息,写来了第一封信,儿子也很激动:“拭一拭眼睛自语:这不是一场梦吧!我不禁热泪盈眶,兴奋难眠”。1983年蔡瑞月与雷大鹏移居澳洲,蔡瑞月在布里斯班继从事续舞蹈创作。1987年雷先生以深深的怀念写了散文《海峡那边的儿子》刊《厦门文学》1989年1期。1990年5月起,《新文学史料》第2期始发表雷先生的回忆录《我的回忆》,第3期连载。第4期发表先生的《重访扶桑半纪后》。这个消息传到了台湾,后来才有蔡瑞月偕同儿子雷大鵬夫妇及两个孙儿,飞往河北保定,雷石榆与阔别四十年的台湾妻儿及全家聚会于保定河北大学。

1994年,蔡瑞月与雷石榆在中国保定再度见面,是对于他们二人极重要的事情,彼此都很重视。但是张先生一直陪同会见蔡,她的好心可能是怕累着雷先生也未可知。听说张先生很礼貌地送给蔡女士和她的儿孙一些礼物,会谈中蔡女士很埋怨雷先生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台湾。雷先生当着张先生的面,没有把话接过来,只违心地说他在大陆这些年生活得很好。这又是向张先生传递的感谢之意,不这样说肯定是不行的。这样的会谈,真是让雷先生处于非常不自由的状态,左也不好,右也不是。也许是雷先生可能不愿意咀嚼那些苦果了。只是看着自己的儿子和两个孙子,喜欢得爱不释手,恋恋不舍。一想到他们走后,可能此生就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心情似为沉重。这样的会面严重地影响了雷先生的身心健康。

他们最让人欣赏之处是性格上的相合、事业上的默契。诗人遇到了舞蹈家,共同的话语当然非常多。从舞蹈家蔡瑞月终生不再嫁的守贞也可以看出对方是多么珍惜那一段感情生活。对方失去了爱情,一生将雷先生的骨肉一儿两孙养大成人,为了忠于相约的信念,蔡先生吃过很多苦,无法想象。雷石榆被以匪谍罪名驱逐后,蔡瑞月也被逮捕囚禁三年。炼狱生活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生命的折磨。但是,出狱后,有三样事情没有忘记:其一,终身不再嫁,是日日夜夜思念自己的爱人,一直在寻找雷先生;其二,是他们共同所有的儿子,以及后来的孙子,她决心要把他们养大成人,在适当的时候,交到雷先生怀抱。这个也实现了。其三,仍然没有放弃自己所爱的事业,因为那也是雷先生所爱的事业,而且也将这一事业传给了自己的后代。

张丽敏(1926-2015)是雷先生的第二任夫人。张老师原在河北大学中文系资料室的的资料员。祖籍辽宁大连,生于重庆,195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后来曾执教于天津女子中学。再后来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资料室工作多年。他与雷先生共同生活30多年,度过了许多艰难岁月,是相依的伴侣。不但帮助雷先生整理生平资料编辑雷先生的著作,也是他的生活秘书。雷先生与张丽敏先生是事业上的合作者,是很好的合作者。应该这样说:张先生认为,雷石榆是她最理想的爱人,她集欣赏、崇拜、敬仰、同情于一体,以至于发展起来的爱都很真诚。张先生素质高雅、为人温厚,彬彬有礼,对雷先生忠贞不二。她不但是雷先生的生活秘书,也是文字秘书,生命中的好帮手和新闻代言人。雷先生因为有了张先生,可以少做很多事,少说很多话。但是她并不能算雷先生的知己知心爱人。我跟雷先生说话时,雷先生经常打断她的话:“你说得不对。”从蔡瑞月的大陆之行也可以看出雷蔡会面的尴尬。总而言之,说句公平话:雷先生的后半生,如果没有张先生相伴,除非他回台湾与蔡瑞月团聚,他很可能活不到80岁。而且即使蔡女士与他团聚了,后面的那些工作,如整理书稿、出回忆录、为他写传记、与外面的交往,这些事情不会得到蔡的理想帮助。因为她有自己的事业。也许,雷先生会说:“我什么也不想要,就想要一个爱。”那可能是真实的雷石榆先生。

    雷先生曾写过一首诗《假如我是一只海燕》最初就是一首诗,不是诗剧,作于何时,不可考。相关可证的资料说,这首诗是1948年作于台北,但是,当时并没有发表。雷先生却一直对这首诗耿耿于怀,终于发表于1993年8月5日《厦门日报》第6版《海燕》副刊,很契合副刊的名称。45年后发表时,雷先生作了一个《前记》称:“这首诗作于1947年1月,是配合舞蹈家蔡瑞月为台南大地震义演而写的”。张丽敏编著《雷石榆人生之路》和《雷石榆诗文选》中认为“这是记忆上的错误,应勘误。”并且说明:“l 948年在台北,周青在中共地下党的授意下,约同雷石榆组织'乡音艺术团’(雷石榆为之命名)宣传爱乡、爱国思想。雷石榆创作舞剧诗《假如我是一只海燕》,由蔡瑞月编成现代舞曾表演过。”而张先生并不是当事人。如何能够确定诗的写作时间?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一、这首诗最早并不是舞剧诗,而是一首抒情诗;二、作品第一次披露是在1948 年的脤灾义演;三、内容是写爱情的。从以上推断,显然就是雷先生写给刚刚从日本归来的蔡瑞月的一首情诗。“爱恋海岛”指的是从日本学成回到台湾,“发狂地飞旋歌唱”,歌颂舞蹈者美丽风姿;“永远不会害怕,也不会忧愁。”这是对舞者的爱抚和暖意,显然跟爱国主义没关系。雷先生虽然从“爱国”的角度解释过这首诗,也只是附会一下。如果还原一下情境,应该是中山堂演出后,雷先生献给蔡的情诗,只需要一个读者,所以他不想发表出来。这里还一个情节不能忽略,不是雷把诗改编成了诗剧,而是蔡瑞月珍爱过分,终于在一年后改编成舞剧的。这应该是他们二人的定情作品。

所以雷先生是故意披露:“这首诗作于1947年1月。”这是初识的时间,他怎么会记错呢?(待续)


阅读链接

[名家]刘玉凯 || 顾随与鲁迅述评

[名家]刘玉凯 || 现代汉语修辞学之父 ——我所知道的著名语言学家张弓先生

[名家]刘玉凯 || 古文字研究的学术与艺术——作为书法家和语言学家的黄绮先生

[名家] 刘玉凯 || 古文字研究的学术与艺术——作为书法家和语言学家的黄绮先生(下)

[名家] 刘玉凯 ||无愧于胡适先生的高足——魏际昌先生和他的学术研究(上)

[名家] 刘玉凯 || 无愧于胡适先生的高足——魏际昌先生和他的学术研究(下)

[名家]刘玉凯|| 我所知道的语言学家裴学海先生(上)

[名家] 刘玉凯 || 无愧于胡适先生的高足——魏际昌先生和他的学术研究(下)

[名家]刘玉凯 || 教坛精英,学者楷模 ——詹鍈先生的学路历程(上)

[名家] 刘玉凯  ||   教坛精英,学者楷模——詹鍈先生的学路历程(中)

[名家] 刘玉凯 || 教坛精英,学者楷模 ——詹鍈先生的学路历程(下)

作者简介

刘玉凯,天津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河北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后辞职获准,专心读书和研究,又兼任河北民俗学会副会长。在中文系开设多门课: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代文学史、大学语文、钱钟书研究、鲁迅研究、民间文学、民俗学等课。长期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研究生开设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现当代文学文献学、《鲁迅全集》导读、鲁迅研究、近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等课。多年来发表的论文,出版著作有《学海梯航》《鲁迅钱钟书平行论》《破解鲁迅》《鲁迅杂文选评与研究》《中国俗成语》《出口成错》《成语文化》《中华民间文学史·歌谣编》《中国民间文学史·歌谣编》(高教教材)《中国民间文学作品选·歌谣编》(高教教材)《谁挑战鲁迅》(副主编)《中国节日志·安国药王庙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副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主编)《中国随笔小品鉴赏辞典》(副主编)《成语密码》(主编)《另类名著丛书》(《续红楼梦》《续水浒传》《续西游记》《续三国演义》)(主编和点校)等。参加撰稿《中国新闻传媒人物志》《中国名记者丛书》《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中国杂文鉴赏辞典》《中国散文小品鉴赏辞典》《中国序跋鉴赏辞典》《列宁鲁迅毛泽东杂文赏析》等书。在报刊发表论文三百余篇,发表散文百余篇。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主办:河北京畿学研究中心

许振东名师工作室

 编辑:袁钿越

审校:曹梓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