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3年5月4日到5日)上证指数上涨0.34%,收于3334.5点,深证成指下跌1.39%,收于11180.87点,创业板下跌2.46%,收于2267.63点。 虽然本周只有两个交易日,但创业板跌幅却非常大,接近2.5%,目前创业板估值只有32.7PE,距离历史最低点仅有一步之遥。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创业板已经具备了非常不错的投资价值。 创业板50ETF我已经定投了三次了,本周五又跌到了定投的位置,十一哥毫不犹豫的按计划在0.956元的价格买入了2万元。 虽然低估之后不一定会马上反转,但我们知道,只要我们在低估区域按计划慢慢配置,然后再给它足够的时间进行酝酿和夯实,未来肯定会涨起来的。 创业板大幅下跌的原因主要是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累计涨幅太大,积累了太多的泡沫。 这两年适当回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经过一年半以来的回调,目前已经非常接近历史最低估值,具备了很好的配置价值。 01 今年的股市行情非常撕裂 今年的行情是非常撕裂的,资金全部涌向少数几个板块。 中特估、游戏、中药等少数几个板块持续大幅上涨,高估之后还有更高估,其他板块基本上都是寸草不生,低估之后能够更低估。 不管业绩如何,一律先跌为敬,业绩好的新能源、光伏尽管已经跌到了低估区域,同样继续大幅下跌。 业绩差的周期行业比如化工、养猪等就更不用说了,股价跌得找不到北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机构抱团,当前A股虽然散户很多,但资金量不大,而且难于形成合力。 而机构就不一样了,资金量巨大,容易形成合力,资金都在往少数几个板块涌,这就导致了目前这种情况。 这样的行情让很多价值投资者都无所适从,特别是对于刚学习价值投资的朋友。 有时候甚至会质疑价值投资到底适不适合当前的市场,在当前的A股市场到底有没有效。 也有朋友说,十一哥,既然知道当前是机构抱团的市场,为什么还不去跟随这些上涨的板块呢,打不过就加入呀。 首先我要说的是,价值投资是一种投资思想,它的底层逻辑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在优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时候买入,严重高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卖出。 明白了这个底层逻辑之后我们再来说说它在A股是否有效的问题。 大部分人所说的有效应该是认为做价值投资任何时候都能赚钱,我觉得这个理解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投资方法都不太可能放在任何时间段都是赚钱的。 股市投资是由建仓和卖出组成,连接两端的都是等待,建仓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在建仓过程中,价值投资者的任务就是为了完成建仓,尽量在底部收集筹码,然后利用波段操作将成本降低。 这个时候很有可能是要忍受浮亏的,浮亏的时间有可能会是半年、一年,甚至一年以上或者更长时间。 我们不能把浮亏的这段时间看成是价值投资无效,这是价值投资必须经历的过程。 02 为什么不追热点板块? 至于很多朋友问,为什么不跟着这些抱团基金去买当下的热门品种,在价值投资者眼里,是不会去区分什么是热点,什么是冷门。 我们关注的是这个行业,这家公司有没有前景,当前的价格有没有估值优势,是不是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 只要具备了这三点,我们就去配置,我们不去关注它是不是热点,有没有处于风口。 等到市场都知道机构在抱团这个板块的时候,股价往往已经涨了很多了,没有估值优势了。 所以我们不去追热点,并不是我们不喜欢热点,不喜欢风口,而是由于这些品种已经没有了安全边际。 比如当前的光伏、新能源和医药医疗板块,就是两三年前的热点,当时的炒作程度一点都不亚于现在的中特估、中药和游戏。 当时我们不去追并不是因为它们是热点品种,而是没有估值优势,现在有了估值优势了,我们就开始配置了。 而当前大幅上涨的中特估、游戏、中药等板块,也是前几年在底部持续横盘甚至下跌很长时间的品种。 几年前这些板块的冷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现在的新能源、光伏和医药医疗,下跌的时间要长很多。 有朋友可能会说,十一哥,那前几年这些板块在底部的时候你为什么没有去参与呢,而是等到现在涨起来才知道这些板块好。 这些品种我们在它们低估的时候并不是没有配置,像游戏板块我们在低位持续配置了龙头公司腾讯控股,其他游戏公司之所以没有配置,原因我之前也说过,就是确定性的问题。 游戏行业跟电影公司一样,充满不确定性,没有哪一家公司可以保证自己能持续不断开发出爆款游戏,而游戏的时效性又很强,再火的游戏也只能火一两年。 前几年很流行的游戏现在如果你再提起,别人会觉得就是个笑话,比如早几年很火的切西瓜,开心农场等游戏,现在已经基本没人玩了。 所以,对于游戏行业,十一哥一直以来都只看好腾讯控股这样的平台型公司。 尽管错过了这一波游戏板块的行情,但依然不后悔,我投资比较认定自己长期的投资逻辑,不会因为短期的涨跌而轻易改变看法。 中药板块我们从去年三四月份就开始配置了重庆的一家困境反转的中药公司,到现在收益率已经超过了2倍了。 中特估没有配置的原因是之前一直都不太看好这些公司的成长性,虽然中特估公司营收和业绩都非常稳定,但缺乏成长性,价值投资者还是比较喜欢选择具有一定成长性的公司。 再者,中特估公司之前长期在底部好几年,谁都想不到它们今年会启动。 有朋友可能会问,机构抱团是不是今年最严重,之前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其实机构抱团这种现象并不是现在才有,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一直以来都是的。 十多年前流行炒壳、炒新,炒中小创,还有三四年前机构抱团医药、白酒行业,两三年前机构抱团光伏、新能源,现在又流行炒中特估、游戏和中药等,性质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不参与这些炒作罢了。 我们不参与并不是说要标榜自己有多清高,而是这些被市场追捧的板块往往不符合安全边际原则,而安全边际又是价值投资者非常看重的。 03 2023年第18周周报 1、本周表现:2023年第18周跑输大盘2.18%。 本周上证指数上涨0.34%,本组合下跌1.84%,跑输上证指数2.18%。 本周公开组合共操作一次: 2023年5月4日以153.9元的价格买入约2%的中国中免,操作记录在《放心配置,今天再次逢低囤点货!!》(文章标题已打超级链接,点击题目可进入阅读)一文。 持仓组合配置情况请参见图表: 本周指数基金组合共操作两次: (1)2023年5月4日以0.464元的价格第五次买入约4万元医疗ETF,操作记录在《放心配置,今天再次逢低囤点货!!》(文章标题已打超级链接,点击题目可进入阅读)一文; (2)2023年5月5日以0.956元的价格第三次买入约2万元创业板50ETF。 指数基金组合配置情况请参见图表: 2、历年投资业绩 截至2023年5月5日,今年亏损1.18%,今年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089.26点上涨至今日的3334.5点,上涨7.94%,跑输大盘指数9.12%。 整体收益情况请参见图表: 有人问我,组合的收益是否包含打新的收益?在这里统一回复,没有,本组合的收益不含打新收益。本组合资金不增不减,打新的收益会转出来,所以组合的收益完全是股价增长带来的收益。 十一哥最近几天在广西桂林度假,桂林的山美水美,梯田更美,让大家看看美丽桂林的梯田。 文章只是传达理念和调仓逻辑,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果文章内容涉及到个股,绝非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