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 吴叡 篆书《千字文》

 家有学子 2023-05-08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吴叡(1298~1355),元代精于篆隶书的书法家。字孟思,号云涛散人 青云生、养素处士,先世为濮阳人,后移居杭州。为吾衍弟子,工书法,尤精篆、隶。篆书《千字文》纵27.7厘米,横240.6厘米,其用篆书书写南朝梁周兴嗣所撰《千字文》一篇,书于至正四年(1344),是吴47岁时为其友人廖如川所写。篆法起落笔处俱尖,是战国秦篆书刻石《诅楚文》的笔法。卷后有元张雨、杜本、黄清老、戴洙、蔡宗礼题跋。曾经清王澍、戴植、汪士元收藏,卷上均钤有鉴藏印。《麓云楼书画记》著录。现藏上海博物馆。

元代大师吴睿的《千字文》篆书作品,属于篆书之中的典范,成为众多学习者模仿的作品。他这一篇篆书是取自古书《篆隶书卷》的后段。而在前面的一段,隶书的内容写的是战国楚屈原所撰的《离骚》一篇,后段是写了南朝梁周兴嗣所撰《千字文》。他的这一个千字文实在是写得太好,首先就是他在这里的篆书运笔达到了顺滑流畅的地步,而且字形与字体的结构非常自然,并且没有半点做作的意思。其次就是篆书的书意感觉极强,有一种古拙多变的用意在其中,每一笔都是丝般的顺滑,而且左右对称的写法非常标准。

写篆书需要配合笔法与用墨,尤其是写大篆的时候,每一笔都需要横平竖直,这也是写篆书最难的地方。不管是提腕还是不提腕,写篆书的时候讲究对称性。但这一种对称性不是简单地通过运笔来完成,还需要建立在对古文字的高度理解上面,比如篆书要因形而意,多变的字体没有章法可寻,这也是学习篆书最难的地方。

吴睿的《千字文》作品堪称完美,属于史上所有书写作品之中的典范。尤其是笔法瘦劲挺拔,是篆书作品之中的精品。可以看出古人对于传统笔墨书法的一种态度,估计现在的人很难模仿到这一种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