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来蚕了,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的,收拾蚕屋,刷洗养蚕用品:蚕拨、蚕架、蚕框、蚕网、蚕被(盖蚕用的薄膜)。一一进行消毒后,屋子就封闭起来等待蚕姑娘的到来了。 “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的确如课本里所描述的一样,刚从虫卵里孵化出来的蚕姑娘,又黑又小,生命非常脆弱,数量很大的一剂蚕儿只需要几片嫩桑叶就可以喂饱了。一连四周,蚕姑娘成长规律基本相似,总是会吃几天桑叶就睡一觉,只是蚕的个头逐渐长大,颜色渐渐变白,用来盛蚕的框子不断增加。直到有一天,蚕姑娘不需要再睡觉了,人们就把它们放到搭在蚕架顶的蚕拨(用芦苇扎成的像席子一样的东西)上。 不再睡觉了的蚕就开始吃大食,每天会不分昼夜的吃桑叶。推开蚕屋的门就会听到蚕吃食的沙沙声。一条条又白又胖的蚕姑娘吞食桑叶的速度非常惊人,这也许就是“蚕食”的由来吧。每逢这个阶段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会去桑树园采桑叶。 年少的我们放学回到家,几乎见不到家人。只好换上衣服找到园子里去,帮着家人采桑叶。如果是春季,桑园里会有许多桑葚作为鼓励孩子们的奖品,又黑又大的桑椹甜蜜滋润,小孩子们猫着头,弯着腰,灵巧的在桑树林里穿行,小肚皮撑的鼓鼓的,嘴巴脸蛋都被桑椹的汁液染成了黑紫色。不过夏季和秋季就没什么期盼了,只能硬撑着一片一片的将桑叶采下来,装进口袋里。 “吃大食”要经过七八天,之后蚕姑娘就会变的越来越亮,等到几乎透明的时候,它们就要上山了。蚕山是用麦秸或青草梗切成一节一节的,编织而成。熟透了的蚕姑娘会爬到上面吐丝结茧。 大约一周后蚕茧结成了,走进蚕屋,会看见白花花的一片,椭圆的小茧壳卡在蚕山上,可爱极了。人们一个一个把它摘下来,就可以去换钱了。 一段工程即将结束,人们收获到劳动的果实,非常开心。清扫完毕后,就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买几个小菜,在院子里摆上桌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谈笑庆祝大工的圆满,完全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了。 白花花的茧壳凝聚了蚕姑娘的辛勤劳作,也凝聚了劳动人们的无数心血。小小的蚕姑娘酿制了一个辛勤劳作的村庄!也酿制了那段令人难忘的甜蜜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