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 袁桷 行书《一菴首座诗帖》

 家有学子 2023-05-08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元代袁桷行书《一菴首座诗帖》卷纸本,纵31.5cm,横89.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菴”为元朝僧人释寿宁的号。释寿宁字无为,永嘉人,时任静安寺(在今上海市)住持。袁桷此帖,用笔主要得益于隋唐人写经,极具法度,结字又有晋宋间人风致,潇洒中更具不俗之态。受米芾影响,运笔如刷,但并不锋芒毕露。学晋唐人使之较宋元一般书家有高古之意,但又完全是自己风格而无按模脱墼之嫌。确实是从晋唐中来的。

袁桷《和一庵诗帖》纸本,行书,纵31.5、横89.7厘米。

鈐印二:“袁伯長”白文印,“清容齋”朱文印。

袁桷此帖,用筆主要得益于隋唐人寫經,極具法度,結字又有晉宋間人風致,瀟灑中更具不俗之態。受米芾影響,運筆如刷,但並不鋒芒畢露。学晋唐人使之較宋元一般書家有高古之意,但又完全是自己風格而無按模脱墼之嫌。確實是從晉唐中來的。

袁桷存世墨迹還有:《元老晋召帖》、《雅譚帖》、《跋黄庭堅松風閣詩》、《跋王庭筠幽竹枯槎圖》、《跋定武蘭亭帖》(柯九思「真本」)等。多為行書,也都是用筆精紧、功力深厚,而又有古樸天真姿態。《元老晉召帖》、《雅潭帖》是书礼,所以信筆高來,筆势 翩翩,極似無拘無束,行氣章法非常自然得體,但细審則可發現,其用笔结字,都是刻意精心的,每字的入筆收筆,提按轉折,極有法度節制。牽絲連绵處,细筋入骨,變化輕重粗细分明,筆畫起止時,無往不收、無垂不缩,也確實得到了米書筆筆壓纸,筆筆離纸的沉着痛快。有的字頗具欹側奇險之势,但由于字的重心安排巧妙,筆畫間的争讓適宜,因此起到了以險求夷的艺术效果而並無輕肆燥露的弊病。是学米而又有独創精神的。《跋定武兰亭帖》,小正書,结體遒紧,轉折方勁,捺筆甚重,筆意古拙,同《一菴首坐詩》同一機杼,也分明是師法隋唐人筆意,有相當的藝術水平,同元代書壇趙、鲜、鄧放在一起,氣格並不相讓,自有卓然之態。袁清容不以書名世,能達到這樣的成就,是同他各方面的修養分不開的。《清容集》中,有关書畫的题跋很多,從中可以看出,他不僅見的多,而且是經過认真研究後才品评的。如對當時所見到的《定武蘭亭》,就曾進行過排比鑒别。著名的《灵飛经》墨迹的書法艺术價值,也是由他鑒評後才得到人們重視的。元代皇姊大長公主祥哥剌吉的書畫收藏,也赖袁桷的記錄而使後人能有所了解。所以,袁桷是一位對中國書畫研究有貢獻的人物。

此帖上款一菴,為拜壽寧的號。壽寧字無為,永嘉人,住持上海静安寺。《元詩選》癸集記其:“治丈室、兩旁雜植檜竹桐柏,自號曰缘雲洞。合其寺之古迹曰“吴碑”、曰“陳檜”、曰“禪”,曰“經臺”、曰“滬壘”、曰“涌泉”、曰“蘆渡”,為静安八景。求題詠于時之長于詩者,成《静安八詠》一卷。會稽杨维楨為之序。”

此帖曾著绿于《式古堂書畫汇考》、《墨缘汇觀》、《石渠寶笈續编》等書。為《元三家詩詞卷》之一。

释文:

一菴首坐:久客大慈,比得會于萬壽,深湛宏博,連辱和篇,不可虚其雅意,用韻奉謝。桷和南。堂堂相国布金寺,曾許高人住夏來。不見烏衣游別墅,時看金彈落生臺。千林有响風凋瑟,萬壑無聲雪舞杯。讀罷楞嚴誰與伴,独於松徑且徘徊。

蕭齋圆绿長深苔,忽見談空玄度來。已信虚空那有相,極知明镜本非臺。閉門揜息雲生几,振锡忘言水覆杯。獨鹤九皋清唳徹,肯於林下久徘徊。

少年学道悟真如,晚歲驱馳齒髮疎。碧落倦游同病鹤,金門聽漏比鳏魚。還家重拾班超筆,教子空傳阿買書。蒼狗白雲工變幻,揜关從此悟乘除。

永嘉老耳貌温如,破帽蒙頭禮數疎,彈指十方歸硯穎,駢頭千纳護鍾魚。雪飄飣坐蘆花絮,雲疊層巒貝葉書。古澗長松傳美蔭,肯令藤蔓满階除。

師永嘉人,故末章及横川長老。

袁桷(1266—1327)元代学官、书院山长。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庆元鄞县(今属浙江)人。始从戴表元学,后师事王应麟,以能文名。

元代学官、书院山长。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庆元鄞县(今属浙江)人。始从戴表元学,后师事王应麟,以能文名。20岁以茂才异等举为丽泽书院山长。大德元年(1297),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时初建南郊祭社,进郊祀十议,多被采纳。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代遗书,以作日后编三史的史料。

喜蓄典籍,继承曾祖父袁韶、祖父袁似道、父袁洪三世之业,广藏书卷。有藏书楼“清容居”,藏书之富,元朝以来甲于浙东。又搜书万卷,编有《袁氏新旧书目》。卒后,保管不当,被仆人窃去或转卖者颇多,或为婢妾所毁者过半。曾作有《定海县学藏书记》《袁氏新旧书目·序》,是研究藏书史的重要文献。又因朝廷议修宋辽金三史,其孙袁曮将遗存数千卷全部上呈。
在朝20余年,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文章博硕,诗亦俊逸。工书法,存世书迹有《同日分涂帖》、《旧岁北归帖》、《跋黄庭坚松风阁诗帖》等。对音乐亦有造诣,著有《琴述》。另著有《易说》《春秋说》《清容居士集》《延祐四明志》等10余种。《延祐四明志》考核精审,为宋元四明六志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