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的温暖 文/刘媛玲  得到三妹五一要从北京回西安的消息,心情分外激动。因疫情原因,我们已三年多未见面了,虽然也常用微信视频聊天,但总觉隔着手机那层冰冷坚硬的外壳,不如相聚一起那么真实温暖。二十四日凌晨,生物钟早早就将我从睡梦中唤醒,四点多,离天亮还早,脑海里又像烧开的水胡乱翻腾起来,突然想到三妹三年多未回,下车到家快点也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小区物业已将下班,家里的水电是否能正常使用,有没有发生什么故障。想到这,我再也躺不住了,赶快起床洗漱吃早饭,然后找出三妹留下的钥匙,瞒着所有亲人们,坐公交乘地铁就向三妹家奔去。果不其然,进门后除了满地满家具的灰尘,水龙头打开后竟没有一滴水。找到物业询问原因才知要在水表上插水卡,心想问题症结找到了,不由有点兴奋,尽管事先不愿让三妹知道我去她家,这时也只好给三妹打电话询问水卡放在何处。三妹虽然怨怪我不该“长途跋涉”去她家,但人已到,她也无法,只好告诉了我水卡存放的地方。但令人失望的是,我仔细翻遍了几个抽屉的角角落落,也没有找到那张此刻对我来说无比重要的水卡。尽管妹妹电话中让我不要找了,等她回来再说,但我觉得目的没达到,不能白跑一趟,于是又跑去找物业,看看有无别的办法。看着我着急的样子,物业办的那位中年女子思索片刻后建议我再购张水卡,怕我不会使用,然后跟身边的工作人员打声招呼,便陪我来到三妹家。但插卡后仍是滴水未见,她马上打电话叫来一位工人,检查后发现水表已经报废。在征求我的意见后,她又打电话联系到水表厂,并告诉厂家我是从咸阳赶到西安的,当天要赶回去,希望能尽快派人来安装。在这期间,她到门外打开了电闸,又进灶房查看了液化气炉,发现打不开火,找出原因,站在凳子上给电池盒装上了电池(过后听妹妹说因为有次回家发现电池盒中的电池腐烂,导致电池盒也遭腐蚀,所以每次离家都取出电池)。厂家也信守承诺,半个多小时后就赶到家里。直到来人装好水表,看到水从水管汩汩流出,那位一直陪同我的“物业女子”才如释重负,向我叮嘱几句回家注意安全之类的话后这才放心离开。心存感激,浑身也来了劲。出去草草吃点饭,转回来把家里简单打扫后房间已经暗下来。担心回去地铁限制时间(老年人在上下班人流高峰期不能用乘车卡乘车),匆匆关上门上了电梯。路过一家便利店,想起出门后到现在还未喝过水,于是走进去想买瓶水。店主是位胖胖的中年男子,他看了我几眼后说,阿姨,今天天这么冷,这水太凉,我这有刚烧好的热水,您喝这个吧。他问我有没带水杯,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早晨走太急,根本就没想起带水杯的事。店主想了想,起身从柜台上出售的那摞碗中拿出一个碗,在店后面的水管上冲洗干净,又用开水烫了烫,倒了碗递给我。我接过抿了一囗,烫得无法喝,看看表,已接近五点,到地铁囗还有一段路要走。心中着急,便问店主,我急着赶车,这碗能不能卖给我,多少钱?店主推开了我拿着手机准备刷码的手,笑着说,一个碗值不了几个钱,阿姨拿走吧。我想了想,反正三妹回来还要过来的,过两天再还给他也不迟。便连声说着谢谢,顾不得什么形象不形象,端着一碗开水匆匆走出店门。进了地铁站,上楼下楼,三拐两拐,又犯糊涂了,不知该在哪坐车,在哪又换车,该坐几号线。问一位年轻人,他说也不知该怎么到咸阳。就在我失望地准备走开再去问别人时,他拿出手机帮我查了导航,耐心地告诉我乘车的路线,并指给我该怎么走。在他的指点下,我总算顺利地乘上了车,长长地松了一囗气。连日的倒春寒,那几天天气很冷。但去西安那天,我冒着寒冷出门,却带着周身的温暖回到家。谁说世态炎凉,短短的一天西安之行,遇到的几位热心人,让我感动,更令我至今难忘。作者简介:刘媛玲,西安市灞桥区退休教师,陕西富平人。喜爱文学创作,多年来勤耕不辍,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教师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广播电视报》《八小时以外》《家庭生活指南》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千余篇(首)。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泾渭文苑》原创平台签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