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基础医疗信息服务不断深入,区域医疗信息化市场空间大

 观研报告网小站 2023-05-08 发布于湖南

一、国内医疗信息化普及率较高,医疗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

医疗信息化指将用包含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在内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医院与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和各项业务功能系统中,对医院、公共卫生系统进行流程化管理,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历程

<strong>中国</strong><strong>医疗信息化</strong><strong>行业发展历程</strong>

资料来源:中国基础医疗信息服务行业现状深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基础医疗信息服务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近几年,为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国家开始尝试“医共体”“医联体”等模式,一些大型三甲医院通过托管、帮带、合作等方式与区域内其他医院建立关系。在这一阶段,医疗信息化不仅满足某一医院的需求,还要在医疗机构之间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区域内医疗资源实现了信息共享和智能管理,医疗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医疗卫生体系运转更高效,卫生行政管理更科学。

医院信息化行业主要板块和产品分析

核心板块

功能产品

具体功能

2021年市场规模

医院信息化

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HIS

以财务、收费及管理为核心,常规模版包括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房管理、药库管理、院长查询、电子处方、物资管理、媒体管理等,为医院管理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78亿元

医院资源规划系统(HRP

医院资源规划系统是医院引入ERP系统的成功管理思想和技术,融合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流程,整合医院已有信息资源,创建一套支持医院整体运行管理的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系统化医院资源管理平台。

35亿元

临床信息化

电子病历管理系统(EMR)

医院通过电子病历以电子化方式记录患者就诊的信息,包括:首页、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等,其中既有结构化信息,也有非结构化的自由文本,还有图形图象信息。涉及病人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质量控制、统计和利用。

26亿元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与各种影像成像设备相连接,将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各种X光机,各种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它在各种影像设备间传输数据和组织存储数据具有重要作用。

36亿元

临床决策支持系(CDSS

指能对临床决策提供支持的计算机系统,这个系统充分运用可供利用的、合适的计算机技术,针对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医学问题,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改善和提高决策效率的系统。

24亿元

区域医疗信息化

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

用于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含疾病监测如发热、慢性病、传染病、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区域性卫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

113亿元

目前,国内医疗信息化渗透率基本已达100%,但总体来看完善率并不高。电子病历评级分为0-7级共8级,估算,中国医疗机构平均只能达到2-2.5级。上海作为全国医疗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也只能达到3级。总的来看,中国医疗信息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2025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86亿元。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国内医疗信息化渗透率基本已达100%,但总体来看完善率并不高。电子病历评级分为0-7级共8级,估算,中国医疗机构平均只能达到2-2.5级。上海作为全国医疗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也只能达到3级。总的来看,中国医疗信息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2025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86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基础医疗信息服务行业现状深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

二、医院临床信息化市场由规模扩张走向提质增效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HIS系统已在全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得到应用。目前,中国的大型医院基本建立了成熟的HIS系统,其应用不断扩展,无线技术和手持设备等也逐渐应用到HIS系统中。中小型医院开始部署HIS系统,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也开始建立HIS系统。2021年我国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HIS)市场规模为78亿元,同比增长12.07%,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1.78%。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HIS系统已在全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得到应用。目前,中国的大型医院基本建立了成熟的HIS系统,其应用不断扩展,无线技术和手持设备等也逐渐应用到HIS系统中。中小型医院开始部署HIS系统,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也开始建立HIS系统。2021年我国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HIS)市场规模为78亿元,同比增长12.07%,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1.78%。

资料来源:中国基础医疗信息服务行业现状深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

当前,医院处于疫情防控、医疗支付改革、医共体医联体发展等大环境中,以大数据方法建立病种组合标准体系、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平、建立基于数据循证的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要求,成为HRP系统快速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国内HRP系统从开始发展到逐步成为医院的重要信息系统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一些专注于此领域的厂商经过长期积累,获得了大量的医院客户群体,逐步形成优势,市场占有率较高,形成了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的市场局面。

国内HRP系统从开始发展到逐步成为医院的重要信息系统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一些专注于此领域的厂商经过长期积累,获得了大量的医院客户群体,逐步形成优势,市场占有率较高,形成了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的市场局面。

资料来源:中国基础医疗信息服务行业现状深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

目前电子病历水平已经成为三级公立医院考核“硬指标”,《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中,明确要求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平均级别达到4级以上。

截至2020年底,参加考核的二级公立医院中,共有2184家参加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评价,全国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平均评级达2.43级。三级医院平均评级是3.46级,高于二级医院(2.03级),无论是三级医院还是二级医院,整体水平同比都在向上提升、向前发展。

截至2020年底,参加考核的二级公立医院中,共有2184家参加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评价,全国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平均评级达2.43级。三级医院平均评级是3.46级,高于二级医院(2.03级),无论是三级医院还是二级医院,整体水平同比都在向上提升、向前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基础医疗信息服务行业现状深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

三、国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医疗信息化成为重点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市中心医院信息化水平高于地方及县级医院。且城市网络系统布局及各类设施较发达,信息化程度高于乡村。据《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截止2020年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388555个,中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319457个,西部地区314910个,具体如下: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市中心医院信息化水平高于地方及县级医院。且城市网络系统布局及各类设施较发达,信息化程度高于乡村。据《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截止2020年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388555个,中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319457个,西部地区314910个,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中国基础医疗信息服务行业现状深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

2021年10月卫健委于颁布《“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目标。2021年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已达到466亿元,预计2025年国内区域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2021年10月卫健委于颁布《“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目标。2021年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已达到466亿元,预计2025年国内区域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医改、医疗信息化相关政策向基层医疗体系倾斜,并鼓励社会投资,提高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准,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保障。相较于医院信息化和临床信息化市场,区域医疗信息化市场空间的增长潜力更大。预计“十四五”末,区域医疗信息化市场占比将超过全国医疗信息化整体市场的65%以上。

医改、医疗信息化相关政策向基层医疗体系倾斜,并鼓励社会投资,提高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准,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保障。相较于医院信息化和临床信息化市场,区域医疗信息化市场空间的增长潜力更大。预计“十四五”末,区域医疗信息化市场占比将超过全国医疗信息化整体市场的65%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基础医疗信息服务行业现状深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