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灵毓秀,天府四川 (三)青羊宫观青牛子 宽窄巷道宽闲君

 平面居士 2023-05-08 发布于安徽

 图片

青羊宫观青牛子  宽窄巷道宽闲君

   20多年前读过一篇制文,说的是锦官城寻常人日子里,在青羊宫树荫廊下,躺在竹椅坐马扎上享受人生三大乐:结婚搓麻中掏耳朵、喝盖碗茶、磕瓜子、听川剧、看书报,摸纸牌,一坐一天半天的悠闲、慢韬韬、优哉游哉的样子。

后来又看到了唐朝先后有两位帝王为躲避兵乱逃亡到蓉城的记载。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次年,戏剧始祖唐玄宗李隆基,避难于川府,演出真人现实版《刘秀逃难》。(玄宗在成都的行宫在哪说法不一,大慈寺比较多)。

谁曾想881年百年后“五毒青年”唐僖宗李儇再避黄巢之祸逃避于四川,其行宫就在三国年间改“青羊肆”为“玄中观”内。882年唐僖宗改“观”为“宫”,4年后885年黄巢平定,僖宗更国号为“治平”的同时,没忘诏赐库钱两百万感念玄中观。由是,经炼师披戴整修扩建,观名虽有反复,终有当今的“青羊宫”。
图片

图片

“青羊宫”还有两则史典值得看重和留意的传言。

其一、青羊宫起肇于周朝,起先的名字叫青羊肆。天朝现有比这标明更早的宫观殿阁我是没听到了。

道教始起于东汉,假如兴起时就有宫观,那么,这座“肆”早于它至少三百年。故此,此“肆”起先绝非是宗教的营造,最大可能只是道家传道辩法的场地。“肆”有商铺之意,也应证了此处原为羊市交易场所说辞,据说当时黑羊居多,而黑色古文有青色之意,故称“青羊肆”。

   其二、公元前485年某天,函谷关令尹喜,晨登楼观,探星望气,见紫气东来,天现祥瑞,原来是老子骑青牛而至。尹喜沐浴更衣,叩拜老子,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自此留下传世之作,至今为世界印数第二的《道德经》。老子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三年后,尹喜如约而至青羊肆,可此时的老子已投胎重生,尹喜见到的是头束混元髻白发孩童。白发孩童忽显现法相,端坐莲台,为尹喜敷演道法。尹喜因此悟道成仙,并随老子西去。

道教是本土宗教,属于多神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作为最高信仰。民间鬼神信仰和民间巫术是东汉道教形成极为重要的思想来源。道教以东汉末年张道陵为创立者,称他为“张天师”。

道观是道士修炼、传道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及生活场所,一般根据八卦方位,乾南坤北即天南地北,以子午线为中轴,坐南朝北布局。供奉的道教神祇安置在中轴线上。一般有山门、灵宫殿、钟楼楼、玉皇殿、四御殿、三清殿、戒台等,两侧有配殿、执事殿、斋堂、袇房和客堂等。

道观供奉祭祀的神祇众多,类似于古希腊赫西俄德神谱,主要有:三清(玉清、上清、太清)、玉皇大帝、四御(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西王母、、五老君(清灵始、丹灵元、元灵元、皓灵皇和妇灵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青羊宫位于一环路西二段与青羊正街交汇三角地带。

青羊宫目前主要建筑:山门、灵祖楼、混元殿、慈航普渡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姥殿、玉皇楼、紫金台唐王殿、降生台、二仙殿等清代重建或今建楼台堂殿

我是循着上面营造而顺序浏览观赏的。

青羊宫山门面阔五间,中间三间为两层,重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二层檐下悬“青羊宫”金字匾额。灵祖殿是山门内第一重殿宇,面4百平,供奉道教护法尊神先天主将王灵官像。

混元殿6百平,金柱28根,龛台上奉祀混元祖师——太上老君,慈航普渡殿敬祀十二金仙之慈航真人像。

八卦亭是青羊宫保存完整、造型华贵构造,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亭高20米、三层3百平,重檐鸱吻。整座亭宇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无一楔一栓。亭座石台基呈四方形,建于重台之上,亭身呈圆形,寓意天圆地方。石板栏杆两层八角形,每层飞檐在雄峙的翘角上镶嵌着各种猛兽。屋面为黄绿紫三色琉璃瓦,屋顶莲花瓣衬托着独具风格的琉璃葫芦宝鼎。双排擎檐石柱共16根,由巨石凿成。其中外檐石柱八根浮雕镂空滚龙抱柱。

八卦亭有传说八卦亭柱上还留着拳头印,是月御值日使者挥拳击打欲腾飞离去的盘龙留下的。

主殿三清殿1600平,供奉的是道教最高极尊之神三清。值得玩味的是殿前两只铜羊:青羊宫的镇之宝,左侧为单角青羊,右侧为双角青羊。单角青羊包含了十二生肖的特征,雍正年间大学士张鹏翮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以负青羊宫之名。双角青羊是成都信徒张柯氏于道光九年捐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斗姥殿也称元辰殿是青羊宫现存的唯一明代原建筑物。90平,为楼底式建筑。殿内供奉斗姥是道教信奉的一大女神,也是一位掌人间生死罪福的天神。斗姥右边奉敬的是女仙之首西王母,即王母娘娘。

玉皇殿位于斗姥殿“福、禄、寿”的巨大照壁后面祭位次于三清神玉皇大帝。紫金台又名唐王殿,拱揖的是李渊、李世民父子。降生台建立在石台之上。相传老君分身降化于此。二仙殿主祭吕洞宾、韩湘子。左右两侧塑有张道陵天师、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天师神像。

青羊宫照壁“道法自然”,不在通常正面,却立于山门的左侧。

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辑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

出青羊宫按盘算仍乘观光车去杜甫草堂景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去过宽窄巷子后,有种再见福州七巷三坊、厦门曾垵厝的感受。

宽巷子名叫兴仁胡同,窄巷子名叫太平胡同,井巷子叫如意胡同(明德胡同)。胡同一词源于蒙古语元人呼街巷为胡同

宽窄巷子前身是康熙57年(1718年),清庭平定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兵丁驻守成都,在当年少城基础上修筑满城。当时,旗人官的出门坐车街道就宽一点,满族武将外出骑马,街道就窄一点,而井巷子住的是下人马夫等。后来在巷里挖井取水,所以就叫井巷子了。满清没落之后,汉人购买旗人家产在满城附近开起了店堂久之形成如今繁华闹市

我是从观光巴士金城遗址终点站,直接乘车到宽窄巷子起点站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宽、窄巷子长均为391米,宽分别是7.7米、5米,井巷子长375米,宽10米。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未民初风格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含蕴的花园洋楼、新建宅院、酒店等各具特色建筑组成。

沿街仿古建筑华丽灵秀,营造工艺细腻而精巧,杏帘、雕刻、牌匾、门窗等各具个性,值得细味。可惜游人浓稠处,擦肩接踵地,那由得一个老冒去摸墙看壁,抚柱品刻,况又无格物的真知,只能是扫眼而过,拍些照片,权作记忆。

出外游玩,只求填饱肚子,我少有把时间花费在吃喝上。对于一个有把年纪的男士来说,逛荡宽窄巷子这种打卡招牌式的网红景点兴味未必很强,况乎本人对传说中的美食也没浓厚的好爱。味蕾深处是故乡,异地的珍馐玉食,到他乡人口舌不一定会是山肤水豢。为作纪念买了份铁板豆腐,结果如上所言,尝不出味美,甚至难以下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马式掠过宽窄巷子,接下来约步行1.3千米去永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