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一个老师讲如何跟孩子沟通的视频后,我发现一个很多人都忽略的问题

 肯定式教养 2023-05-07 发布于山东

在网上瞎逛,然后看到一个老师讲如何跟孩子沟通。

这个老师分享说沟通有3个要素:内容,语气,动作。然后这3者中,按重要性排比,语气>动作>内容。这其实很好理解,语气、动作其实反映的是情绪,而要跟孩子沟通,首先要沟通情绪,所以沟通时语气>动作>内容,然后老师分享了一些如何控制自己语气、动作、内容的方法技巧。

内容很干货,听起来也很有道理。

但我想说,老师虽然说得都对,但是却没有意义,因为按照这个老师的做法,哪怕父母学的再好,也无法做到很好的沟通。

说得不好听,就是在说正确的废话。

正确但无效的废话

什么是正确的废话呢?举个简单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说,你要减肥,然后一个人告诉你,你要管住嘴迈开腿,只要做到就能把体重减下来。

那这个人说得对吗?肯定很对,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是他说得这话却没有任何作用,难道你不知道自己应该要管住嘴迈开腿吗?但问题是你做不到,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对于这个老师说得这个沟通的技巧,难道父母不懂吗?他说得要注意语气、动作等,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先沟通情绪,然后再沟通内容吗?尽管你知道,但你能做的到吗?

显然大多数人即使知道这个道理,也做不到。

那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所谓的这些方法技巧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或者说这老师没有把关键说出来。当然,这个老师可能自己也没意识到,那他自然也无法跟大家分享

什么关键呢?很简单,就是所谓的语气、动作只是外在的行为的表现,只有把内在改变了,外在的行为才会发生改变。

就比如说你总是说孩子胆小,鼓励他要勇敢,但孩子为什么不勇敢?是他不想吗?不是,是因为孩子内在自我价值偏低,他觉得自己不行,所以才在外在表现上表现得很胆小。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人的内在决定了外在的表现,如果不改变外在,只想单纯的改变外在表现,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只要内在不变,我们最终还是会基于本能的顺应内在,就会自然而然的做出相应的表现。

那什么决定了人的语气、动作呢?很简单,就是父母能否接纳孩子。

能否接纳孩子影响了父母的表现

我们说了,我们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语气、动作,并不是受理智控制的,而是受内在本能控制的。当然,你可以用理智强制自己表现出某种语气、动作,但是这种理智能持续多久呢?显然最终离职还是会败给本能,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原有本能上。

建立在你的本能基础上,你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相应的语气、动作。这就好比你爱一个人,语气、动作、眼神等各个方面都会自然而然的有相应的表现,而这些外在表现是你很难通过刻意的控制做出来的。
而什么决定了父母面对孩子时会做出什么样的语气动作呢?就是父母内心能否接纳孩子。

如果父母不接纳孩子,排斥孩子,认为孩子存在很多问题,那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就自然而然的会挑孩子毛病,就会批评指责孩子,要求孩子改正。这时你的语气、动作是不是就自然而然的会采用一种否定孩子、纠正孩子的语气动作?

但是如果父母能接纳孩子,那相应的语气、动作也就自然而然的会发生改变。当父母接纳孩子之后,父母就不会认为孩子有问题,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最优秀的,这时候父母自然就会更爱孩子。你孩子在你眼里都是最棒最优秀了,你说你能不爱吗?基于这样的心态,哪怕孩子的缺点问题,在你眼里也都是优点。用俗话说,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上大学时,当你从内心接纳自己的室友时,哪怕他优缺点,你也会包容他的缺点,会安慰自己“谁没有缺点”呢?相应的语气动作都是接纳的,那对方也会感受到你对他的接纳、包容,因此你们的关系就会很好。

但是如果你内心不接纳自己的室友,哪怕他做的再好,在你眼里也到处充满问题。因此你的语气动作也会做出相应的表现,这时你连看他都不想看他,而你的室友也会感到你对他的排斥,他也不会喜欢你。

所以说,语气、动作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它们是建立在我们内心接纳还是排斥的态度上。

因此哪怕这个老师说得再对、再有道理,但是只要内心对孩子的不接纳态度没有改变,那语气、行为这种外在行为就很难做出改变。那这时父母学到这些技巧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用不出来,那这些技巧有什么用呢?

相反,如果我们的内心态度做出了改变,你也不用学习什么控制语气、动作的技巧,因为顺应你的接纳本能,你的外在语气、动作就自然而然的会做出相应改变。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