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气虚证,心气不足可以用哪些食疗药膳,进行辅助调理呢?

 新用户69865774 2023-05-07 发布于美国

原标题:心气虚证,心气不足可以用哪些食疗药膳,进行辅助调理呢?

摘要:心气虚证,又称为心气不足证。

心气虚证,可由心气亏虚引起,常以心悸、自汗、气短、胸闷、动则加重为主要表现证候。

心气虚证多见于惊悸、不寐、胸痹、虚劳等,以及心律失常、心脏病、神经衰弱、贫血等疾病。

心气虚证与心有什么关系呢?

中医认为,心脏的正常搏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及其心所主的精神和思维活动,均赖于心气的鼓动和振奋。心气充沛,则心脏搏动有力,脉管舒缩有度,血运通畅,使精神振奋,思维敏捷等。

而心气虚证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1、心悸怔忡

患者出现不自觉心跳加速或出现心慌、胸闷、胸痛等情况,出现头晕目眩、精神活动功能减退等。

2、胸闷气短

稍微活动后,出现心胸憋闷、气机短促,或劳累后,胸闷气短症状加重,或伴自汗等情况出现。

3、神疲乏力

出现神疲懒言、精神萎靡,或心中空虚、惶惶不安、悸动、多梦易醒、疲倦不振、思维不活跃等。

4、面色苍白

出现面目虚浮,兼见面色淡白无华,舌淡、苔薄白,脉弱,还可伴出现畏寒、肢冷等情况。

若久病出现体虚,劳神或劳累过度,损伤正气,气血不足或老年亏虚,心神失养,血脉运行不畅,就容易导致心气虚证。

那么导致心气虚证具体原因有什么呢?

1、体质虚弱

如出现由于小儿先天不足,导致小儿机体虚弱,心气不足,心脏搏动弱、元气不足等情况,就可能引发心气虚证情况。

2、劳神过度

长时间或过度用脑,思虑劳神,或过度劳累,都易损伤脾气,脾运化失调,气血生化不足,心气不足,易引起心气虚证。

3、年老亏虚

年高伴有身体亏虚情况,易导致心的营养吸收减弱,影响心气功能的正常发挥作用,就易导致心气虚证情况。

4、久病失养

其他疾病日久不愈,病邪由经络而累及于心,出现心气不足,或因肺病、肾病等日久,损及于心,或长期卧床,运动减少,使脏腑经络机能减退,抵抗力减弱,都可能形成心气虚证。

心气虚证需要怎么调理?

心气虚证,主要以补益心气为主要治疗方式,如心气不足之症,可使用补气药,佐以少量温阳的中药进行配伍治疗,或加用健脾助运的中药,用于滋养后天的气血生化之源。

那么心气虚证一般怎么进行治疗呢?

1、中药或中药汤剂

常见可进行补心气的中药有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当归、远志、桂枝、炙甘草、白术、柏子仁等,或进行中药汤剂的加减应用,如常见中药汤剂有养心汤,进行养血滋阴,宁心安神等。

2、中成药

常见的中成药有稳心颗粒、养心定悸颗粒、补心丹、补心气口服液、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柏子养心丸等,正常情况下,辨证论治选用合适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3、中医疗法

可使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如针灸可以取穴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足三里等进行治疗,推拿则取可心前区、内关、膻中、三阴交、足三里等穴进行中医推拿等。

心气虚证应使气有所养、心有所依,心气虚证者在积极药物的治疗同时,还应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进行保暖等护理干预,其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那么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呢?

1、避免劳累过度

避免过度疲劳,特别是病情严重时应尽量卧床休息,以减少气血的耗伤,同时应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证大便通畅,避免发生便秘等病症,诱发胸闷胸痛等。

2、保持环境安静

尽量保持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噪音或突发巨响,以免诱发心悸等,室内保持通风透气,以保证室内的含氧量,换季时节应注意增减衣物,冬季注意保暖,避免感受外邪诱发疾病。

3、保证睡眠

日常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应养成规律的起床睡觉的习惯,不宜过劳,不宜过逸,不可熬夜等。

4、保持心情愉悦

应做好自我的情绪调节,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志内伤,平时适当进行压力的减轻或转移,同时应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抑郁等,保持心情舒畅。

5、适度锻炼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可进行散步、快走、打太极、练瑜伽、做体操等有氧运动,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体质,运动应以不感觉劳累为主。

心气虚证是很常见的中医病症,除了积极进行治疗外,同时也可以进行饮食调理,可多吃养心补血、补气益气、安神助眠的食物或药膳。

那么心气虚可以用哪些食疗药膳进行辅助调理呢?

1、党参猪心汤

主要材料包括猪心、党参、黄芪、大枣、生姜、食盐等。把猪心等材料洗净,切块或切片,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里,加水炖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党参猪心汤有营养心肌的作用,可以进行补中益气、补脾益肺,适合气虚不足人群。

2、人参鸡汤

主要材料有鲜人参、鸡、猪肝、枸杞、姜、葱、红枣等。将鲜人参等洗净,鸡和猪肝用锅烧水至沸点后,去表面血渍后,倒水冲净。将备好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加清水炖2小时,放入盐、鸡粉即可。人参鸡汤能够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安神益智,温中补脾,益气养血等,具有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补气生血等功效。

3、参麦茯苓粥

主要材料包括人参、茯苓、麦冬、粳米、红糖等。把人参、茯苓、麦冬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40分钟,去渣后,加入浸泡好的粳米,小火熬成粥,用红糖调味即可。参麦茯苓粥可以补气、补脾益胃,滋阴润燥,具有益气补虚、健脾养胃等功效,能调理气虚引起各种病症。

写在最后:

心气虚证多见于体质虚弱,过度劳累,年老,久病失养人群,所以适当运动,积极进行原发病治疗,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责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