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中的这个淮阳人,竟是作者蒲松龄的真实人生

 金苹果6 2023-05-07 发布于北京

在中国经典名著《聊斋志异》里有篇故事《叶生》,可以说是整部小说中的点睛之作。故事大意是这样的:说是在河南淮阳有个姓叶的秀才,文章词赋,在当时首屈一指,却始终未能考中功名。后遇县令丁乘鹤,很欣赏叶生的才华,便让他在官府读书。

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叶生取得科试第一名。丁公对叶生的前途寄予极大希望,没曾想在乡试中落榜。叶生感到辜负了丁公的期望,此后身形消瘦,呆如木偶。丁公很同情他,并约他在自己任职期满进京时,带他一起北上。叶生感激,从此闭门不出。

后因丁公冒犯上司被免官职,他写信给叶生,希望他能同自己回乡,继续考取功名。而叶生因病重没有回复。丁公不忍独自离去,在淮阳驻留数日等待。

几天后,忽听看门人通报叶生前来。丁公大喜,便与叶生回到家乡,并让儿子拜叶生为师。丁公儿子天生聪慧,再加上叶生的精心辅导,一路青云考取进士,被授部中主政。丁公子上任时带着恩师叶生,并送他进太学国子监读书,后叶生参加顺天府乡试时,终于考中举人。

当叶生衣锦还乡来到家门时,竟让妻子吓得面如死灰。妻子站在远处说他已去世很久,而他的棺木因家里贫穷及儿子年幼还未入土。叶生听完这话,不禁悲伤。他进屋看到自已的棺材果真还停放在那里,便一下扑到地上没了踪影。妻子只看见叶生的衣帽鞋袜脱落在地上,悲痛地抱起地上的衣服伤心大哭。

丁公子听说后,立即乘马车哭奔到叶生的灵堂祭拜;出钱修墓办理丧事,用举人的葬礼安葬了叶生。又送了很多钱财给叶生的儿子,并为他请了老师教读。后来丁公子向学使推荐,使叶生的儿子第二年入县学成了秀才。

《叶生》是《聊斋志异》中科举题材方面的一篇优秀作品。小说情节千回百转,跌宕起伏,在短短的篇幅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意义,真实地再现了明清以来读书人的生存状态。小说以更凝重的笔触,深入到叶生屡试不第的痛苦心灵。

叶生虽“文章词赋,冠绝当时”,却久困名场,好不容易遇到知己丁乘鹤,虽预试夺魁,但乡试落榜,这在他已十分痛苦的心灵上,又蒙上了有愧于知己的阴影,终于痛上加痛,饮痛身亡。小说上述的生动描写,具有令人心酸的艺术感染力。

而这篇小说主人公的背景正是作者蒲松龄一生的真实写照,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成年时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贫困。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

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去世。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

小说的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都是植根于蒲松龄本人的生活遭遇和深切的生活体验之中的。小说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的悲苦和辛酸,是一篇写得十分痛切的血泪文字。

小说之所以要如此生动而曲折地展示叶生的才学过人,这是作者巧借叶生的文章盖世来表明自己怀才不遇,借叶生的家中一贫如洗喻指自己困顿场屋的清苦处境。借叶生中举吐出艮期以来积压在自己胸腔内的怨气。以自己的切肤之痛来写叶生的遭遇,这正是此篇悲怆感人的情感因素。

正如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冯镇峦在点评这篇文章时说的:“此篇即《聊斋》自作小传,故言之痛心。”

至于蒲松龄为什么把叶生的家乡写在淮阳,这其中原因可能有多种猜测,或许是因为淮阳名落孙山、怀才不遇的才子太多,令作者深感遗憾;或许是在淮阳做官的异乡名人灿若繁星、璀璨夺目,令作者心生羡慕;或许因为淮阳这座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城市,令作者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总而言之,在小编看来,无论如何蒲松龄都不会为精心设计的自传体故事,而选取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所以,蒲松龄写《叶生》这篇故事时,与淮阳冥冥之中有种不同寻常的缘分亦是显而易见的,至于是什么原因让他与淮阳结缘,还有待大家去推敲和考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