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得拒绝,才是高级的人生

 立达国学 2023-05-08 发布于北京

立达国学院|出品

于海洋|撰文

于海洋|编辑

当今社会,做人有两大境界:懂得拒绝、适度自私。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有人因不会拒绝感到苦恼,有人会为自私感到自责,仿佛自己怎么做都是错的。

明明不想去别人的饭局,不知如何推脱,于是硬着头皮参加;明明自己很喜欢那个玩偶,就因为别人抢先一句“我好喜欢”,让给了别人;明明自己拒绝一下、自私一点就能获得,但就因不会、不敢,无法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推辞是一门学问,拒绝是一种态度,虽然对社恐人士来说很困难,但它十分有必要。

相信很多朋友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朋友找你帮忙,答应吧,不是力有未逮就是自身已忙得不可开交;不答应,又抹不开面子。于是,勉强答应下来。

事情办好了,把自己累得够呛;事情没办好,还落得一身埋怨。

没错,这种不懂得拒绝的人,往往活得都比较累,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不断委屈自己。


在豆瓣的推辞学小组中,有近26万人分享自己拒绝别人的经历,有拒绝成功的,也有拒绝失败的。社恐人士看到成功拒绝别人的故事后,直呼堪比“爽文女主”。

“五一前有个亲戚来借车,说是五一要回老家,来回要1000公里路,明知道车子外借有风险,还好意思给别人添麻烦,让人五一都过得提心吊胆,平时他白嫖别人习惯了,但是我不会惯着,直接拒绝说不借。”

“无论谁管我借钱,永远都是一句话:'没现钱,都还信用卡了,我这有几个银行业务员的微信,办卡或者贷款都挺方便,你要的话推给你。’”

其实,借钱也好,借车也罢,或者在高铁上换座、吃饭拼桌,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哪怕我们不拒绝,对我们的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会让自己的心里很不舒服,“自己明明不喜欢,却还要委屈着自己那样做”,到头来,难过的还是自己。

拒绝别人,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糟。

正所谓:“人之情,于害之中争取小焉,于利之中争取大焉。

三毛曾说过,“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已经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很多人不懂得拒绝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害怕拒绝别人后被别人否定,害怕别人说自己不善良了、不友好了,害怕别人从此疏远自己,所以不得不戴面具在朋友同事身边“周旋”。

前面也说到,这样的生活会让人身心俱疲,有时候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并不是件好事,你在乎别人,但你在别人那里并没有那么重要,甚至你的焦躁只有你知道,别人丝毫不在意。

在知乎上,有位网友提问:为什么拒绝别人后,心里有不安和愧疚感?

该贴下有个高赞的回答:因为你没有习惯拒绝,一直顺从别人、害怕别人生气的你,在乎别人的看法多于关心自己的内心,你是不自由的,常被人发好人牌。

这个回答一语中的,说的正是不懂得拒绝的人的内心:太怕失去别人心中“老好人”的形象,所以不敢拒绝;太过在乎别人的评价,所以只能委屈自己。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需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敢想敢做的张雨绮曾在《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中讲道:“我知道很多人讨厌我,没关系,你讨厌我是你的事,我如何生活是我的事。”

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讨厌就改变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因为别人都不是你,别人怎么看你,那是别人的课题,和你没有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