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想何以落地?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23-05-08 发布于福建

理想总是与那些有远大抱负的人联系在一起,理想总是激励着那些志存高远的人不断地前行,理想总是能在人最软弱的时候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迷途之人,理想总是以高昂的斗志,绵绵不绝的热情一直支持着每个热爱生活的人。

      但是,光有理想够吗?只有理想行吗?理想又如何落地?理想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才能真正变成现实?这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没有理想肯定不行,因为没有理想的人就像汪洋里的一只小船随时可能迷失方向;有了理想显然是不够的,光有理想,没有行动,更没有落实,只可能让这个有理想的人变成一个口头革命派,语言的巨人,如果这个人总是在不停地换理想,总是在不停地追求理想,却没有扎实可行的行动与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人,他永远只能是一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有了理想,只是有了努力的方向,这很好,但仅仅于此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没有下一步如何将理想一步步朝着现实的方向靠拢,一点点努力,一次次寻找合适的解决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办法,理想是会变成空想的。这一点,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与示范。他年轻的时候有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泄气,而是不断地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思考,有没有一条将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呢?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引导下,他一次次的试错,一次次的纠正,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前行奋斗,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从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到五次反围剿的努力,到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到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成立新中国-----我们看到了他如何将理想一步步从空中落到地面,让理想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幸福的源泉,让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反封建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就这个过程而言是十分艰辛而漫长的。尽管在毛泽东之前也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却因为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而遭遇失败。很明显,毛泽东的成功与仁人志士的失败之间,关键在于有没有扎到适合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找到了,理想就可以落地了,找不到只能失败。

     同理,我们每个人在面对现实中的诸多问题,也应该像毛泽东一样去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理论,认真思考分析当下的形势以及自身的特点和情况,有的放矢地找到一条合适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将理想落地。当然我们的理想也许没有毛泽东那么伟大,那么崇高,但是那毕竟也是理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