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滇池的“老大难”:国家治水花费700多亿,“明珠湖”深陷困局?

 新用户25253672 2023-05-08 发布于重庆

滇池是云贵高原上最大的内陆湖泊,被誉为“高原明珠”。昆明有句老话叫“滇池清、昆明兴”,即滇池的水质还关系到昆明的经济发展。但自20世纪80年代起,曾经水清鱼多、风景优美的滇池却成为了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水质降为劣V类,水体迅速富营养化。

文章图片1

在滇池数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50年代以来的水质变化最为剧烈,原因值得深思。

滇池的生态变化

滇池从“高原明珠”沦落为“臭水湖”,前后大约只用了30年时间。因为在50年代,滇池周边的工业还不发达,人口密度较低,当时的滇池水质还是I类水,很多昆明居民直接用湖水淘米洗菜,水环境相当优良。

文章图片2

进入60年代,滇池整体保持II类水,透明度达2米以上,湖边仍有不少人游泳、娱乐。70年代的水质迅速恶化,到了80~90年代,滇池失去了当年的风光,透明度降至0.5m左右,栖息在湖中的滇池金线鲃、云南裂腹鱼等土著鱼也陷入了生存危机。

文章图片3

滇池金线鲃

最能体现滇池水质变迁的,或许就是滇池中的鱼类。据资料记载,滇池曾拥有24种特有鱼类,1958年昆明地区还从武汉引入了青草鲢鳙的江苗,后续引入的还有太湖银鱼、麦穗鱼、鳜鱼、虾虎鱼等鱼类,滇池的鱼种因此超过了50种。“水清鱼多”是对滇池渔业生态的客观描述。

文章图片4

在1970年代的开湖捕鱼统计中,滇池渔民的年捕捞量高达3000~4000吨,鱼产品中有70%~80%是云南高背鲫。这种鲫鱼肉质细嫩,鲜美可口,只生活在滇池水域,年均增重150~200g,最大个体超过1kg。高背鲫丰产的原因得益于滇池优良的水质和丰富的饵料,但随着水质的恶化,高背鲫产量骤降,滇池土著鱼的自然增殖也受到严重影响,昆明鲶、金线鱼、昆明裂腹鱼、多鳞白鱼、云南倒刺鲃等土著鱼急剧减少,逐渐变为稀有鱼种。

文章图片5

除了鱼类,滇池中的水生植物也有同样的境遇。在60年代的滇池中,高等植物面积占全湖的80%,水深4m以上的开阔湖区仍有植被分布,有记录的水生植物类群共有100余种。在每年8~9月,滇池的草海还会出现大面积的金黄色海菜花,这种沉睡植被对水质要求很高,曾是滇池湖畔的一大美景,如今却消失不见。轮藻、黑藻、金鱼藻等植物也在滇池湖区几近消失,覆盖面积急剧下降,水质变化的影响可见一斑。

文章图片6

海菜花

滇池水质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既有自然演化的影响,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二者相互作用,引发了滇池的水质危机。

滇池的自然演化

滇池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处金沙江、珠江、红河三大河流的分水岭处,湖体呈南北向分布,南北长约40km,东西平均宽7.5km。以滇池北部3.5km长的海埂为界,湖区可划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内海,又名草海,面积较小;海埂以南称为外海,是滇池的主体部分,湖泊面积将近290平方公里。

文章图片7

我国学者曾在滇池湖底钻探沉积物岩芯研究滇池的演化,并结合地质学研究得出:滇池已有340万年的演化历史,最初的滇池是由昆明西侧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在地质历史上,滇池曾拥有广阔的湖面和海量的水体,在辉煌的上新世时期,滇池的湖面比现在高出100m左右,湖泊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是现在面积的3.5倍。

在演变过程中,古滇池的湖泊面积逐渐缩小。在新石器时代前的晚更新世时期,滇池的湖面比现在高出10m左右,面积下降到约600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的2倍。在随后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滇池的湖面持续收缩,深度持续变浅。在入湖河流冲击物的堆积作用下,湖盆淤填致使陆进湖退,特别是盘龙江三角洲一带,入湖泥沙量最多,湖岸位置向湖面推进,湖泊的蓄水能力有所下降。

文章图片8

当前的滇池已演变为半封闭性湖泊,面积仅有古滇池的25%,蓄水量降至古滇池的1.9%。作为老年期湖泊,滇池还表现出了沼泽化倾向,北部的草海出现了沼泽湿地,外海的湖底由北向南倾斜,中部较平,也是典型的浅水湖泊,平均水深仅有4.4m。

地质学家推测:未来的滇池将逐步缩小,以致趋向于消失,但中间将是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如果及时采取水质治理、清淤措施,滇池仍将是充满生机的生态湖泊。

滇池的“老大难”:国家花费700多亿治理,效果怎么样?

从水质净化的能力看,滇池湖区内没有大江大河的良好水源补给,湖水通过地表径流、自然降雨补给,主要入湖河流有盘龙江、东白沙河、洛龙河、东大河等等,出水口是滇池西南部的海口河。由于建设节制闸等原因,滇池的年均出湖流量只有1.49亿m³,相当于总蓄水量的11%,这意味着滇池的换水周期很长,湖水流速慢,污染物质循环不畅,大量沉积物淤积在湖中形成内源污染,治理难度大。

文章图片9

从污染源的角度看,滇池背负着巨大的排污压力。滇池流域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是云南省人口密度最高、人为活动最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整个滇池位于昆明盆地的最低洼处,客观上成了昆明市区的“纳污湖”,面源污染广,这种地势特点为滇池的治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污染最严重的90年代,滇池流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并没有得到充分治理,以1995年为例:仅这一年排入滇池的污水量就高达1.85亿m³,其中生活污水占比45%~58%,工业污染源占11%~32%。到了2000年时,排污量不降反增,提高到2.4亿m³,相当于给滇池注入了1.4万吨氮、1487吨磷。在各个水质指标上,彼时的滇池均劣于国家V类水质标准,全湖超过70%的水体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文章图片10

我国为了治理滇池,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从1996~2020年,滇池治理工程以5年为一个阶段,25年间累计投入超过700亿元,重点项目有兴建污水处理厂、构建雨污分流管网体系、源头截污和入湖河流治理、清田清塘还湖、清淤疏浚、牛栏江引水-滇池补水工程、新建排水管网、恢复扩建湿地等等。

文章图片11

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滇池的治理成效并未立竿见影。在2015年的水质调查中,滇池草海、外海的水质指标整体仍处于劣V类。在2019年,全湖水质恢复到IV类水质,水质状况转为轻度污染,水环境开始出现好转迹象。

但滇池的治理现状依然严峻。在2023年3月份最新的调查中,滇池湖体的10个监测位点显示:全湖整体仍为轻度污染。与去年同期相比,滇池的水质无明显变化,在单独评价总氮时,全湖整体仍为劣V类水体,其中草海为劣V类,外海为V类。针对营养状态评价时,全湖整体为轻度富营养状态。

文章图片12

这表明目前的滇池仍面临着污染困境,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水质治理力度。这也警示我们,30年的治理无法“弥补”30年的污染,兼顾经济性和生态性的做法无疑是在污染前就未雨绸缪,守住绿水青山,让生态滇池发挥长期效益。

总结

滇池的水质变迁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滇池作为老化湖泊,本身存在净水能力低、生态功能退化的特点,关键是50年代以来的人为污染,导致滇池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风光不再”的歌谣就是对滇池变化的真实写照。

“五百里滇池”孕育了繁荣的滇中文明,对昆明乃至整个云南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好滇池这颗“高原明珠”,就是在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是在保护“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