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 李阳冰 篆书 千字文

 家有学子 2023-05-08 发布于甘肃

【1】千字文梁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天地玄黄,宇宙洪

【2】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

【3】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崐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

【4】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

【5】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

【6】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

【7】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

【8】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

【9】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

【10】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

【11】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

【12】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

【13】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

【14】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

【15】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

【16】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

【17】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

【18】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

【19】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

【20】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盘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

【21】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义密勿,多士实

【22】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

【23】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恒岱,禅主云

【24】亭。雁门紫塞,鸡田赤诚。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

【25】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孟轲敦素,史鱼秉

【26】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讥

【27】诫,宠增亢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

【28】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

【29】翠,梧桐早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

【30】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亲戚故

【31】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纨扇圆洁,银烛辉煌。昼眠夕寐,蓝笋象

【32】床。弦歌酒燕,接杯举殇。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嫡后嗣续,祭祀烝尝。稽颡再

【33】拜,悚惧恐惶。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驴骡犊特,骇跃超

【34】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布射僚丸,嵇琴阮箫。恬笔伦纸,钧巧任钓。释纷利

【35】俗,并皆佳妙。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羲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

【36】照。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

【37】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乾元四年冬月少温李阳冰。

秦时李斯已叹“篆籀以前,眇邈不可得而闻矣”,遵循传统书法史的视角,篆书无疑是汉字演进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书法史上奕奕生光的丰碑,后世隶草行楷无一不以篆书为滋乳。蔡邕《篆势》云“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要妙入神。”足见篆书的庙堂地位。

篆书是一个庞大的文字体系,它由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石鼓文、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文字,再到秦统一六国实现书同文的秦小篆,这些古老的文字,深深铭刻在华夏文明砥砺前行的漫漫长途,亦是我们追忆和破解先民智慧的密钥。它高古,神秘,玄远,与天地之大美相表里,与自然之精神相返还,充盈着最丰沛的人文信息,宣示着最独特最质朴也最神圣的大美!

随着时代变迁,篆书艺术历经了夏商周秦的勃兴辉煌,汉代以后的停滞迷茫,清代中期后的繁荣复兴,到如今已进入多元探索的新时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艺术观念到审美取向,从取法资源到风格定位,从结构方式到笔墨情趣,当代书家,以不让前贤的时代担当,正努力塑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范式。

《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它是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使得众多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

李阳冰篆书的艺术特点,唐人概括为“格峻”、“力猛”、“功备”,是篆书艺术在汉代以后出现的一座高峰。《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结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

《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所编,它的撰作,相传还有一段故事;原来是当年梁武帝令殷铁石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的。但由于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所以他又召来周兴嗣嘱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这便是传至今日的《千字文》。周兴嗣的《千字文》精思巧构,知识丰瞻,音韵谐美,宜蒙童记诵,故成为千百年蒙学教科书。

《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所编,精思巧构,知识丰瞻,音韵谐美,宜蒙童记诵,故成为千百年蒙学教科书。

长期以来,人们把秦李斯所开创的小篆形容为玉箸篆;李阳冰在此基础上,又有发展,他的篆书被誉为铁线篆。在当时,李阳冰之篆书与李华的文章,颜真卿的楷书并称“三绝”,是篆书艺术在汉代以后出现的一座高峰,被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李阳冰的篆书风格大体上可分为早期的继承阶段、中期的创新阶段和晚期的成熟阶段。继承阶段时期李阳冰的篆书中规中矩、典雅端庄;创新时期开始显现出笔和结构上的变化,无论是笔法还是布局都从秀美转向强劲的阳刚之美;后期李阳冰的篆书书体已经到达了相当的艺术境界,成熟精炼的结构展现了雄健浑厚的大唐气象。

对于李阳冰篆书的评价和认可大多是从美学观出发的,大体来讲其艺术特色可分为:第一,李阳冰篆书形态具有“法中有意”的技术观。唐代书法的尚法特征具体表现在字法的法度规范和严谨性。李阳冰最初学习李斯的篆书,他是秦小篆的完全继承人,十分注重中锋运笔,结构布置变化有理有度,曲直相宜,线条能够和谐统一地搭配。在秦小篆基础上,李阳冰笔法出新,用笔灵活,意态冲融,体势灵动,具有非常强的书写感。

直观李阳冰篆书,可以感受到用墨和用笔的气息,从美学角度来看有一种书写的意态感。其代表作《三坟记》线条圆融,具有篆书的法度,在其法度之外有具备一种意态,这种意态又显示出了写意和规范中力求有收有放的中间点的书写性。“法中有意”就是李阳冰篆书特色的技术观。

第二,李阳冰篆书中“篆法自然”的美学观。书法艺术最高理想和境界即是道家推崇的道法自然,书法艺术价值美的本质在于突出个体生命意识和自然的意蕴,众多书法家取法于自然是崇敬自然、归属自然的美学追求和创作意向。李阳冰研究篆书用笔结体之道,认为篆书源于自然,字体本身是自然的反映,也是自然神态和物象的凝炼和高度概括总结。

李阳冰书法刻石见于记载的约六十五种,宋时存世尚多,仅赵明诚《金石录》就收录二十五种。从记载上看,其最早的作品是乾元二年(759年)的《城隍庙碑》,最晚的是建中四年的《元鲁山墓碑额》,其中尤以大历元年(766年)至大历八年(774年)为多,约十八种;可见,大历年间是李阳冰创作的鼎盛时期。而其后的作品虽日见稀少,但功力逾老弥坚,更臻精深,是其艺术创作的人书俱老时期。

《佩文斋书 画谱》卷一载有其《上采访李大夫论古篆书》一文,其中有一段关于书法运笔、 结体、章法、造型、气韵的精彩论述:“缅想圣达立卦造书之意,乃复仰现俯察 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玄远流峙之形,于13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 草木得霏布滋菱之容……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之品,汇各万物之性

在该文中,李阳冰对小篆书法的用笔结体之道进行研窥,认为小篆源于自然,许多字形本身不仅是自然的形象反映,同时也是自然物象与神态的高度总结与凝 炼。在具体的书法行为中表露出来。所谓“随手万变,任心所成”,构成生动的 小篆形象。“

书法自然”的书学观,在“尚法”的唐代盛及一时,有许多书家都有类似 的描述,虞世南说:“察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 张怀瑾有“囊括万殊,裁成一相”的论述: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里说张旭“观 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术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 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书法自然”的书学观,源 于中国哲学“道法自然”的观念。

具体笔法与字法来说,李阳冰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创新之处: “婉而通莫过于筋””。小篆的笔法系统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中锋运笔的基础。篆书崇尚的“婉而通”与草书的使转有异曲同工之妙。孙过庭说:“草乖使转, 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删草书的转折,即为篆书的使转。李冰阳小 篆的创新之处正在于秦篆中锋运笔的基础之上,大大扩张了使转的力度。李斯小 篆的使转.弧度不大,而李冰阳的使转弧度较大。

小篆因为规范性而有损艺术性, 写得不好容易向工艺美术发展。使转力度使小篆的艺术性大大增强,因为使转力 度带来了小篆的书写性和运动之美。

二是瘦劲修长。李阳冰的小篆字势同秦小篆相比,字形更为修长。由于李阳冰笔笔善于用锋,叉采用大篆恩曲圆转的方法,太大丰富了点画的张力。 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李阳冰试图有意打破与革新小篆的左右对称。以在对 称中求不对等的小篆美学创作思想,使李阳冰小篆在法度中体现出极强的意态。

李阳冰小篆与汉代篆书在字形构件以及笔画组合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他们 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体势上。这些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结体差异。李阳冰篆字中宫紧收.字体肃穆严整,整饬庄严,布白均匀, 是一种极端规范的书写,笔画均匀一致.呈长方体样式。而汉代篆书篆与隶的杂 糅,显得朴茂浑厚。

二、态势不同。就总体而言,汉篆撮富动态感,这一点上与李阳冰小篆庄穆严整的静态美显得很是不同。李阳冰篆书可以说是极富理性的.它的线条租细 均匀.字的大小一致。空间布白上稳定均衡。它体现了对称性和平衡性,是一种 极端程序化的书写方式。而汉篆则极尽变化之能 事,追求自然舒放,讲求灵活生动,体现了鲜明 的时代特色。汉代的许多碑额、刻文、墓记都体 现了这一点,篆字必须采取避让、弯转、折叠等 手法来完成。这些手法使篆字形态上夸张到了极 点,整体飘逸灵动起伏跌宕,富有节奏和动态效 果。

从丹纳的艺术哲学来看,一位书法家,不可避免的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从 书法美学思想来说,受到了张旭与赣真卿的影响,而从具体的小篆技法与笔法形 态来看,鞍多的受到了同时代篆书作品的影响。比如《碧落碑》.初唐时期非常 重要的篆书作品。此碑篆字奇古。

据记载.“昔李阳冰观之.七日而不忍去,学 之十二年而不成。必有独得其妙者矣”。”李阳冰喜爱《碧落碑》的字法奇古, 寝卧其下,反复细微地研究,数天不忍离去。如图: 通过图像比对,在李阳冰流传下来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创作于代宗大历二年(717)《三坟记》以及创作于代宗大历九年(774)的《滑州新驿记》与《碧 落碑》风格相近。其共同的特征是继承了秦代李斯小篆的特点.线条圆融.字形 修长,点画均匀。

千字文—— 梁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次韻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崑岡。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薑。

海鹹河淡,鱗潛羽翔。龍師火帝,鳥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讓國,有虞陶唐。

弔民伐罪,周發商湯。坐朝問道,垂拱平章。

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遐邇壹體,率賓歸王。

鳴鳳在竹,白駒食場。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蓋此身髮,四大五常。恭惟鞠養,豈敢毀傷?

女慕貞絜,男效才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覆,器欲難量。

墨悲絲染,詩讚羔羊。景行維賢,克念作聖。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傳聲,虛堂習聽。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尺璧非寶,寸陰是競。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

臨深履薄,夙興溫凊。似蘭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淵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辭安定。

篤初成美,慎終宜令。榮業所基,籍甚無竟。

學優登仕,攝職從政。存以甘棠,去而益詠。

樂殊貴賤,禮別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婦隨。

外受傅訓,入奉母儀。諸姑伯叔,猶子比兒。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仁慈隱惻,造次弗離。節義廉退,顛沛匪虧。

性靜情逸,心動神疲。守真志滿,逐物意移。

堅持雅操,好爵自縻。

都邑華夏,東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據涇。

宮殿盤鬱,樓觀飛驚。圖寫禽獸,畫綵仙靈。

丙舍傍啟,甲帳對楹。肆筵設席,鼓瑟吹笙。

陞階納陛,弁轉疑星。右通廣內,左達承明。

既集墳典,亦聚群英。杜稿鍾隸,漆書壁經。

府羅將相,路俠槐卿。戶封八縣,家給千兵。

高冠陪輦,驅轂振纓。世祿侈富,車駕肥輕。

策功茂實,勒碑刻銘。磻溪伊尹,佐時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營。桓公匡合,濟弱扶傾。

綺迴漢惠,說感武丁。俊乂密勿,多士寔寧。

晉楚更霸,趙魏困橫。假途滅虢,踐土會盟。

何遵約法,韓弊煩刑。起翦頗牧,用軍最精。

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九州禹跡,百郡秦并。

嶽宗泰岱,禪主云亭。雁門紫塞,雞田赤城。

昆池碣石,鉅野洞庭。曠遠綿邈,巖岫杳冥。

治本於農,務茲稼穡。俶載南畝,我藝黍稷。

稅熟貢新,勸賞黜陟。孟軻敦素,史魚秉直。

庶幾中庸,勞謙謹敕。聆音察理,鑑貌辨色。

貽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譏誡,寵爭抗極。

殆辱近恥,林皋幸即。兩疏見機,解組誰逼?

索居閒處,沉默寂寥。求古尋論,散慮逍遙。

欣奏累遣,慼謝歡招。渠荷的歷,園莽抽條。

枇杷晚翠,梧桐早凋。陳根委翳,落葉飄颻。

遊鯤獨運,凌摩絳霄。耽讀翫市,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屬耳垣牆。具膳餐飯,適口充腸。

飽飫烹宰,饑厭糟糠。親戚故舊,老少異糧。

妾御績紡,侍巾帷房。紈扇圓潔,銀燭煒煌。

晝眠夕寐,藍筍象床。絃歌酒讌,接杯舉觴。

矯手頓足,悅豫且康。嫡後嗣續,祭祀烝嘗。

稽顙再拜,悚懼恐惶。牋牒簡要,顧答審詳。

骸垢想浴,執熱願涼。驢騾犢特,駭躍超驤。

誅斬賊盜,捕獲叛亡。布射僚丸,嵇琴阮嘯。

恬筆倫紙,鈞巧任釣。釋紛利俗,並皆佳妙。

毛施淑姿,工顰妍笑。年矢每催,曦暉朗曜。

璇璣懸斡,晦魄環照。指薪修祜,永綏吉劭。

矩步引領,俯仰廊廟。束帶矜莊,徘佪瞻眺。

孤陋寡聞,愚蒙等誚。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写好“铁线篆”的几个方法

篆书之道,重在规整统一、庄重典雅、古朴流畅、刚柔相济。“篆书有三要:一曰圆,二曰瘦,三曰参差。圆乃劲,瘦乃腴,参差乃整齐,三者失一,奴书耳。”这是王澍对篆书理论的真知灼见。“铁线”是因为它的笔画纤细却不纤弱得名,相反,它那筋骨强健的线条有如银钩铁画,以这种独特的手法来表现铁线篆的艺术魅力,使之个性鲜明、独树一帜。

书写:坚劲畅达 曲直相宜

铁线篆的书写难在笔力挺劲,中锋运笔,笔笔如刚丝受外力制约而转换形态,富有张力和弹性。所谓铁线,必当做到笔圆气畅。起笔藏头,收笔护尾,使起收之处呈现圆和之态,不露锋芒;起笔后的运笔稳行慢书,不轻不重,不提不按,线条始终保持着当直则直、当挺则挺、当婉则婉、当曲则曲的状态。骨力内蕴,气息通畅;明丽清朗,干净利落;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瘦劲;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其结构布置变化合度,曲直相宜。

由于铁线篆的线条十分匀细,起笔收笔做到藏头护尾很难,再则因为铁线篆的线条的超常匀细,字与字之间笔画多少而导致疏密相差悬殊,产生对立,更难体现出含蓄中庸、和谐统一的内涵。要做到通篇结构严谨疏朗,姿态优美飘逸,在书写用笔和线条表现力上要具有足够的创意。

结体:横如架梁 竖比立栋

在铁线篆的字形的设计上,取长方纵势,昂首垂尾,如洪钟稳立,呈均衡对等之形。然而洪钟毕竟是洪钟,不能机械照搬,导致铁线篆字形上窄下宽,脚宽腰细,

这是常见的病态,一定要避免因为这种结字完全失去了铁线篆无宽宏大度之胸怀。铁线篆的结体颇显辩证,长方纵势,上收下放;左右对称,字心中立,具装饰性。

用笔似锥画沙,劲如屈铁,体态狭长,结构上紧下松,平稳端严,疏密匀停,雍容典雅,有庙堂之气概。

铁线篆横如架梁,竖比立栋,布白匀衡,守黑有度,犹如窈窕淑女,长裙曳地,自然飘动,缓缓前行。每根线条充满生命的活力,且有明确的审美追求,要体现出铁线篆独有的丰富的意蕴和超脱的精神。

布局:简约质朴 矜持端庄

写铁线篆作品选文章诗词或者自作诗文都很讲究,内容和字形选得恰当,写出来之后,字与字之间搭配妥切,通篇就很调顺。文章中常有重复字出现,但是写铁线篆作品时,一定注意通篇重复字要有变化,最好做到不雷同;

笔画多和笔画少的字避免碰在一起,否则会有拥挤或空旷之感;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要多变化,参差却不杂乱,变化中要保持一致;章法上要体现出大小统一、井然有序,笔画多的要小,笔画少的要大;讲究布列成队,行气贯通。单独观看,个个如白描图案,清新淡雅;整体欣赏,每一幅作品若精美织锦,飘逸柔美。

大唐隐吏李阳冰仕途坎坷,因被奸人陷害而隐居浙江缙云吏隐山共二十六年,《李公遗言》:“投缙云之墟,没就仙都之域。”(《仙都志》)他志在古篆,长埋古学。一生问世碑刻65通,其中在缙云17通,另写有《上李大夫论古篆书》,等著名于中唐,李白诗:“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当涂政成、缙云飞声”。后于大历十年(公元775年)西上献书,倍受代宗帝青睐。当年奉昭进京任京兆府法曹,步步升阶,将作小监,逝于任上,终年六十四岁。

李阳冰隐居缙云淡泊名利,以遁世为高,虽为唐大书法家古文字学家、石豪巨匠,而《新·旧唐书》无传、《辞海》无生卒年间记载,湮没于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