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下乡知青在京山的燃情岁月

 鄂中京山 2023-05-07 发布于湖北

激情燃烧的岁月


许梅坤


曾记得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传达了毛泽东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紧接着,《人民日报》配发了长篇社论,进行鼓动宣传。自此,在全国范围内掀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

孙桥区陈集公社安心大队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是京山县境内的一个小山村。上山下乡活动兴起之初,根据自身条件,主要接纳安置省城武汉市下乡知青。本村的学生初中毕业后,未能升上高中的回乡务农,能升上高中继续就读的,高中生毕业后也回乡务农。

1971年春节过后,有4名初中刚毕业的武汉市知识青年积极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满怀一腔热血来到我们七小队,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那位个头较高,皮肤稍黑、性格耿直、能说会道的是知青小组的组长魏新民,年龄17岁;那位身高1.8米以上,皮肤洁白,文质彬彬,仪表堂堂的名叫张启成,刚满16岁;中等身材,结实健壮,黑里透红的脸庞,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看起人来,两眼忽闪忽闪的,好像会说话的那位名叫张风清,快满17岁;还有一位眉清眉秀,举止文雅的白面书生名叫秦昌武,年龄只有15岁。豆蔻年华的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担起了艰巨的重任,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留下了坚韧不拔和顽强奋斗的足迹。

那时,四位知青与我和堂哥许梅容的年龄相仿,他们城里伢来到我们生产队参加劳动,我和堂哥却升入孙桥高中读书。因此,每逢星期六我俩从学校回家后,总爱到知青点找他们交谈,更多的则是倾听他们对城市生活绘声绘色描述,与他们共同探讨未来人生理想。他们问我未来的梦想是什么?我爽快的回答道:“成为一名'文学青年’。” 这就是我的初梦。 在多次接触交流中,我得知他们四位知青都出生在成分不好的家庭,但他们除了共同的文学爱好外,又有各自的专长。魏新民喜爱书法,宋字写的很好;张风清爱好写作,文字功夫不错;秦昌武不仅会拉小提琴,也精通竹笛演奏技法;尤其是张起成酷爱弦乐,二胡演奏水品极高。

1971年冬,孙桥区组织文艺宣传队在大礼堂汇报演出,我们孙桥高中的全体师生有幸进场观看。在这次汇演中,张起成登台演奏的是二胡独奏曲《赛马》,他的演奏将“千里草原马蹄催,马蹄踏踏声如雷”的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况呈现给听众,弦律流畅连贯,跌岩起伏,其境如万马奔腾,其势如波涛汹涌,其情催人奋进。坐在前排观摩的京山县文工团二胡手在台下情不自禁的大声喝彩,引得全场突然响起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紧接着观众不约而同的高呼“张起成,再拉一首,张起成,再拉一首”。张起成盛情难却,又登台演奏了一首由陕北民歌改编的二胡独奏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他的演奏赋予这首民族风味较浓的陕北信天游以新鲜的活力,曲调明亮,旋律优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全场再次响起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从此,张起成远近闻名,人们尊称他为“民间二胡演奏家”。

1972年年底,张风清转迁到黄岗农村插队去了。堂哥许梅容和我已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我俩和魏新民、张起成、秦昌武一起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春农闲季节一起出外工打水库,修渠道。我们同走知青路,在长达四年的劳动锻炼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如今仍记忆犹新的是,1973年冬季,原陈集人民公社组织数千名男女劳动力修建九龙口水库,张起成、秦昌武和我都上了水库工地。当大坝修筑到三分之二高度时,工程指挥长何华祥(公社党委副书记)为了突出政治、鼓舞士气,决定在大坝外坡上书写“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八个大字,那时在各种地方书写大幅标语,几乎无一不是采用端庄工整,一目了然的宋体。于是,他发动指挥部全体人员和各大队带队干部寻找会写宋体字的人。几天下来,大家从陈集中学、各村小学老师以及各村的文化人中都没有找到会写宋体大字的人。

一天下午,何华祥指挥长在工地上主持召开会议,参会的有指挥部全体人员,各大队带队干部及政工员。我是安心大队政工员(在水库工地负责宣传好人好事、办宣传专栏),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当何华祥指挥长阐明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专题解决书写“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八个大字的人选问题,他号召大家集思广议,不拘一格推荐人选。与会人员纷纷低头沉默不语,整个会场顿时鹊雀无声。眼见何华祥指挥长双眉紧锁正在发愁,我连忙起身大胆对他说:“安心大队七小队知青魏新民可担此任,他是七小产队的记工员留在队里记工分,不在水库工地上。”何华祥指挥长喜出望外,他要我立即赶回安心七产队,通知魏新民务必于明天上午赶到九龙口水库指挥部接受任务。

第二天上午,我陪同魏新民赶到九龙口水库指挥部,何华祥指挥长要魏新民先用宋体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八个字写给他看。魏新民利用指挥部后墙挥笔疾书,很快便将1米高、0.8米宽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八个宋体大字展现在指指部众人面前,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扬和何华祥指挥长认可。魏新民不负重望仅用两天时间,就将高5米、宽4米的“愚公移山  改造中国”八个宋体大字相嵌在大坝外坡上,远远望去赫然在目,既为九龙口水库增添了一份浓厚的政治色彩,又为巍巍大坝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让我至今难忘的还有白面书生秦昌武,他有许多管弦乐器爱好,拉小提琴则是他的最爱,也许,他对小提琴情有独钟吧!据他自已说,小时候非常羡慕那些小提琴演奏家能拉出动听的曲子。看见小提琴家吕思清拉《梁祝》时那优美的姿势,听着那美妙的音乐,让他激动不已。他立志将来一定要站在舞台上为大家拉几首优美动听的小提琴乐曲。

1971年仲夏的一个夜晚,我走出家门正要去知青点玩耍,忽然一阵徐徐清风将悠扬的小提琴声轻轻地送入我的耳朵,一串串灵动跳跃的音符轻轻滑过心田,快乐地舞动着,那美妙的琴声似乎很远,遥不可及,又似乎很近,缭绕耳际。我寻声走了过去,秦昌武正在月光斜照的禾场边拉小提琴。月光映照下,这小提琴好像发出了一种银光,那凸出的琴腹亮得尤其强烈,在这皓洁的月光中,凹进去的琴腰、琴弦和弯把都十分清晰,琴钮亮得像萤火,琴弓就像一根银条。他的手不停的在按动着琴弦,优美的拉着旋律。那琴声时而像飞驰的骏马强壮有力,时而像小桥流水般舒畅,他停下来和我打了一声招呼,悠扬的琴声又徐徐响起,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充盈着晚间世界的每一处空间。琴声中仿佛有一个白色的精灵在随风而舞,舞姿优雅高贵;又好像有一朵朵耀目的玫瑰次第开放,飘逸出音乐的芳香,让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琴声之中……

魏新民、张起成和秦昌武都因家庭成分不好,难以及时招工返城,留在农村劳动锻炼长达五六年。他们以一个普通农民的姿态默默耕耘着,他们以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农产品,无私地支援着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他们为减轻国家就业压力、加强农业生产,做出了宝贵贡献。那时的农村环境之落后、条件之艰苦,对三位城市知青来说,那种难以忍受、度日如年的日子,毫无疑问都是一场不堪回首、刻骨铭心的磨难。

但从另一方面看,三位知青的经历和付出,并非都是毫无意义的,并非就是一钱不值的。相反,他们在承受和坚持的过程中,同当地农民一起战天斗地、同甘共苦,为建设新农村做出了较大贡献。他们在长期劳动锻炼中,流过汗、流过血,可是,他们依然一如既往的坚强。他们苦过、乐过、哭过、笑过。他们以城市先进的文化带动和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在田野里,种下了美好的憧憬与希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又听从党的召唤,先后从农村返回城市,用火热的斗志奔赴在各条战线的工作岗位,投身到祖国的各项建设之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他们发扬“我是革命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的精神,把青春奉献给了伟大祖国的建设事业。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民公社还未解体,那时农民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上工,平时劳动强度大,农忙更是累得要死。农闲时更加辛苦,每年冬春农闲都要出外工,主要是兴修水利,社员们或是在工地上搭草搭住宿,或是借住离工地较近的民居,吃住都在工地。尤其是在那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的冬天,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天还是黑沉沉的,大队干部就用高音喇叭大声呼叫:“社员同志们,时间到了,快起床上工地啦!”无论男女老少,自带板车和其它工具,挖土拖土方打水库,挖土挑土方修渠道,一直干到天黑才能收工,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一年365天,社员们总是在农村干部的督促下,没日没夜的苦干,基本上没有放假休的时间,农民的确是太苦了。一年快上头,效率低,收入少,年终分红大多数农户超支,每月分得粮食也不够一家人吃饱,日子过的非常艰苦。所以,能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是很多农村知青的梦想。

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回乡知识青年不可能与城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享受同等待遇。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全部返城后,我们千千万万回乡知识青年仍然留在农村务农,为了祖国的建设,我们和千百万上山下乡知青一样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也没有被招工到城市生活的机会,更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故事。我们却依然砥砺前行,不畏艰难,踏踏实实务农,堂堂正正做人,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农村建设事业。堂哥许梅容曾担任过村小学校长和村党支部书记,我也曾担任过村团支部书记、小队长和村长。我们无怨无悔,我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历史的进程中,顽强的拼搏,勇敢的面对现实,用激情和热情为农村建设事业大显身手,用双手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岁月,是一条历史的河,是蜿蜒曲折而百回千折的河,是奋斗、拼搏、奉献而壮丽的河。时光,流逝了我们童年的梦,冲刷了我们的追求和理想。带走了我们青春焕发的容颜,却留下的是我们勇往直前的可贵精神。春夏秋冬,我们历经风霜雪雨,风雨兼程中我们忍辱负重,艰难困苦里,我们一路高歌。

我们同足知青,同是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我们在峥嵘岁月里青春激荡,历练了我们的勇敢和坚强,铸造出了我们的坚韧和顽强。我们同走知青路,同是一支动人的歌。歌声里,有我们昔日在广阔田地里那纯洁、质朴和青春闪耀以及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我们同是知青,同是一首壮丽的诗歌,曾经纯洁的心灵、纯真的笑靥、弱小的身躯、在农村广阔天地,烙下青春的脚印,抒写下雄壮的诗章。   

日出日落,岁月蹉跎。人的一生真的太短了,仿佛像旭日冉冉升起,转眼之间又到了次日的黎明。而我们知青的精神,还有那千万颗依旧火热的心,依然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里程。我们的青春并没因时光流逝而枯萎,却又重新燃起了那峥嵘岁月的激情。知青的路,我们曾一起走过。未来的时光,我们还是要牵着彼此的手,沐浴那阳光,聆听那从田野飞来的,那首熟悉的歌声……

回顾历史,我们不曾因为年华已逝而叹息,因为,千百万上山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都是建国初期祖国建设的中流砥柱,都是勇于担当重任的中华民族的脊梁。褒贬自有春秋,我们俯仰无愧天地!

适逢当下,改革开放全面深入,“一带一路”引领全球,“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我和老伴早已定居在武汉市生活,我们赶上了新时代,有着幸福安康的晚年,我们用双手为强大的祖国点赞。

面向未来,我们要发扬坚忍不拔、自强不息、襟怀坦荡的知青精神,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跟上时代步伐,上老年大学,学琴棋书画,学唱歌跳舞,游大好河山,传递正能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弹指一挥间,四十七年过去了,但同走知青路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却永远铭记在我心里,融化在我心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