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起四落”范仲淹|大河风物

 赵旭升q2jmk1lj 2023-05-08 发布于河南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想了很久,身在河南邓州的范仲淹终于提起了笔,写下了这几句话。他的思绪如凉风掠过树木,不曾停留,渐渐飞扬起来,他自己那艰苦而充实的人生又一一在眼前浮现。

△岳阳楼

过了一会儿,他将记忆收回,虽然人在中原,但对着一幅《洞庭晚秋图》,他仿佛能够听到洞庭湖的波涛之声,笔走龙蛇,行云流水,这一刻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悲愤,下一刻便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安祥,登楼赏景,把酒忘怀,人之乐事啊!范仲淹却笔锋一转,他说,有一种古人并不是这样的心情,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写到这里,秋风似乎也变得柔和了,他的胸中一片澄明,窗外的秋虫仿佛也屏住了呼吸,鸣声忽歇,范仲淹微微一笑,这样的人并非尽是忧虑,也有欢乐啊,但这种忧乐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

最后,他感叹道,如果没有志同道合者,我的归宿又在哪里呢?这一天,范仲淹还不知道,他的这篇《岳阳楼记》已经悄然有了不朽生命力,一直澎湃在无数追随他的仁人志士血脉之中。

其实,这并不是一时兴起的文字,而是他一生言行的积淀。

出身贫寒

范仲淹与河南的渊源颇深,范仲淹的先祖始居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后移家长安。范仲淹是苦孩子出身,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不得已带他改嫁。范仲淹早熟知学,在醴泉寺发愤读书,自强而俭朴。究竟如何俭朴呢?他在每天晚上都只煮一锅小米粥,经过一宿,粥便会凝成胶糊状,范仲淹将其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再配上一小点腌菜,这就成了他一天的全部食物,其余时间都用来读书,日复一日,如此生活他坚持了整整三年,这就是人们所赞誉的“划粥断齑”。

范仲淹人穷志不短,自小有大志。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占卦人,问道:“我以后能当宰相吗?”占卦人白眼一翻:“小小年纪,你咋不上天呢?”范仲淹脸一红,再问:“那你看我以后能当医生吗?”这让占卦人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噎着。占卦人好奇问道,“你这两个志愿差距咋那么大哩?”范仲淹却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两者皆可救人啊。”占卦人无言以对。

△商丘应天书院

范仲淹还很有定力。23岁时,范仲淹孤身来到商丘应天书院求学,当时商丘是北宋的“直辖市”,居于陪都地位,而应天书院是超级重点的名校,这里成了他的成才腾飞之地。有一天,宋真宗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万人空巷啊,都争先恐后地一睹皇帝“龙颜”,惟独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依然沉浸在读书中。有同学还特地来喊他:“快去看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岂能错过?”这个学生头也不抬,来了一句:“急啥咧?将来再见也不晚。”接着仍专心致志地学习,他就是范仲淹。果然,他很快就考中了进士,真是妥妥的高冷学神范儿啊。

不平则鸣

天圣四年(1026年),其母谢氏病故,范仲淹在服丧期间,得到了晏殊的邀请,希望他参与应天府学教务。范仲淹又回到了商丘的母校,将学风整顿一新,并注重接济他人。

范仲淹服丧结束,经晏殊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实际属于皇帝的文学侍从,但他并不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始在东京汴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大显身手。他发现刘太后掌握着朝中军政大事,并要宋仁宗与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祝寿。范仲淹认为,家礼和国礼,不能混为一谈,于是上奏直谏。这可把晏殊吓坏了,他指责范仲淹,你这不是连累我吗?范仲淹公私分明,沉言道:“我正是受了您的举荐,常怕自己未能尽职,有愧于您,没想到今天竟因为诤言而获罪于您!”晏殊无言以对,范仲淹被贬出京。

几年后,范仲淹被召回京师,出任右司谏,就是专职的言官,范仲淹所作所为堪比唐朝魏征。当时,江淮和京东遭遇了旱灾和蝗灾,范仲淹请求宋仁宗迅速派人去赈灾,宋仁宗没有答复,范仲淹心急如焚,质问宋仁宗:“宫廷中的人若是半日不吃饭,情形会如何呢?”宋仁宗幡然醒悟,就让范仲淹前去安抚灾民,范仲淹圆满完成了任务。归来时,还给宋仁宗带回了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真乃一面亮锃锃的人镜啊。

△伊川范园的范仲淹塑像

范仲淹是一个敢于斗争的人,他曾说,做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看到不良现象必会批判,景祐二年(1035年),范仲淹权知开封府,就是包公包青天那个岗位,他干的不比包公差,凡违法乱纪者,他都严惩不贷,一时弊绝风清,奸猾敛迹。京城有谣谚说:“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无论顺逆,范仲淹初心不改。在他被贬至饶州时,妻子病死,自己又患上了肺疾,朋友梅尧臣于心不忍,写了一篇《灵乌赋》给他,劝范仲淹要学报喜之鸟,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范仲淹心中完全没有小我,只有为国为民的大我,他回了一篇《灵乌赋》给梅尧臣,斩钉截铁地表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从秘阁校理起到庆历五年为止的17年间,他曾四次进京任职,又四次遭贬降职。但范仲淹的一腔热血从未冷却,正如鲁迅所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边关建功

如果范仲淹仅做了几次“忠言逆耳”之事的话,也不过是一介名臣,但宋代边关的风云变幻,让范仲淹又平添了几份英雄气概。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建西夏国,对北宋的边关进行多次侵扰,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赶赴前线,经过深入视察,范仲淹发现宋军战阵、后勤及防御工事等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去整顿,他建议以战略防御为主。他的同僚韩琦却不这样看,采取了冒进的战略,于好水川口遇伏被围,宋军大败,韩琦悔之不及。

范仲淹的战略防御,并非是单纯或消极的防守措施。他对军旅大刀阔斧地裁汰和改编,并调整了应变战术。最妙的是,有一次,范仲淹引大军出发,在快要深入西夏军防地时,他却突然下达命令,仅用十天,平地修建了那座著名的孤城——大顺城,像一个楔子镶在宋夏夹界间,构成了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相互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边境当时流传歌谣,“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此时的范仲淹,已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但他为了边关局势的安定,仍然长年奔波,不敢有丝毫懈怠。看着征雁南来北往,他深夜无眠,填下了数阙《渔家傲》,可惜的是,只保留下来这一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此词雄浑郁勃、不减唐声,且开创了边塞词先河,为北宋豪放词一派做出了有益探索,苏轼、辛弃疾等都是他后来的粉丝了。

勇于革新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庆历三年(1043年),北宋朝廷决定实施改革,范仲淹总结多年来的执政经验,呈上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十大举措,史称“庆历新政”。

然而,范仲淹的改革触动了部分人的利益,守旧派们反对连连,范仲淹又一次被贬出京。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回来。

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请知邓州,主持修建了位于邓州东南隅的“百花洲”以及“春风堂”和“蓝秀亭”等建筑,把过去达官贵人的休闲之地,逐步改造成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育人场所,正是在百花洲旁的“春风堂”内,他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忧乐思想近1000年来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邓州花洲书院

皇佑三年(1051年),范仲淹疾病缠身,自觉大限将至,便向宋仁宗呈《遗表》,说的仍是国家兴衰,至于身后事,他只字未提。终于,他在调任途中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他曾迁葬母亲于洛阳伊川万安山,根据他的遗愿,伊川青山有幸安眠了这位圣贤人物,他永远守候在了母亲身边。

听闻范仲淹去世的消息,很多人感伤不已。宋仁宗亲书“褒贤之碑”,谥号文正,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这是中国古代文臣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后世对他更加高山仰止,奉其为完人的代表,南宋朱熹称他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如今,洛阳伊川有范仲淹墓园,一尊范仲淹的塑像接受着世代拜谒,范仲淹须髯飘拂、目光慈祥地望着后来人。

范仲淹并没有给子孙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他的所有俸禄都用来兴建了范氏义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慈善机构。他的子孙后代也继承了他的仁德高义,家风纯良,人才辈出,世代经营义庄,范氏义庄维持达900年之久。

一个人,生在世间,不过区区百年,本来是渺小的,但因为有了光辉的人格,就变得高大起来,进而成为了亘古不灭的精神,与黄河、泰山一样,永远滋养着一个民族的灵魂气息。

本稿图片来源:河南省文物局、商丘政府网、伊川范园、岳阳文旅公司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