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资源 篇十:如何把看过的东西变成可实操的方法?

 squareyang 2023-05-08 发布于广东

我以前看书阅读,做笔记,总是记录了一堆东西,后来总用不上或者不知道怎么能用得上。

我看《笔记的魔力》这本书,是想解决:如何把看过的东西都变成可以自己实操的方法论?

「读书方法」👉

「阅读app使用」👉

「豆瓣9.2高分书单推荐」👉

这次,继续【阅读特辑】,讲讲最近学到的关于记笔记的「笔记思考」术。

学习资源 篇十:如何把看过的东西变成可实操的方法?

此书连续25周登上日本亚马逊综合畅销榜

书中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笔记思考」,关键步骤「事实-思考-灵活运用」。

看完这本书,我也顿悟到:为什么要记笔记?记笔记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记笔记,是为了获取可迁移的通用知识,再思考将通用知识运用到具体事件。

在进行笔记思考时请有意识地考虑到“通用可行性”,最好能想着我们是为了“通用”才进行的笔记思考。

一边想着“还能运用到什么地方”一边进行抽象思考,这样才能引导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笔记的魔力》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有同样的问题,那就跟我一起看下去吧!

学习资源 篇十:如何把看过的东西变成可实操的方法?

我从书中,总结出2种做笔记的方式:

第一种,分块记录。

适合在宽阔的书写区域,比如电脑端、纸质笔记本。如果是在竖版的窄小手机端版面记录,会感到受限制。

学习资源 篇十:如何把看过的东西变成可实操的方法?

作者在书中的示例-会议记录↑

具体操作:

分左右2栏进行笔记思考(为什么这样分?因为人的右脑负责“事实”,右脑负责“联想”。)

左边,分为3部分:标题、事实记录、概括词。

「标题」部分:日期+主题+摘要。让你以后再回看笔记时,能更快找到当时记录的感觉。

在左上角记录日期;一句话写下“关于什么话题进行的交流”。在此下面写摘要,比如跟××沟通了××方面的事情。

「事实」,人生大部分事情可以分为这3大类:工作、生活、学习。

所以「事实」部分,可以按照这3大类下的细分项目,去记录:

工作:会议讨论内容等

生活:某些场合、社交媒体社会事件所见所闻的客观事实,或者任何触动你内心的现象等

学习:课堂笔记、读书阅读笔记等

或者简单粗暴,一句话:记录让自己有瞬间情绪的东西。

作者提供的小技巧:每当你写下一个关键词时,就用一个圆圈将其标记出来,然后可以在其周围写下其他相关的词汇。以此为中心,你可以随心写出各种能想到的事物,这比单纯的罗列清单更容易让人发挥想象,也更容易梳理思路。之后再回顾时,这种图文形式也会比单纯的文字、文章更容易记住。

「概括词」,对「事实」栏内容归纳出总结词。

在左侧页面五分之一处画1条竖线,留出位置写概括词,这可以锻炼出自己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什么时候写概括词呢?在做笔记时或等到笔记记录完,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来哈~

左边部分的内容,相当于读书过程中的摘抄记录,以及思维导图,很多人也只是止步于此。

但笔记思考的重点是在右边部分,作者提出:「笔记思考是为了“知识创造”而非“直接记录”」。

右边,分为2部分:笔记思考、实践运用。

笔记思考部分,根据左侧的「事实」,挖掘关键的抽象思考要点。

再根据这些抽象的思考点,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思考哪些场景可以应用到。可以用“因为这种理论,某事将变成这个样子”这句话,自问自答,引发思考。

我觉得「笔记思考」最难、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部分。作者本身是很明确自己的笔记思考方向,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现存的问题,所以他看到生活中的任何信息,作者在这部分的笔记思考,都会联系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上。

一句话说明,作者是从他8岁的时候,就持续在用笔记思考,深度剖析过自己,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再继续带着问题,持续观察、思考他人生中的一切事物。

所以,该书最后也有作者提供的【自我分析1000道自问题】(关于梦想、性格、经历、家人/亲戚、朋友/熟人、学习/工作、兴趣/爱好),通过问答,帮助你了解自己。

在自问的时候,作者的建议是:回答得更具体。

比如,如果问你的长处是什么?

有人会回答“充满热情并付出超乎别人的努力。

具体说法:考试之前每天会花好几个小时学习,每天工作到凌晨5点等。

如果是对自己很了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就可以忽略啦~

最后,可以用颜色区分笔记的模块:

左边事实部分,黑色笔;

右边笔记思考部分,蓝色笔;

行动指南部分,红色笔;

以后回看笔记时,首先入眼就可以根据颜色,更好区分笔记内容模块。

学习资源 篇十:如何把看过的东西变成可实操的方法?

第二种,清单式记录。

适合用任何设备条件,随时随处可以记录,只需要自定义符号。

其实我更喜欢第一种分块记录。但是在我实际使用坏境,清单式记录更适合我。

毕竟大多数情况下,要想随时随地的记录,那就只有窄小的手机屏可以给我使用。

学习资源 篇十:如何把看过的东西变成可实操的方法?

作者早期在街头弹唱时做的笔记思考↑

我用这种方法,总结的手机端笔记记号👇

学习资源 篇十:如何把看过的东西变成可实操的方法?

小节:

其实上面说了那么多,作者的「笔记思考」术,就是3要素:“事实→抽象思考→灵活运用”。

懒人操作:一直追问、探究让自己有瞬间情绪的东西,进行本质发问“为什么…?”

而作者是认为写下来更有助于思考,所有才有「笔记思考」这个词。

「笔记思考」,侧重思考,笔记只是重要的辅助工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