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甘肃的第2篇图文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莫高窟,月牙泉,鸣沙山,敦煌历史长卷上的光辉篇章。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 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 敦煌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 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十分惊人。 石窟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月牙泉是鸣沙山的逗点,鸣沙山是月牙泉的余音,终于,戈壁上才出现成功者的合演。 鸣沙山:全山系沙堆积而成,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 “沙岭晴鸣”,据史书记载,天气晴朗时,风停沙静,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 这一奇观,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月牙泉:弯曲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谓之月牙泉四奇。 白马塔村是一座宗教神秘色彩的古城,古老传说在时间和历史的雕琢下,显示出厚重的底蕴和轩昂的气势。 传说白马塔始建于后秦,现塔为清道光二十四年重建,整体塔呈明代喇嘛塔风格,可惜时间有限只见古城雏形,未曾见到白马塔。 马路边包装葡萄,是这里的一大景观。红地球葡萄,敦煌市特产,果肉脆而硬,是“中华名果”。 ![]() 发现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