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踪迹|省委原副书记张恺帆“刘锜祠”墨宝今何在

 颍州西湖会老堂 2023-05-08 发布于安徽

拜读我市文史老专家刘奕云老师《可在轩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第一版)。见其在《顺昌之战遗踪考察》一文中记载:“1985年,阜阳市于刘锜祠(刘公祠)之北开辟了刘锜公园,规划在公园内重建刘锜祠,省文物局设计了图纸,省委副书记张恺帆题写“刘锜祠”匾额,后因经费未落实而未动工”。

  转眼过去了近40年,为弄清省委原副书记张恺帆题写“刘锜祠”匾额的原委,我专程去了坐落于北城西北隅的刘公祠,并拍摄了几幅图片,特意登门拜访了刘奕云老师,请他辨认现在“刘公祠”(刘锜祠)三字是否为原安徽省委副书记张恺帆的墨迹。刘老师拿着放大镜仔细看过后肯定地说:“这几个字显然不象张恺帆书记的字,这与张书记的书法风格不同。张书记的书法是受到过毛主席称赞的。”

   刘奕云老师工作照

  80年代初,刘奕云老师在阜阳文化部门搞文物工作,后调到原县级阜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任主任。他从事文物、文史工作几十年,主编了《阜阳市志》及一批文史资料集,其中《阜阳市志》获安徽省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先后担任《阜阳地区志》的副总编和《阜阳地区志》(简本)常务副主编,多次荣获安徽省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著有《中国酒林之葩——阜阳酒文化》《中国酒文化》《阜阳风貌》等。刘奕云老师是一位德艺双馨,令人尊敬的文物界、文史界老专家、老前辈,他虚怀若谷,淡泊名利,从不好为人师。

 张恺帆书记照片

 1985年时,原县级阜阳市规划开辟刘锜公园,并打算在公园内重建刘锜祠,拟请时为安徽省委副书记的张恺帆题写“刘锜祠”匾额。恰巧,张恺帆副书记有个小儿子在阜阳工作,有了这层关系,刘奕云老师专程去合肥向张书记求赠墨宝。到合肥后找到了张书记的家,虽说明了来意,但其大儿子张代勤却说张书记身体有恙在休息,不想让见。刘奕云老师吃了“闭门羹”,心有不甘,正感无奈。这时,一位在门口打毛线衣的年轻女子(可能是张书记的女儿或儿媳),若有所思地讲:“是听说刘锜这个人,怪有名的”。刘奕云老师推测,当时正值著名作家徐兴业的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大红大紫,《金瓯缺》描写了十二世纪初、中叶宋辽金之间的民族战争。加之评书、连环画等艺术形式连番助阵,社会上知道刘锜、岳飞抗金事迹的人很多,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刘奕云老师抓住话头说:“刘锜官职不小,相当于首都军区的司令员,宋代在阜阳抗击金兵,打过大胜仗,叫顺昌府大捷。”…… 如此之下,刘奕云老师得以如愿以偿地拜见了张恺帆副书记。

   张恺帆(1908-1991),安徽无为县人。著名书法家、诗人。1926年在芜湖民生中学读书时投身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因叛徒出卖,在上海“龙华监狱”蹲了4年大牢,曾在监狱的墙上留下了著名的《龙华悼念死难烈士》七律一首:“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此诗是为了纪念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监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的“左联五烈士”(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5位左翼革命作家)和著名共产党人林育南、何孟雄等23人而写的,热烈歌颂了他们献身革命、壮志未穷、英勇牺牲、精神不灭的高风亮节,表达了作者决心学习革命烈士,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上海解放后,我军在清理敌人监狱时发现了这首诗,当时误认为是烈士的遗作。1959年,著名诗人萧三主编《革命烈士诗抄》,由于打听不到作者的真实姓名,只好署为“佚名”,将这首诗收录书中。再版时,经进一步考证,所谓“佚名”者是现任安徽省副省长的张恺帆同志。国民党统治时期,张恺帆在上海龙华监狱坐牢期间,与“左联五烈士”同为狱友,因为睡的是双人床上铺,就把“佚名诗”用铅笔头写在牢房上方的墙壁上,由于位置较高,字迹较小未被敌人发现。《革命烈士诗抄》主编萧三弄清了真正的作者后,特来信向张恺帆副省长致歉,张恺帆则复信说:“我是幸存者,能获烈士称号,当不胜荣幸,何歉之有。”建国后,张恺帆历任皖北区党委秘书长、安徽省委统战部部长,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委副书记、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省委顾问、安徽省政协主席、安徽省地方志编委会主任等职。由于他擅长诗词和书法,退休后又兼任中国诗词学会副会长、安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有《张恺帆诗选》和《张凯帆回忆录》等作品存世。

  张恺帆书记书法作品一

  张恺帆自幼入私塾,随塾师吴风楼临帖习字,得力于柳公权、颜真卿、何绍基、怀素诸家,兼涉魏碑并善行草书,其书法逐步形成了遒劲潇洒、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1958年9月,毛主席来安徽视察,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陪同毛主席,从稻香楼沿长江路走了一遭。途中毛主席以书法家的眼光,瞧见沿途一门楣上的“文化新邨”(邨,音义同“村”)四字苍劲洒脱,就询问是谁所写,曾希圣书记回答:“是张恺帆副省长写的”。毛主席夸奖说,“这字有功夫,写得很不错”。

  张恺帆书记书法作品二

  张恺帆书记虽然身居高位,但平易近人,凡有重要事物或建筑等请其题名的,他多不推迟。譬如,他曾两度题写“阜阳大戏院”、“红旗剧院”院名。1960年上半年,阜阳大戏院落成,由时任阜阳地委书记任松筠为剧院题写了“阜阳大戏院”的院名。历史上,阜阳大戏院成为各类演出和电影放映的重要场所,为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阜阳大戏院因名称中有一个“戏”字,被红卫兵视作“四旧”,要求更改院名。大戏院负责人立即向地委做了请示。时任地委书记傅大章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经反复斟酌后,取《红旗》杂志的“红旗”二字,将阜阳大戏院改名为“红旗剧院”。由时任安徽省农科院党委书记的任松筠提议并引荐,请当时的安徽省副省长张恺帆题写了改名后的“红旗剧院”院名。1976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阜阳行署为拨乱反正,决定恢复“阜阳大戏院”的名称。剧院随即又请时任安徽省政协主席的张恺帆,重新题写了“阜阳大戏院”院名。再如,《阜阳日报》,在1971年5月以前曾名《淮北报》,5月16日以后再次恢复原刊名《阜阳报》,报头也是请时任省政协主席的张凯帆题写的。位于城东的莲花路,始建于1970年的原阜阳制药厂,工厂大门上方的“安徽省阜阳制药厂”几个遒劲大字,亦为时任省政协主席的张恺帆先生题写。

  这次,刘奕云老师去合肥,讲明了请张恺帆书记题写“刘锜祠”匾额的来意后,受到张恺帆书记的热情接见,并询问了当时阜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张书记很熟悉南宋爱国将领刘锜、知府陈规抗金的英雄事迹,他展开文房四宝,研墨挥毫,在宣纸上欣然题写了“刘锜祠”三字。这三个大字,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庄重而灵动,仿佛能让人参悟出刘锜将军金戈铁马,固守顺昌府(现阜阳市)城池的雄姿。刘奕云老师喜获墨宝,一再致谢。他但刚走到门口,又被张书记喊住:“祠堂匾额应是横着悬挂,竖写的字可能不方便制作”。然后,他又重新横写了一幅“刘锜祠”三字,并落款签印。刘奕云老师回阜阳后,找匠人制成匾额悬挂在了刘公祠大殿的门楣上。后来,刘奕云老师将张恺帆书记的书法墨迹原稿移交给了有关人员收藏。

  刘公祠,是阜阳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2016年,阜阳市政府为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决定依托刘公祠和内城河水系,建设一座刘锜公园,以进一步深化滨水园林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按照省文物局意见,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公祠进行原址保护,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发挥好顺昌大捷“以少胜多”经典军事战例的教育作用。

  前不久,笔者再度走访了“刘公祠”。从中了解到,现在悬挂的“刘公祠”匾额,是多年前有人以“功德”名义捐献的。而张恺帆书记题写的“刘公祠”匾额不知所终。有鉴于此,笔者在想,在刘公祠大殿悬挂匾额的事情上,应当找出并换上当年由原省委副书记张恺帆先生遗留下来的那副墨宝,以告慰张恺帆书记对阜阳文物事业的关心,同时也是对阜阳老一辈文史工作者为保护刘公祠所做奉献的敬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