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酩人 | “白酒勾调奠基人”吴晓萍,用魔法般的技艺塑建传奇人生。

 酩阅 2023-05-08 发布于江苏
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请您关注酩阅


吴晓萍: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女烤酒匠、第一批女评酒员,中国白酒评委、国家级评酒大师、国内首位跨香型白酒酒体设计大师、吴氏白酒世家当代传人。成功勾调出“国窖1573”而一举成名,而后还调制出了酒鬼内参、文君天弦、吴窖等著名作品。

吴晓萍至今已逾五十年酒业生涯,她用从岁月中得来的滋养与明悟,以一种近乎于夺天之巧的白酒勾调艺术,为中国白酒的风味发展和香型体系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立下赫赫功勋的她依然平易近人,她将白酒勾调的传承事业担当于身,现吴门子弟已向下延伸四、五代,几百号吴门子弟在酒业大地的各个角落,贡献着他们的力量…

——酩阅

文、整理:酩阅团队
酩阅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xi910209
酩阅ID:mingyue-cn

说起拜访吴晓萍老师,最开始是有一些忐忑的,因为这位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白酒品酒、调酒事业的巾帼前辈,她所立下的赫赫功勋总是让人高山仰止。

然而当我们怀着一种对殿堂级大师的敬畏迈入吴老师的家中,却收获了到最平和率真的笑容。吴老师像一位邻家大姐,优雅、温和,毫无架子,但在言行中依然难掩她一生积淀的厚重。

功名藏身外,隐入尘烟中,自得一田园。


△ 吴老师的小院、菜圃

这个田园就是吴老师家中的小院,远离了城市的喧闹,俨然一处悠然的世外桃源。没有奢侈的艺术品,没有精致华贵的陈设,只有一处围栏、一方木亭、数列花草、几方田莆…进得此间,就仿佛与纷扰的尘世隔绝,在摇曳着酒香、花香、泥土芬芳的密境里安养人生。

给吴老师的专访是在午间的餐桌上进行的。由吴老师的丈夫刘老师亲自下厨,同桌的还有吴老师的几位邻居好友。在烹饪了几味特意购置的海鲜、湖南辣鸭后,刘老师端上了一盘碧油油的青菜:“刚摘的”!吴老师就像调出了一款好酒一样的高兴:“其他菜在哪里都吃得到,但只有在这儿才吃得到我们自己种的菜。”

当然,还得有酒,有吴老师自调的酒。

邻居们最爱的就是吴老师的自调散酒,在他们眼里,这是和吴老师做邻居的“福利”,市面上再有名的品牌都没有吴老师的酒有吸引力。还曾有一位朋友拿了吴老师的酒去宴请,宾客们都非常认可这种“无品牌、无包装”的酒,纷纷在问,“这是什么酒?为什么这么好喝哦”。他说,“啥子酒,私房酒,一万块钱一瓶”!

笔者也在感慨:感谢曾老师(吴老师邻居),劝我多喝了两杯,不然就后悔了!这样的“万元私房酒”可没那么多的机会可以喝到。

“酒就是生活的文化之一”,吴老师的邻居曾老师如是说道,在一桌的欢声笑语中,我们深切的感知到了吴老师温馨祥和的精神世界。

享誉酒界的大师,却过着最淳朴的生活…

“来,木强,小曹,咱们喝酒。下一回早点来哈,我弄好吃的给你们吃”。时隔多日后行文时,脑海里还时常萦绕着吴老师热情而亲切的话语,期待下一次与吴老师的再度会面,期待吴老师的传奇故事能够随着《酩人》的推发让更多人知晓…




 

大师之路:吴晓萍的传奇人生

从泸州老窖、酒鬼酒、文君酒,到吴家酒…
»» »»

如果将吴老师一生的故事记述下来,足以铺成一本厚重的长书。篇幅原因,我们重写了吴老师传奇之路的几个阶段,而在这些阶段,吴老师也为酒企、为酒业在输送着她独有的贡献。且驻游目,漫道人生…


为酒而生 缘落泸州

年近七十的吴晓萍,她说这一生最遗憾的,是从未见到过自己的生母。

故事要从1953年夏天的泸州开始讲起。那是个百废待兴、生活困苦的年代,当时尚且是一个女婴的吴晓萍,被她走投无路的生母,托付给了一个泸州老窖的烤酒师傅,襁褓中尚未睁眼的她,在熟睡中就迎来了人生命运的巨大改变。

这不能说是一个母亲的绝情,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凉和无奈。

世事玄奇。也正因如此,吴晓萍的人生开始与酒有了纠葛。她就像一个天生就属于酒的孩子,在命运纠葛中,依然回归到了酒中。

收养吴晓萍的吴氏一门,实际上是世代酿酒,自宋时就一代代传承下来,经历了诸多的风光与困苦,到了吴晓萍养父吴海清这一代,吴家酿酒业遭遇了极大的变故,甚而有断代的风险。其父吴代昌和儿子吴海清谈了一夜,从上祖吴守仁讲述到眼下现状,语重心长地说道:

“海清,我们家族列祖列代,以酿酒为祖业传承,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靠的是代代坚守的传承。海清,祖训不能丢,吴氏酿酒之业不能弃,眼下虽然艰难,但只要禀持祖训,吴氏白酒世家的兴旺也一定能重现。海清,记住'正心专注做酒,乐善好施济人’之训,吴氏白酒世家的延续就靠你了。”


修缮重建后的“吴窖”

而吴晓萍的出现,让本来膝下无子的吴海清看到了吴氏家族传承的希望,随着吴晓萍慢慢长大,她的养父吴海清,开始带着她酿酒、烤酒,吴晓萍的童年,也在氤氲的酒香当中度过…


依托于吴氏家族的历史积淀,和与酒为伴的生长环境,吴晓萍渐渐的被熏陶出了一种酿酒世家的灵气。对酒,她仿佛也传承下吴氏祖先历来的天分。及至后来,她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耕耘中,兑现了天赋,甚至创造了天赋以外的奇迹…

后来,经历了文革的动荡,以及一年多知青下乡的经历后,吴晓萍在岁月中渐渐长大,时代磨炼了她的坚韧,依然让她回到了本属于她的酒业中来。

1971年底,吴晓萍被招工回到了泸州老窖,吴晓萍从这里开始了她与酒的一生一世的结缘。


△ 泸州老窖国宝窖池

吴晓萍进了泸州老窖酒厂,先是分配到化验室,后又分配到烤酒车间。车间里的工作主要是体力劳动,本来就辛苦,其时各种新的精神都在传达执行,其中一个精神是: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

因此泸州老窖酒厂成立了女子酿酒队,吴晓萍积极地报了名,成为其中的一员。

“ 虽说是女子酿酒队,但那个劳动强度太大,全靠女子来做不行,领导就安排了三个男的加入我们一个班。烤酒时我们去摘酒,流酒时你要去看着摘酒,然后起窖时我们就要去上甑,去撒糟子,搞蒸馏。甑子太高我们人矮撒不上去,撒得到处都是,这个时候老师傅就会过来帮忙。上甑的时候我们要去甩酿糟机,但酿糟机太重,我们甩不动,于是我们就去推鸡公车,那是一种只有一个轮子的手推车。反正每种工作都得干,真的是很累很辛苦。但你总得去干,还要把它干好。

工厂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早上两点钟就得起床,年轻正是贪睡的年龄,觉没有睡醒已经很不舒服了,特别是到了冬天,泸州的冬天又特别的冷,吴晓萍家境不好,穿件破棉袄冷得发抖。用她的话说:

“ 这些你都得忍受。我养父对我说,既然要做酒,你第一就是不要怕苦怕累,第二就是要执着地坚持下去,专注于做酒,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去想。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一段时期的苦工,真正磨砺了吴晓萍坚韧的精神,同时也让她对酿酒工艺的整体与细节了如指掌,这都为吴晓萍后续的品评、勾调生涯奠定了极为深厚的基础。

1976年,是吴晓萍品评工作的起点,也是她从一个普通女工迈向大师之路的起点。

宜宾地区酒管局的叶贤佐来泸州老窖视察工作。叶贤佐是中国第一届白酒国家评委。接待工作就是当时担任办事员的吴晓萍负责,交谈中叶贤佐知道了吴晓萍曾在烤酒车间工作了两年多,一时来了兴致,指着面前正要尝评的几种样酒对吴晓萍说,“你来尝尝这些酒,看能给它打几曲”。

这对于吴晓萍而言,是一件太熟悉的事,一件她从小到大都在做着的事儿。

于是她尝过酒后,便即准确地说出它们的特征,哪种是特曲,哪种是二曲。吴晓萍的尝评潜质让叶贤佐惊讶。也是在他的鼓励下,吴晓萍走上走上成就了她人生辉煌的尝酒之路。

“ 我越往后越是发觉,我的个性只适合勾兑酒,不适合勾兑人,我越来越清楚,酒才是我毕生的事业。这不仅是我个人的爱好和选择,也是我家族传承的期望。


△ 吴晓萍(右一)在调酒

然而,尝评酒的工作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相反很艰辛,有时甚至是一种痛苦。

一个好的尝评师第一要素是随时保持嗅觉和味觉的高度灵敏。要做到这一点,吴晓萍必须改变曾习以为常的生活、饮食习惯。从重口味到长期的低盐少辣的清淡饮食习惯。还需习惯因大量尝酒导致的醉酒,甚至是忍受口腔、舌头溃烂,手脚长小白点等大量尝酒后的身体反应…

吴晓萍咬着牙,挺过了最开始入行这一最艰难的时段。在这个过程中,她的丈夫成为她最坚强的后盾。在她手脚溃烂浮肿时,丈夫耐心的照料着她的饮食起居,有时还必须去医院治疗,丈夫就背她去医院。不管多辛苦烦琐,丈夫从无怨言。

直到我们拜访吴老师时,她和她的丈夫刘老师安然于生活中的状态,也无比使人艳羡…

尝过无穷尽的酒后,吴晓萍也迈入了大道自然的境界,所得所品皆了然于心。一杯酒,她只需一闻一品,出言即是对这杯酒极度准确的判断。那是一份水到渠成的自信,与自然的酒道融为一体,化为一气。后来自然而然被选为国家白酒评委,吴晓萍迈入了尝评师的最高殿堂。

然而由尝评师到勾调师,吴晓萍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吴晓萍在调试泸州老窖特曲


将各种高品质又有自身特色的酒,按不同比例进行组合调配,以使其“色、香、味、格”达到协调平衡,组合出一种诸味协调的多层次口感,会极大的加深白酒香味的魅力。

根据勾调师本人的品味不同、文化底蕴不同、创造力不同,可以创生出的不同品味、品格的酒。而只靠单一品种的酒储藏醇化,是不可能达到协调感官的。

在吴晓萍这一代人前,中国白酒其实没有非常明确的勾调认知,最开始只是简单的混酒,凭借经验主义的勾调,还没有真正的走上科学勾调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作为奠基者之一的吴晓萍一生都在不断地努力研求。

从1979到1984,吴晓萍迎来了第一次展示钻研成果的机会。

1979年,全国名酒评比。作为老牌名酒,泸州老窖特曲却遭遇失利,排名被拉到了后面。这对泸州老窖酒厂,特别是对尝评组的心理冲击可想而知。



那次之后,吴晓萍立志要把勾调中的奥秘探索清楚。吴晓萍首先将各种各样的酒逐一地尝评记录,诸如陈酿酒、双轮底酒、老酒、酒头酒、酒尾酒,直到各种新酒,林林总总,吴晓萍都要细心、耐心地不断评尝、分类记录。

在对各种酒的质性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她开始了大胆的搭配。在这个过程中,她突破性采用了新思维:在勾调中使用新酒,使她兴奋的是,这样勾调出来的酒的味道反而特别好。

1984年,五年一届的全国名酒评比如期而至。

由于上次的失利,酒厂的师傅们都产生了畏难情绪,不愿意担上这份重担。吴晓萍却沉下心来,独自一人开始了勾兑研究。

吴晓萍筛选,搭配、评尝,修改,不满意再搭配,再修改。在酿酒和尝评、勾兑的长期工作中,她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什分的稔熟,她对最后的成品观、摸、品,甚至面对着她勾兑出来的酒,合上眼用心去感觉它,用自己的精神去和它交流。

终于,她独立勾调出了一款“泸州老窖特曲”,拿到了全国八大名酒中的第二名,得了奖章。一扫上次失利的阴霾,吴晓萍也因为此而成名。省政府给吴晓萍评了个特别贡献奖。她的坚韧,她的努力,她的追求终于得到了回报。往后也越发不可收拾…

△ 第四届全国评酒会 老十三优名酒

1985年,吴晓萍被四川省白酒协会聘为四川省第三届白酒评委,四川省白酒专家组成员。1987年被商业部聘为国家白酒评委。1989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聘为第五届国家白酒评委。2000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聘为第六届国家白酒评委。2001年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聘为国家白酒评委,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第七届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

从1985年以后,吴晓萍也参加了省市和国内培养班38期,培训学员5000余人,2000年为泸州老窖集团培养3位国家级白酒评委,其中两位分别获得酿酒工业协会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排名第一。另外还培养出11名省级白酒评委。

奠基勾调:国窖1573

在借由“泸州老窖特曲”一举成名之后,吴晓萍开始有机会走出了泸州老窖,去看到更广阔的白酒天地。

“ 这之前,我因为只是个小技术员,一直封闭在泸州老窖之中工作,没有机会和外面的白酒界接触,我希望能了解整个白酒行业。现在有厂外的白酒界的人主动来找我,我有机会走出去看看了… 

经过博采众长、多方对照,原来粗糙的勾兑概念在她这里开始细化,形成一门工艺。由于这门工艺可以极大地提高白酒生产的质量,且能保证定型之后酒的质量稳定,终于成为了白酒生产工艺中的关键工艺技术。吴晓萍开创了中国白酒生产勾兑技术的先河,使它成型、定型,她无疑是白酒勾兑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 吴晓萍在做技术分享


国窖1573,就是让众人意识到勾兑技术重要性的一件重大成品。

酒界的人都知道,泸州老窖酒厂有一批宝贝,那就是泸州酿酒业的祖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一批从明朝万历初年,即l573年就流传下来而且一直使用的老窖池群。这一批老窖池群少则一百多年,多则四百多年,这是一笔了不起的历史财富。

而自1996年后,国务院下文将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所拥有的泸州明代酿酒窖池群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它们成了国家认定的国宝。这对泸州老窖酒厂是个天赐良机,泸州老窖当机立断,决定利用这一机会推出新酒,任务自然落在了吴晓萍的肩上。

对于酒体的设计,吴晓萍投入了全部的心力。那批从明代初年沿用至今的古老窖池群,就是勾调工作最坚实强大的依托。在接近两年的不断调试中,“国窖l573”诞生了,它也成为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的酒品,被钓鱼台国宾馆列为特供酒,2003年获得国家级原产地保护认证。



这是泸州老窖的成功,也是吴晓萍的成功,吴晓萍在这里实现了人生的一次跳跃,从此真正走上了她白酒勾调事业的高峰。


酒鬼酒风云

和酒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吴晓萍,在“国窖1573”成功后,感到了一些疲累。泸州老窖几款酒品的工作,重点也变成了对它的品质保持和品牌提升,不再需要太多的创造。

于是2002年,她开始后退一歩,更多地让自己的学生主持工作。急流勇退,吴晓萍开始考虑着另一种人生的生活方式:休闲下来,和家人呆在一起。

然而,从泸州老窖退下来后吴晓萍也没有真正的闲下来。身怀绝技的她,在白酒界声望颇髙,甚至隐隐有“中国白酒勾调第一人”的说法。长时间以来泸州老窖酒高度稳定的质量,再随着“国窖l573”的成功,在不少人心目中,吴晓萍几乎成了神话,她似乎正在成为一种高品质好酒的符号。

在得知吴晓萍退出泸州老窖后,不少的白酒企业纷纷找上门来,竭诚相邀,高薪聘请。吴晓萍都纷纷婉拒了,直到中粮的出现,才叩开了吴晓萍的门。

随着酒鬼酒被中粮集团并购,酒鬼酒的质量问题是最被重视的要点,他们亟需一个有足够的声望、能力、经验的白酒界大师来重塑品质与品牌。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吴晓萍。

中粮集团委托了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的刘员,也是吴晓萍的老友,特意到了泸州去邀请她。刘员向吴晓萍表述了中粮领导层对她的尊重和酒鬼酒对她的急切需要:酒鬼酒要是一直停产下去,一个历史酿育出来的著名品牌就有销声匿迹的危险,甚至一份不小的国家经济也将遭到损失,而且那么多的工人也需要工作,生存,他们需要帮助。

吴晓萍被打动,放下了自己的事,奔赴酒鬼酒,去完成一项全新的挑战。


△ 在酒鬼酒工作的吴晓萍

进入酒鬼酒,同样也是吴晓萍白酒事业生涯中的一件大事,她用一种新创的国标香型,向酒界证明着:能调浓香,也能创造新香型,固有香型不是一个顶级勾调师的局限。

吴晓萍带着她的团队进入酒鬼酒之后,立即对酒鬼酒生产的现有状况进行了深度的调查,进行了科学细致的分析。面对已停产一段时间后存积下来的问题,她已经心中有数。

真正让她头疼的是人的问题。

“ 厂里有不少的人老是躺在他们的成绩上,因为他们的酒鬼酒曾经一度辉煌,后来又一度低落,正因为它的低落才被中糖收购,但是那些人的思想似乎没有变,仍然还躺在那个辉煌的时候。我们去他们就看不起,他也不一定想去做,你安排他工作他也不干。

面对这些困难,吴晓萍自有她的办法。首先她按在泸州老窖时的要求,重新开展了对酒鬼酒工人的岗前培训,并实行考试上岗。

在培训过程中,她按更高的质量标准来要求。同时以特别的耐心去说服工人们,她总是笑容满面、平和亲近,没有半点酒界大腕的架子。对那些实在不接受劝导,不肯工作的人,她也有她极其强硬的一面,她会极其严肃地说:“你觉得你是大男子汉,你别给我耍爷们态度,你觉得我不行,你不干,可以走人。”

吴晓萍的管控方式是有威慑力的,经过很短的时间,厂里的生产工作气氛变得融洽了,酒鬼酒的生产品质很快即稳定下来。渐渐地,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吴晓萍带领大家突破到了平均产酒百分之四十五的骄人成绩。


△ 吴晓萍在酒鬼酒与技术人员合照

常常有媒体来寻访吴晓萍,但经常找不到人,甚至连电话也打不通。因为吴晓萍在工作的时候,根本就不接任何电话。

“ 我的工作是做酒,中糖把这样一副重担交给我,如此信任我,我只能做好,做成功。我们家的家风就这样,做酒就只能专注地做酒,我若有多余的时间,我也会和人交流,但可惜我一点点多余的时间也没有,我的身心全部都专注于做酒上,不想受到哪怕一丁点的干扰。要想做出好品质的酒,你的心务必要专,其实你要做好任何一件事,你的心都得专注于这件事上。

酒鬼酒总体的生产稳定下来后,吴晓萍开始思考为酒鬼酒设计一种新的酒体,用以加重馥郁香的效力,并向高端酒品质进益。



为此,她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把酒鬼酒储存的一万两千多个酒样,不管是大坛小坛,全部都尝过。她突然萌发了一个新的酒体理念:酒鬼酒的藏酒是浓中带酱,但也不是兼香型,它的酒体口感丰满,很是奇特。

经过了多次的试验,她创造出了一款全然新派的酒鬼酒。品饮时,入口是浓香,饮中有清香,后味呈酱香,这样的复合香型是白酒从没有过的。吴晓萍兴奋、激动,她感觉到自己已经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香型!完成了酒鬼酒数十年都在追寻的夙愿。

2007年,以沈怡方为领队的几个专家尝评了吴晓萍勾兑出来的这款新香型的酒,评后一致认为它既继承了酒鬼酒传统的优点,又䢖立了自己"色清透明、诸香馥郁、入口绵甜、醇厚丰满、香味协调、回味悠长,具有馥郁香型的典型风格"的特点。

在吴晓萍的手中,酒鬼酒的馥郁香终于定型。后来,吴晓萍又为酒鬼酒调制出了“内参”。



2009年,吴晓萍在酒鬼酒的合同期满,她离开了酒鬼酒。但是,吴晓萍的事业並没有结束,她人生辉煌的下一站还在后面等着她。


文君之约

在千年酒乡邛崃,坐落着一个文君酒厂。他们拥有优良的酿造传统和自然条件,有始于明代的“寇氏烧坊”蒸馏入窖法和全程手工的“曾氏曲房”制曲法的古法传承,一批古老窖池群也为是品质的保证。

2007年,文君酒厂被法国的酩悦轩尼诗收购,同样遇到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空有历史底蕴和古法工艺,但没有一款真正代表性的产品来支撑品牌的发展。

请到吴晓萍,成为了酩悦轩尼诗以及文君酒厂的执念。

时任文君酒厂总裁的叶伟才说:我对吴老师没有约束,产品风格完全由她掌控,因此她可以随心而欲。她只需要做出产品,其余生意上的事情完全交给我,我绝不会本未倒置,因为市场去影响她的产品,这是轩尼斯的文化传统。


△ 叶伟才与文君酒

受到如此的诚心打动,也致使吴晓萍在完成酒鬼酒事务之后,随即便到了四川邛崍的文君酒厂。

“ 如果说设计文君酒的新的酒体,我还停留在传统的浓香型酒体设计上,那文君酒出不了风格。所以我在设计文君酒体的时候,就有意把传统的五香保留,也就是窖香、糟香、曲香、粮香、陈香。但是一定又要协调平衡,不能让它露头,要让我们这个微量成份里面的果香、花香突出,让大家在喝这款酒的时候能够享受到传统的好口感,又要有新的体验。

在文君酒的品酒会或是品酒晚宴上,很多嘉宾都喜欢文君这个口感,它不会窖香过头太重而发臭,也不会香得发艳,也不会浓得发腻。它就这样淡淡雅雅,满口生香,而且回味悠长。

在文君酒的酒体设计上,吴晓萍以顶级大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高品格女性的细腻优雅的心思,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高贵的高端酒体,她获得了酩悦轩尼斯所期待的成功。2010年,各个行业的泰斗级的人物品尝了文君酒后,写下了“甜润幽雅,蕴含众香”的评语。



完成了文君酒的基础设计,吴晓萍又创造出了“文君·天弦”。这是款极其高贵的酒,吴晓萍很骄傲于对它的创造。她把"天弦"称之为一款名贵的法国香水。

“天弦”继续着吴晓萍的奇妙构思,既是浓香型,却不同于传统的浓香型,它的口感极其优雅,具有“陈、郁、甘”揉为一体的特质。当瓶盖开启,一股淡雅的花香随即弥散开来,挂杯又闻得到清新的槐树花香,在你细品它的时候,你还能感觉到它浓郁的果香,考虑到西方国家的饮用习惯和国内相当层面的时尚,吴晓萍还勾调出醇厚的咖啡香。

“ 酒体设计不是脱离市场的技术工作,它实际上承接的是产品内涵最重要的一部分。白酒为什么就不能喝得愉悦呢?传统的酒体设计已经不完全能适合今天的消费习惯了,我们要引导消费者重新认识浓香型白酒。

“天弦”成功了,吴晓萍仍不停步,她真正开始了随心而为的创造。接着又勾调出醇厚华美的“大师甄选55”、“大师甄选2013”的稀量珍贵的限量版白酒,这些高端酒是吴晓萍越来越华美高格的白酒艺术品。

现在的吴晓萍不仅仅是白酒界的勾调大师,她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不停地创作着新的高价值艺术品的白酒勾调艺术家。



使命:吴家酒复兴

为何吴晓萍在完成了她的工作后,要离开泸州老窖、离开酒鬼酒、离开文君?这一切的缘由是因为她有她要完成的使命。

吴家酒业的复兴,就是她的使命。

自70年前的那一次托孤开始,吴晓萍和吴家酒业就被命运绑定在了一起。“正心专注做酒,乐善好施济人”,吴家祖训影响了吴晓萍一生,她也将复兴的重担担在了身上。

吴家祖训“正心专注做酒,乐善好施济人”的根本意思。后一条是为人之本,不管公有私有,乐善施济他人是人之基本美德,这是做人立地的信念。而前一句话,也一样不分公有私有,做酒的事不能抛,而且要端正心态,决不旁鹜,专注于酿造上品好酒,这是永固于心的做酒之道。

早年间,吴海清、吴晓萍父女俩重新梳理了吴家的祖传酿艺古法,严格照此执行,使吴派工艺源于古法臻于至善。

吴家私酿由古法作坊渐次发展为一个小型的酒庄。老窖池的拓展和养护成为了家族企业根基的重点,到2004年,吴家酒庄已经有了从几十年到上百年的上品黄泥制窖的老窖池一百來口。这些老窖池常年以糟糠覆底,醅养液四季淋浸着窖壁,粮、糟、曲、水在这些奥妙天成的老窖泥的怀中酝酿出岁月的律动。



而为了使“吴派浓香”的整套工艺得以传承,通过精选后招收了一批徒弟,由吴晓萍督导,吴海清亲自传授,着力培养吴氏弟子,使吴家酒“吴派浓香”工艺的血脉代代袭传。现今吴海清已逝去,但吴家酒通过吴晓萍的再创,已经稳定地续延发展,这已可告慰吴氏祖宗。

“ 我想让吴家酒庄推出的每一款酒都闻得到吴家酒酒道之香,品得出吴家酒酒道之味。我想让这一款款的酒中满含着健康的祈祷,梦幻的诗意,每一款酒中都浸透着明丽的阳光。


 

为勾兑正名:不止技术,更是艺术。

白酒勾兑的突破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

在白酒界提起吴晓萍,几乎无人不知吴晓萍作为酿酒、勾兑的酒界泰斗,白酒勾兑技术与工艺的奠基人。勾兑技术对于白酒品味的提高和白酒质量的稳定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这里要为“勾兑”一词正名。当下,人们提起勾兑,误把它当成用酒精兑化学香精的概念,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对于上品好酒,勾兑这一用词是指的组合调配,说得专业一点,叫作酒体设计。好酒是用原酒勾兑的,根据设计,用不同口味,不同窑池,不同季节,不同儲存期䓁䓁的原酒,按不同比例进行调配组合成最佳口感和品味的上乘好酒。

勾兑工艺技术不仅提高了酒的品味,保证了酒的品质稳定,使好酒有了可以复制的标准,使好酒的生产有了量的提高,在白酒的生产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于白酒勾调,吴晓萍是基石一般的人物,在这项技术成熟、完善的路径上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白酒调配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这是吴晓萍对白酒调配性质的升华。“好酒要协调,要有最舒适的口感,让人感觉细腻与愉悦。”


△ 吴老师在参加酒业盛会

“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0.25公斤的酒可以改变一万斤白酒的整体口感。

正常生产出的酒,百分之九十八是乙醇和水,百分之二的微量成份。这百分之二的微量成分左右着形成各种香型,起到各种不同香型的风味的作用。每一种微量成分都代表着一种味道。比如,乙酸乙酯有苹果香,乙酸乙酯有玫瑰花的清雅香味…很多很多,代表花呀,果呀、甜呀,当然也有不好的味,焦糊味,甚至马厩味,各种各样的味。要勾兑好一款不同口味的浓香型的酒,我得在微量成分上下功夫。在生产上我要有意识地去选取我需要的酒,有各种不同微量成份、含量突出的原酒,按不同质量,口感来分置并坛,储存。这样,在勾兑时才能选取自己的需要口味。

调酒就像造车。同样的一堆“零件”,好的师傅可以把它组建成宝马车,一般的就只能做成QQ车,酒也是同理。中国白酒的风味呈现,调酒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精益求精,是迈向伟大的必由之路
细节与坚守:要对消费者负责。
»» »»

一个人要做事,匠心是对细节的注重,细节做不好,就出不了好产品;没有对工作的一个认真精神,也出不了好产品。

吴老师即便已经离开了泸州,离开了酒鬼酒、文君,但依然保有着她的责任心,她在几家酒企都有一些徒弟、徒孙,即便搁着山河万里,每一款酒样她也要求徒弟们不断的品尝,有一些小问题,都一定要重新解决。

“ 因为酒的变化比较大,不是轻易能够固定下来的,酒类的微量成分,会随着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即便是经过审批了后,我也要求在包装前必须先开酒罐,再进行复品,如果差距大了,必须重新返工。

就连审批后的酒也不放过,这是平常人很难做到的,不过在吴老师严重,这是对自己做的产品负责。“要对消费者负责任啊”,吴老师的丈夫刘老师也颇有同感。

邻居表示:“就是我们喝的'福利酒’,吴姐调来我们自己喝的酒,我们喝都喝不出来具体的差别,吴姐还要调,还要追求更完美的口感…”



大师调酒,可能更多的不是为了“过关”,而是真正的问心无愧,即便消费者大部分都喝不出来,也不会去得过且过糊弄他们,每一款酒都要做到自己认知里的极致。

酒的桶,要用水来洗两次,再用酒来涮两次,这就是一种细节。如果这个不做好,那就是前功尽弃,就影响你的产品质量。

有的人说,这是浪费,每一次都要至少半吨酒来涮。但为了品质,吴老师从来都是一丝不苟。

细节,一定要细节。吴老师一直在强调“细节”。也许,所谓匠心,就是把所有的细节都做到极致,需要的是长期钻研的心细,和无问西东的坚守,从心不渝。



 

“实践和消费者是我的老师”

真正的大师,永远怀有一颗学徒的心…
»» »»

如果要问,吴老师能够拥有如此高超的调酒技艺,其源头从何处而来?吴老师会告诉你,没有捷径,一切都在于不断的尝试,调酒,本质上还是个经验主义的学科。

从小在窖池旁长大的吴老师对这一点是深信不疑的。所以现在对于她的徒弟,都一定让他们去酿酒车间锻炼,重点培养的至少半年时间,才能够了解什么酒是相生,什么酒是相克,了解酒的缺陷是在哪个工艺环节产生的…

“ 还是要从实践中来。首先你对酿酒工艺要了解,通过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酒就相当于零配件,各个季节、各个窖池,一个窖池的上中下层产的酒的质量都不一样,风味都不一样,一定要了解这些风味,然后才能灵活运用,精准的把握,少走很多弯路。

而对于什么酒是好?什么酒是坏,即便是有着数十年烤酒、品酒、调酒的经验,吴老师依然不会自己去妄下断论。在她的理念里,消费者就是最好的老师。

丈夫刘老师说:“出一款酒品酒的时候,她是大师,理论上比我们懂得太多了,但她都会虚心的询问大家的意见。”

曾经,吴老师有一个朋友来找她打酒喝,吴老师正好新调了一种新酒,就舀了一杯给他品尝,一杯下肚后,他说“哎呀吴老师,这个酒怎么和以前不同呢!”。

吴老师说,“咋个不同,你觉得如何?”

“好喝!”

“是因为我有老师指导我”,吴老师不无神秘的回到。

“谁还能当你的老师哦?”

“消费者就是老师,消费者喜欢什么口感什么就是好的。不能依我喜欢,我更偏重于浓厚的、回味长的,但大多数消费者更喜欢'香、甜、爽’,所以我喜欢问大家品酒的感受。为大家喝酒的愉悦。”



如此,我们也能够明悟到,为何吴老师能够不断的创造新的高度,在专业领域不断的突破延伸,与她的谦逊、敬畏是分不开的。

为什么要调酒?就是通过找到最适合的量比关系,填平补齐,让酒里面的诸味协调。而这个“协调”就是消费者的实际感知,不与消费者深度交流,就很难把握住调酒的“度”。



传承与出海:为中国白酒夯基、寻路。

高高在上但是平易近人,一生都在为白酒奋力

»» »»

吴晓萍作为一个頂级的白酒勾调艺术大师,却是一个真真实实的守住了真性情的人。

在邻居眼中,吴老师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明星。他们不崇拜那些在聚光灯下光鲜亮丽的明星偶像,有知识有业务能力、人品好,温和和睦,高高在上但是平易近人的吴老师,就是他们敬重、赞扬的明星。你不尊重她尊重谁呢?”邻居们如是说道“她对国家、对社会,贡献也很大,带来的都是正能量…”

在丈夫眼中,吴老师勤劳、奋进,特别是工作的时候一丝不苟,忠心耿耿为国家服务,为社会贡献。他一直支持着吴老师的事业发展,在每一个困苦的时期都是吴老师坚实的后盾。与酒相伴、相濡以沫,就是五十年婚姻生涯中,他和他的“吴姐”的长情…


△ 历经岁月的吴晓萍与丈夫


在所有人眼中的吴老师,都有着相似的形象,吴老师的内外如一,让她吸取了不少的“粉丝”,其中也不乏一些对吴老师敬重的酒业后辈们,渴望向吴老师拜师学艺,传承她那如魔法般的勾调技艺。

吴老师也深刻的明白:传承,是中国白酒立世的根基。如果不将自己的一身所学传授出去,其实也是一种遗憾。所以,吴晓萍索性倾囊相授,于是“吴门”子弟遍天下。



提起中国白酒的酿造和勾调,吴晓萍满满都是骄傲。

“ 中国的粮食固态发酵蒸馏酒,在全球都是难以复制的,它因历史传承下来的生产工艺不同,糖化剂不同,发酵形态不同,产生着不同的各种香型,如此众多丰富的香型是世界上没有的。这些了不起的,历史悠远传承下来的极富特色的优点,应该是世界最好的,但可惜出口却最少。我很遗憾,我想通过我们,通过我的继续努力,让世界了解我们的白酒,接受我们的白酒,喝我们的白酒。

吴晓萍说,中国白酒是世界的,而我的世界只有做酒,我只专注做酒,其他的一切我都不会去想。希望如吴老师所愿,中国白酒总有一天将会全面走向世界,天下共享。




— 挥毫一片江湖 · 留墨一代传奇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于酒业江湖,从来不缺的就是能人志士,也正是这些人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闯出了中国酒业这片浩瀚之地。江湖有恩怨情仇,江湖也有传奇不熄,江湖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我们希望在写尽这片江湖之后,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传奇永不熄。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吴老师对中国酒业所做的贡献,不只在于她一人的功勋。还在于她将多年的经验与感悟倾囊相授,培养出了数百名优秀的子弟,这是中国白酒最核心的“传承”,也是吴老师为中国酒业持续发展兴旺所埋下的种子。

中国白酒的天地,就是依靠这些大师躬耕一生,用无与伦比的责任心撑起!《酩人》感谢吴老师对中国白酒所做的贡献。


— 下期预告 —

他是酒企的“高级服务员”

怀揣着对酒业深沉的爱去而复返

他兼顾着粤酒企业的振兴

和地区协会发展的重任

他正在构建一个温馨而合力的家文化…

他是谁?下期见

PREVIOUS CHARACTER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