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100)——诸葛亮清除异己·集权

 新用户6303bXRU 2023-05-08 发布于重庆

(紧接上期)

上期聊了诸葛亮暗地里和法正较劲削弱法正权力的事情,今天接着聊他和另外两个刘备信任和器重的大臣争权夺利的故事。

一个是彭羕。

彭羕,字永年,广汉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性情骄傲,很多人都不放在眼里。刘璋时为州书佐,因不和群被上司和同僚诬陷,刘璋罚其为徒隶。

刘备入蜀时,彭羕就想改换门庭,先去见庞统。庞统此时是刘备眼前的红人,深得刘备信赖。彭羕和庞统素不相识,去时正好遇到庞统在招待宾客,彭羕径直走到庞统床榻上躺下,对庞统说:“等你接待完客人我要和你好好谈谈。”

庞统送走客人,过来与彭羕坐一起吃饭。彭羕又责怪庞统的饮食太差。遇到这样一个客人可真是让人头疼,好在庞统脾气好度量大,不和他计较。吃完饭两人一起聊天,聊得兴起,竟然聊了个通宵。

经过一夜的交谈,庞统非常看好彭羕,而法正久在蜀中,一直知道彭羕这个人,两人就一起向刘备推荐。刘备见了后,也觉得是个奇人,就经常叫彭羕宣传军事,教授诸将。彭羕也能办好差事,让刘备称心如意,待遇逐渐增高。

刘备领益州牧,提拔彭羕为治中从事。彭羕从一个徒隶一跃而为州里高官,不免有些得意忘形。此时庞统已死,彭羕是法正圈子里的人,诸葛亮表面上对彭羕很好,但内心里很讨厌他,这里面仍然不能排除与法正争权的因素。

为了除掉法正的这股力量,诸葛亮多次秘密向刘备进言,说彭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这个理由很奇怪,彭羕就算心大志广,也不会想要篡刘备的权吧,怎么就难可保安了?刘备给诸葛亮面子,再加上彭羕骄傲的性格确实有些让人讨厌,将彭羕贬为江阳太守(郡治今泸州市江阳区,辖四县)。

彭羕听说要到江阳去当太守,心里很不高兴,跑到马超那里去发牢骚。马超也不知趣,哪壶不开提哪壶,问彭羕说:“你那么有才,主公又器重你,大家都说你应当和诸葛亮、法正等人一起并驾齐驱,怎么把你外放到一个小郡,让大家失望啊?”

这话戳到了彭羕的痛处,一时控制不住情绪,大爆粗口,说:“老革荒悖,可复道邪!”“老革”,就像关羽说黄忠是“老兵”一样,相当于骂刘备是老东西,老糊涂了。看来彭羕真的是气急攻心了,紧接着对马超又说了一番大逆不道丧心病狂的话,让人触目惊心。

他说:“你为其外,我为其内,足以定天下。”居然要和马超里应外合夺取益州。马超惨遭家破人亡之祸,属于流亡至此的人,常常担心自身的安危,哪里还敢有这样的非分之想?听到彭羕的话大吃一惊,连话都不敢接。等彭羕一走,立即上表将彭羕的话原原本本地报告给了刘备。刘备立即抓捕彭羕。

很奇怪的是,彭羕在狱中没有给刘备上表请求宽恕,反而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做解释,信中说了几点:

一、我认为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只有刘备有霸王之器,可以兴业致治,所以才投靠刘备;

二、我是到法正那里去自荐的,庞统在中间做了些努力(这和传记中记载先到庞统处不一致);

三、我给刘备提出了取益州的建议,得到刘备的采纳;这也和其他记载有差异,其他的记载是法正、庞统、张松等人建议刘备取益州;

四、刘备待我如子,我却忘恩负义;

五、爆粗口的原因是那天酒喝多了,认为我首倡取益州事业,却被贬到江阳,心中有气,借酒发牢骚;

六、和马超说的内外之言,是说让马超为刘备讨伐曹操立功,没有其他的意思。马超告密没有错,但应该分清楚我说的意思。

最后吹捧了诸葛亮一番,说诸葛亮是当世伊尹、吕尚,写这封信的目的是让诸葛亮明白我的本心罢了。

彭羕为什么要给诸葛亮写信?刘备在世时是乾纲独断,诸葛亮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彭羕应该给刘备上表请求宽恕。如果真要找寻其中的联系,就是彭羕知道了自己被贬的原因是诸葛亮在背后做的手脚,所以给诸葛亮写信表明自己不是诸葛亮所说的那样的人。

彭羕自知必死,整封信里都没有请求宽恕的意思,只是在结尾时强调了自己写这封信的目的。彭羕被处死,年仅三十七岁。

诸葛亮弄权还是很有一套吧?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正大光明地集权,用不着偷偷摸摸的了。

最要紧的当然是军权。此时军权在李严手里,而李严并不愿意俯首帖耳地听从诸葛亮的指挥。前面说过,刘备去世带来南中三郡叛乱,益州从事常房带着李严的信件在南中进行晓谕和安抚,诸葛亮竟然杀其儿子,流放其四个弟弟。

诸葛亮难道不知道汉景帝杀晁错并不能阻止七王之乱的教训吗?这其中的真实原因很有可能就是李严也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影响,树立自己的声望,触犯了诸葛亮的利益,诸葛亮杀鸡给猴看。

李严是有野心的,其自身能力也不弱。

李严,字正方,荆州南阳人,很早就在荆州刘表那里做官,并以才干著称。刘表十分赏识他,让他在多个郡县任过职。荆州投降时,李严正担任秭归县令,就近投奔了刘璋。刘璋任其为成都县令,后升为中护军在绵竹抵抗刘备时投降刘备。刘备取益州后,任其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最能体现李严军事才能的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平定盗贼马秦、高胜等人在郪(今四川省三台县南)发动的叛乱。当时叛乱者有数万人,而蜀中主力部队正在刘备带领下攻打汉中,无暇分兵平乱。李严自带郡兵五千人斩杀了马秦、高胜,平息了叛乱。

还有件事是越巂郡夷帅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今四川省凉山州西北,与犍为郡接壤),李严带兵救援,打败高定,成功解围。刘备因此加李严为辅汉将军。兴业、辅汉,可见刘备对李严是寄予厚望的。

刘备托孤时,将军权交给李严,任其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因为当时主要的威胁来自东吴,所以让李严留镇永安。

刘备将军权交给李严有三个原因:

一,刘备从来不看好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在刘备时期,没有看到诸葛亮领兵作战的记录。刘备只是让他做后勤,赤壁之战、汉中之战都如此,夷陵之战甚至都没让他参加;

二、对李严的重用;

三、以重用李严来制衡诸葛亮。建兴元年(223年),李严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成为(蜀)汉政权里此时唯一一个假节的官员。建兴四年(226年),转为前将军。李严的军权确实成了诸葛亮集权专权的最大障碍,李严的职权也确实对诸葛亮有制衡的作用。

诸葛亮平定南中时,并没有要李严参加,而是以丞相之名亲征,亲自指挥军队。不能说这个不对,但总觉得有些不合理,按刘备的遗嘱,是让李严统领中外军事的,此时与东吴已经结盟,不存在防守东吴的问题,丞相要管理朝中所有政事,让统领军队的李严带兵出征不是更合理一些吗?

第十六节 安置亲信 控制朝廷

为了彻底的集权,达到专权的目的,诸葛亮发动北伐。

众所周知,转移国内矛盾的最好做法是发动对外战争,在一致对外的合作过程中化解消融矛盾。还可以以战争为借口行使非常手段打压对手,清除异己,巩固和扩张自己的势力。

诸葛亮北伐的口号是“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个大而无当的空洞口号,其中寓意十分深远,充分体现出诸葛亮的政治智慧。

就天下形势而言,(蜀)汉政权是以汉室正统自居的,以“兴复汉室”为口号,就是为了表明(蜀)汉是汉室的合法继承者,从而取得道义上的政治优势。既然是汉室继承者,就应该定都洛阳或者长安,所谓的“还于旧都”,方能体现出是汉室的继承者,这是北伐最好的理由。

就国内形势而言,“兴复汉室”是至高无上的政治理想和行为,也是分辨忠奸敌我的最高标准,谁都无法违背、指责和反对。“兴复汉室”成为最好的处理国内矛盾的借口和理由。

看看诸葛亮是怎么做的。

先看政府方面的集权。前面在提到《出师表》时曾说过,无关北伐的内容后面再谈,现在就来谈。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朝廷处理政务原则和朝廷人事安排做了细致的阐述。如果按照儒家君臣纲常来看的话,诸葛亮的《出师表》完全是大逆不道。

首先是要求刘禅要“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可以把这个看作是谏言,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结合下文看,诸葛亮这话有预先埋下伏笔之嫌。

紧接着说的一段话就有些骇人听闻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皇宫和丞相府,怎么可能成为一体?不说诸葛亮将丞相府凌驾于皇宫之上,起码也是和皇宫平起平坐了,这还不是大逆不道吗?

然后,诸葛亮做了具体的人事安排,要求刘禅在处理宫中政务时,事无大小,全部都要咨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得到他们认可后再施行。

处理军事事务时,诸葛亮要求刘禅全部要咨询将军向宠的意见。

诸葛亮给自己的这些行为都加上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亲贤臣,远小人,是前汉兴隆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是后汉覆灭的原因。”而诸葛亮安排的这些“侍中、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忠贞优良,可以死节的贤臣,只要刘禅“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这些理由很充足吧,回头再看看诸葛亮开始提出的要“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的话,是不是有前后呼应周密的感觉?后面半句话不是恭维刘备的,而是加在刘禅头上的紧箍咒,你这样做就是发扬光大了先帝的美德,不这样做就是败坏损害了先帝的美德,刘禅还能说什么呢?

诸葛亮安排的这几个人都是其亲信心腹,以此保证了诸葛亮对朝廷事务的控制,行政权力的集中算是做到了。

第十七节 利用北伐 独掌军权

再来看军事上的集权。

这个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李严不会轻易交出手中军权。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前,要求李严移防江州,让老将护军陈到任永安都督。陈到是兴平时期刘备任豫州牧时就跟随刘备的将领,虽然统属于李严,但其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手里又是(蜀)汉军精锐白毦兵,尤其镇守永安,既可以免去诸葛亮的东顾之忧,又可以牵制防备李严。要知道,李严当初就是从刘表荆州秭归进入蜀中投降刘璋的。

这时就能看出北伐的威力了,李严虽然内心不愿,但在北伐这面谁也不敢招惹的大旗下,还是只能听命,移防江州。到了江州,李严就开始扩建江州城,使江州城从秦国张仪修筑的小城变成了大城(重庆城的基础就是这时打下的)。李严这样做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后面和诸葛亮的博弈。

李严先给诸葛亮写了封信,建议诸葛亮接受九锡,进爵称王。九锡,是九种礼器,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受九锡封王,就几乎享有和皇帝一样的权力,可以建立专属于自己的与皇帝所设机构平行的军政机构,成为事实上的权力所有者,与之并存的皇帝实质上只是个傀儡,因此九锡就成了篡逆的代名词。

在诸葛亮以前有王莽受九锡篡(西)汉建新朝;曹操受九锡其儿子曹丕篡(东)汉建魏。以后有司马昭受魏九锡,其子司马炎篡魏建晋朝;桓玄受东晋九锡后灭东晋称楚帝;南朝四朝开国皇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曾从前朝受九锡,然后创立新朝;李渊从隋朝接受九锡,后建立唐朝。

李严要诸葛亮受九锡封王有点像当年孙权上表要曹操称帝一样的意味,给当权者下个套。李严在试探诸葛亮的同时,也暴露出自己对(蜀)汉政权的不忠。

和曹操一样,诸葛亮也不会上这个当。回信严词拒绝,但信中末尾说了句气话,被现在有些哗众取宠的人抓住了把柄,认为诸葛亮一贯野心勃勃。那句话是:“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

从诸葛亮的回信中可以感受到对李严的不满甚至愤怒,开首之意是,我们互相是很了解的,本来用不着专门来解释,言下之意就是你的行为让我不得不对你进行解释,已经有些不满了。中间是讲事实摆道理,结尾时还是没能控制住,说出来“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的气话,忍不住愤怒了。

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从上下文看,诸葛亮是作了个假设,“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然后和大家一起论功行赏,封再大的官都可以接受。这也很正常,取得了这么大的功劳,实现了(蜀)汉政权兴复汉室的理想,封再大的官也不为过。何况诸葛亮说了个“虽十命可受”的话,更可以看出这是个气话,因为从来就没有“十命”之赐的说法。

不知道是不是这封信让诸葛亮加重了对李严的提防,加快了夺取李严兵权的速度,不断地催促李严带兵至汉中驻防。李严不去,和诸葛亮讲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将江州附近的五个郡合并为巴州,由自己出任巴州刺史。第二个条件是像魏国司马懿、陈群同时开府一样,暗示诸葛亮自己也要开府。李严这两个条件都很可怕,满足了第一个条件,李严就拥有了川东地区,几乎取得(蜀)汉一半的领土。满足了第二个条件,李严就拥有了自己组建军事、行政班子的权力,几乎可以独立了。这样的话,李严就具备了和川西分庭抗礼的资本。

诸葛亮当然不会答应,在建兴八年(230年)曹真率领多路大军伐蜀时,紧急征调李严带两万兵到汉中加强防御。为了稳住李严,诸葛亮任命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管理江州(也许这也是李严开出的带兵北上的条件)。

大敌当前,李严也不敢抗命,到了汉中。曹真大军因被霖雨阻拦没有来,李严被诸葛亮以明年要北伐为名留了下来,负责在汉中留守,改任为中都护署府事(另有左、右都护)。所谓署府事,就是署理诸葛亮在汉中的丞相府事,也就是说,一个手握军权的托孤大臣,此时变成了丞相府里的官员,军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就出现了李严谎报粮食不足让人叫诸葛亮撤军的事情。也许这是李严的最后一搏,这边让诸葛亮撤军,那边告诉刘禅说诸葛亮是假装撤军诱敌深入。如果诸葛亮撤军途中遭遇重大失败,责任就只能由诸葛亮一个人承担,李严就有可能咸鱼翻身。可惜他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受到诸葛亮的严厉惩罚。

从诸葛亮上到尚书台的公文中可以看到,前线文武官员几乎全体在上面署名,说明打压和清除李严的过程就是诸葛亮壮大自己阵营的过程,效果十分明显。

交待下李严的后事。李严被贬为庶民后,诸葛亮并没有为难他和他儿子。还给他儿子写了封信,说李严如果能痛改前非,以后还有可能复出。后来李严听说诸葛亮死了,觉得再也不会有人想到自己,再无出头之日,忧愤而死。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几个人外,诸葛亮还清除了哪些人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