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庄子,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精华集999 2023-05-08 发布于甘肃

以下依据我对庄子的理解,尝试对第五类问题“庄子,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予以初步回应,欢迎批评、讨论。

一、现代人,你其实过不了没有意义的生活

什么是我们日常话语中的“意义”?意义就是“价值、作用”;什么是价值?价值就是“用途或积极作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556、629页)。简言之,意义就是(对什么的)作用。

谈到活着的意义,我就想起张申府的一句话:“你如愿知道人生意义,你最好先看蚁生意义,猿生意义,狗生意义,猫生意义。”(《所思》,第119页)当时看这句话觉得说得很怪、很有趣,总觉得说出了点什么。人生意义的答案千千万,但有一点不变:人生意义是对人而言的,这个视角一直没变。

意义是一种判断,有“有意义”,就有“没有意义”。庄子说,从道的角度来看,事物没有贵贱高低,自然没有所谓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价值判断,只能算一种意见,意见因人而异,对个人而言,人一打出生就生活在意义之网中。(《秋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庄子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南海大帝叫鯈,北海大帝叫忽,中央大帝叫浑沌。鯈与忽时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对他们招待得很好。鯈与忽便商量如何报答浑沌的美意,说:“人人都有眼耳鼻口七个孔窍用来观看、聆听、吃饭和呼吸,唯独他没有,我们试着也为他开凿七个孔窍吧!”于是他们每天为浑沌开凿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被开凿死了。(《应帝王》)

人类最开始就有个混沌的,没有分别,更没有思考意义、求意义的需要。混沌状态一旦破了,人有了分别,就开始思考意义了。“作为一个经验事实,人是一种做评价的造物,并很可能一直保持这样。”(R.M.黑尔的话,转引自程炼编著《伦理学关键词》,第299页)

“前现代的人也许不像我们现代人那么受人生的意义问题困扰”,“在那个时代,人生的意义差不多等于遵循祖先的行事惯例和亘古以来的社会规范”,“大致来说,你个人的人生意义就在于你在一个更大的整体中发挥作用。”(伊格尔顿概述海德格尔的主张,参《人生的意义》,第14-15页)换言之,意义是自由的伴生物。

我觉得庄子不会去追求活着的意义,如果在生活中悬设一个意义在那里,又如何“任其性命之情”(《骈拇》),如何逍遥呢?

焦虑意义,是没法逍遥的。人先要“致命尽情”(《天地》),“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应帝王》)。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希望获得人作为一种存在的整体性感受,但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在称量自己在社会上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能获得多少名利,希望有所“得”,但心里装满了欲望,又如何“致命尽情”?价值和意义是后加的,是后来看到的,获得意义主要是获得主流价值的肯定。

世俗社会的人,都喜欢别人赞同自己,而讨厌别人不赞同自己。希望别人赞同自己,不希望别人不赞同自己的人,都是因为有一种出人头地的心理。(《在宥》:“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

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都想获得赞同,与自己看法一致的就赞同,与自己看法不一致就反对。(《寓言》:“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而所谓自己的看法,其实很多时候只不过是主流观念,“世俗之所谓然而然之,所谓善而善之”(《天地》)因此,如果要想出人头地,就得合大流,符合主流价值标准,如果想保留个性,有自己的思考,势必违逆主流。

庄子悲哀地说,三个人同行而其中有一个糊涂人,他们还可以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因为糊涂人毕竟只占少数;如果三人中有两个糊涂人,他们就会搞得疲惫不堪也到不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因为糊涂人占了多数。然而现在呢,整个天下都是糊涂人,我虽然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却不可能实现。这不是很可悲吗!(《天地》:“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庄子要做一个建立标准的人,而不是服从标准的人。他不是要和身边的人比较,甚至不是和当世的人比较,他是要为世代人类提供标准、提供意义。庄子就像他尊崇的前辈老子一样,他早就把自己从“众人”中抽身出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下》)。他们孤独、悲哀,但这是他们的选择。

意义都是人建立起来的,我们现在寻求的“意义”已经是一套非常成熟的文明体系。文明史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成熟的、非常庞大的意义体系,我们很难逃离其中。作为一个文明人,你其实过不了没有意义的生活。

我一直喜欢读《鲁滨逊漂流记》,最开始是为孤岛生活的情节吸引,后来我比较注意看鲁滨逊阅读《圣经》的段落。一个人在孤岛上如何活下去不自杀,是获得住所与食物之后最重要的事情。鲁滨逊会在木桩上记录时间,会不时阅读《圣经》,体验上帝的意志,在上帝那里找到了孤岛生活的生命意义。意义成了文明人的刚需。

如果我们现在做一个行为艺术,让你去一个十八线城市做保安,做一辈子,并且告诉你,你这辈子出不了名,你看着办吧。你只有到死的那一刻,你这个作品才结束,不死,结束不了,你必须在平庸中生活。

说平庸不确切,庸不庸还是在于自己,就是一种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很简单,出不了名。至于你怎么活,咱都不管,没有经费支持。你的生活是不是行为作品、你是不是艺术家,完全在于你每天的一念之间,没有荣誉、没有展览帮你证明。这跟杜尚下象棋,谢德庆十几年不做艺术还不一样,他们还是有一个很间接的艺术场景,有观众。

过了十年、二十年以后,你结婚生子,完全融入当地的生活,你自己都不屑于谈什么艺术,那你就成了一个保安,你这辈子就是一个保安。如果你也结婚生子,但你每天早晨睁开眼睛,都有一个念头蹦出来,唉,我是个艺术家。直到你死的时候,你都说自己是个艺术家,那咱们就是觉得,诶,那你这一辈子、这一生可能就是你的一个行为艺术,最后还有一些朋友来,你死了之前给你来拍个照,一个艺术家的行为艺术结束了。

“我们需要各种安慰性的幻象才能继续生活下去。”(伊格尔顿引尼采,《人生的意义》,第9页)鲁滨逊到了荒岛上不仅需要《圣经》,需要意义,还需要时间,没有意义的生活很难过,没有时间的生活是不是更难?庄子说,忘记时间,忘记意义,立身于逍遥之境吧!(《齐物论》:“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二、人被迫立大志

我们一般人都在池塘里、小河边钓鱼,有些人甚至不喜欢吃鱼就喜欢钓,享受钓鱼的乐趣。任公子做了一个巨大的钓竿去东海钓鱼,庄子没说这钓竿多长,他说任公子用五十头公牛做成鱼饵,然后蹲在会稽山上,把钓竿投向东海。会稽山就是茅山,在浙江绍兴,这个任公子蹲在茅山上,把鱼钩甩到东海,你想这钓竿、钓鱼线得多长,他天天在那钓,一年啥都没钓到。

我不喜欢钓鱼,坐半天钓不到,这任公子钓一年天天没钓到,怎么过来的?这不去还不行,去了才可能钓到,不去钓不了,你去不去?人家天天钓到鱼,天天吃鱼,你啥都没钓到,你还去不去?我们很多人很多时候都处在这种境况中。

有一天,任公子钓到了鱼,这鱼有多大呢?庄子说,任公子把这条鱼做成鱼干,从制河以东,苍梧山以北,这一地区的人们都饱饱地吃了一餐鱼肉。(参《外物》)

人被迫立一个比较大的志向,这个志一定是那种“不可夺”的那种志向,是你一提起就开心起来,是你丢掉就心神不宁的那种志。不然没有钓到鱼的日子里你怎么过?我觉得庄子其实也是让人立一个大的志向。

庄子可能比我们好一点,他有上层关系,跟魏国宰相惠施有交流,他知道自己的思想是在一定的层次上,我就坚持做下去。庄子的东西,视域特别大。

跟人比较,你有我有,大家都有,越年轻的时候越有这种比较,越年轻的时候这种比较会越强烈。

庄子经常批评惠施,觉得惠施的思想层次太低了,惠施讲的那些鸟用都没有。我觉得庄子心里还是比较骄傲的,一个骄傲的人能够放下一些东西。如果你是梵高,很多东西你还看得上吗?你就看不上了,对这种匮乏的生活,你也能够接受一些。

这个还挺难的,如果说,我以后就是庄子,就是大思想家,我没有这种自信,我觉得我没那个才华,你看庄子,他就觉得你们都不行,他很自信,甚至还有点骄傲。老田的最高人生目标就是写一本自己满意的书,表达自己的思想。我发现我还没有这样的志向,我还很在乎这种世俗的享乐,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那样一个宏伟的目标里面去。

庄子其实是把欲望分了一下等级,他把生活当中很多东西,什么金钱、名誉、地位放在很次要的位置上。

为什么要接受社会评价?因为你觉得这个社会标准还挺好的、挺对的,还挺高的、挺深刻的。如果有人评价,你这个作品哪里好,哪里不好,你说,我明明打的是乒乓球,你却说我这羽毛球这里打得好,那里打得不好,我觉得没法跟你说。就是说,你觉得人家都看不懂你打的是什么球。老庄思想很多是比较反常的、反主流的,反主流的思想怎么获得主流思想的好评呢?你越反主流评价越少。

惠施是庄子思想上的对手,但是庄子觉得,他的知音是惠施。理解他的不是接见他的国君,不是他的学生,反而是他的论敌。你越反主流,你的思想越怪,越不能为主流标准接受。那咱们究竟是要干啥?是为了获得主流评价,还是说把作品做得很怪很先锋?

庄子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受众,或者说,他没打算很多人能够读懂他,不像我写个公众号,还想跟大家交流一下,看怎么写能够给大家启发,人家庄子可能根本不管你这些,我说我的,我表达我的看法,如果万世之后有人能够理解我的思想,我觉得都算早的了。(《齐物论》:“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问题:

33、庄子,虽然我有一套自圆其说的看法,我还是想问你,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34、庄子,怀才不遇、知足、开摆(过我想过的生活,非常有想法)这三种活法,哪种才算活着?是都活一遍,还是选一种?

35、庄子,一个人怎么理解自己,让自己产生一种追求,有一种活在世上的感觉?我现在不知道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对生活无所谓。

36、庄子,我们的人生应该追求什么?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是在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遇到更好的人吗?这个答案很难说。究其深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但是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说要考研,我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追随者、随波逐流之辈。但是转念一想,其实人生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是麻木的做出选择,先去做做看,再去其中寻找意义。

答:对于具体的事情,赞成“先去做做看,再去其中寻找意义”。

37、庄子,人类为什么总是在思考存在的意义?

答:“人情必有所寄”。

38、庄子,你还想再来一次这个世界吗?我想了解像你这样一个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人,是否对人的生命、人间生活有内在动力和期待?

39、庄子,我没有问题要问你,人遇到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你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自己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我不需要你告诉我啥。生命就是度过时间,怎么样去度过时间,自己就可以找到答案。对于生命的思考,不用学习,通过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创造关于自己、关于人的知识。补充一句,我现在可能比较放松,假如我感到痛苦焦虑,我可能也会想着问问你,现在没有什么需要解脱的,所以没有什么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