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国庆律师攀登珠峰日记4:在海拔5364米生活是什么感觉?

 轻松悦分享 2023-05-08 发布于广东

陈国庆,卓建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合伙人,卓建律师事务所斗木刑事团队负责人,卓建律师事务所金融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律专业委副主任。司法部2017年度中国律师行业最受关注人物之一,中国法学会2017年度刑事辩护杰出成就奖获奖人。热爱登山。目前正在珠峰营地,准备合适的时机攀登珠峰。

攀登珠峰第104月13日

攀登珠峰,须具备四条件

领队今天又带我们到了当地一古老的寺庙,有700年的历史。特意请喇嘛为每一位队友颂经祈福,现在有佛法加持,大家定会平安。

领队是位“迷信”的人,喇嘛不祈福,他是不上山的。

今天闲聊一下攀登珠峰。攀登珠峰难不难,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挑战,理论上是可以的,但也不是一点条件都不要。需要什么条件,队友给出精准的总结,我觉得总结到位,想攀登珠峰,须具备四个有:有钱、有闲、有力、有胆,缺一不可。

有钱。攀登珠峰需要经济支持,而且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负担不起,或者负担的起舍不得负担。当然,还可以拉赞助,有队友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有钱的。

珠峰费用包括几部分,一是尼泊尔政府收取的登山注册费,一是给夏尔巴的费用及小费,三是支付给登山公司的服务费用,四是购买装备费用及前期攀登其他雪山的训练费用。

有闲。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时间。有人说,有钱了肯定就有闲。实际情况是,有闲的没钱,有钱的没闲。

2019年吹过的牛,说要攀登珠峰,四年中,各种犹豫徘徊,四年后才下定决心,要兑现曾经吹过的牛。为什么拖这么久?我没有时间,根本不可能离开2个月,工作做不完,公司离不开,团队放不下……

后来想明白了,自己没这么重要,地球离开谁都照转,始皇帝驾崩,地球继续转了2000年。日出日落亿万年,没看少了谁停止过。

有力。身体是一切的基础。有钱有闲没身体只能望峰兴叹。

现在满世界的油腻,年纪轻轻,大腹便便。年纪轻轻,疾病缠身。

当然,也有像夏伯俞老师,无腿登顶;张洪老师,双目失眠登顶,这些人都是超级英雄。但他们是身体有缺陷不是没有身体条件,夏老师四次挑战珠峰,直到2019年登顶。张洪老师,2020年首次盲登珠峰,一次成功。

有胆。主要指挑战极限的勇气。这个是决定因素。有钱有闲有力的人很多,但有胆挑战极限的人有多少?

要过自己的心理关,自己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没有对自己进行评估,做这样的决定有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要过亲人关,父母老婆孩子因为对安全的担心,会坚决反对。

第一天运送我们到卢卡拉的直升飞机,前几天在道拉吉里峰因天气原因坠毁,幸好与我拍照的女飞行员没事,上帝保佑。

攀登肯定有风险,这个一定要有认识。要懂得个人是渺小的,要敬畏大山。

攀登珠峰的风险主要是晒伤,冻伤,雪盲症、体能,缺氧导致的脑水肿或肺水肿,以及不可预测的恶劣天气和其他地质灾害,但上述风险,只要准备周全,即可以避免。

我是个谨慎的人,防晒霜唇膏,雪镜,手套等小件我都准备了双份。四年来坚持锻炼,就是要做好准备,防止出现闪失。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最难预测的就是恶劣天气和雪崩冰崩,也是最大的风险,但发生的概率比出门遇交通事故还低,我们只能一路祈求佛主保佑。

今天上午在Dingboche的旅馆后山拉练,近距离膜拜了阿姆达布朗峰。

阿姆达布朗峰,海拔6810米。比珠峰少了2038米,但目前登顶阿姆达布朗峰的人不超过100人,登顶珠峰的人超过7000人。攀登难度不在高度,登山无止境。

明天dingboche到loboche,距珠峰越来越近,就像要见思念多年的美人儿,想见又不想见,既紧张又期盼。

攀登珠峰第114月14日

跟随我们的高山摄影师

每天早上起来,要收拾自己的脸蛋,抹上厚厚的一层防晒霜,抹完后脸一下变白了许多。

尼泊尔是徒步者的天堂,有世界最美的徒步路线Ebc,到处都是户外装备店。即便你光着来,也能在一个店里找齐全部户外的装备。

海拔4940米的喜马拉雅度假村

从卢卡拉开始,除了夏尔巴背夫,一路都是徒步的人,欧美人居多,其次是印度人。让人诧异的是,外国人都认为我们是日本人,No,I’m chinese,我们会立即纠正。

除了沿途风景,最让我难忘的是,沿途的旅馆和餐厅,虽然简陋,但整洁卫生。特别是卫生间,绝大部分都安装了马桶,眼净,鼻净,无蚊蝇。

被抱怨最多的是尼泊尔网络,除了需要付费外,60元48小时。网速很慢很慢,有时还断网。

不过也好,没有网络没有电话,远离喧嚣,远离高楼大厦,早睡早起,看看书,动动笔,这种生活感觉已经离我好多年了。

沿途虽然单调,但也有快乐的事。最快乐的是看群里摄影师拍的美照,这也是最热闹的时段。

下午摄影师会把当天拍照片上传到群里,但网络太慢,只能看到图片不停地旋转,就是下载不了,性子急的队友,有骂娘的,有砸手机的。偶尔能下载的也是昨天上传的。

摄影师,一位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年龄和长相差距很大的年轻人,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高山摄影师。

一路最忙最累的人是摄影师,背20公斤摄影设备,还要一路奔跑,抓拍11位队友的精彩瞬间。

你不听声,看他样貌,看他在高山矫健的奔跑姿势,肯定以为他是位夏尔巴,但他是位中国的高山摄影师。

我认识他是在2019年攀登慕士塔格的时候,因为接触的时间较短,对他了解不多,但他一直在山顶等着大家,直到最后一人登顶,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我爬过几座雪山,认识几位高山摄影师。仅从拍摄技术上来评判,难分伯仲。

有的摄影师,刚开始时比较积极,到后面就见不到人了。我在登顶过程中遇到他,他说山顶太冷,不想等爬得慢的队友,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任何职业,技术性内容都可以通过时间来弥补,经过10年的摸爬滚打,技能难分上下。

那为什么有的人业务越来越少,有的人业务做不完呢?人与人之间,最终比的不是技能,而是人品。技能有天花板,人品却无极限。

律师行业有句话:有人做着做着成了老律师,有人做着做着成了大律师,摄影师也一样。

今天从Dingboche(4350)到lobuche(4940)明天到珠峰大本营。

攀登珠峰第124月16日

(注:攀登珠峰第12天,是同陈国庆律师所发朋友圈内容一致,4月16日为日记发出日期,下同)

中国勇士的石冢

山里网络是稀缺资源,因网络原因推迟两天发送日记。

在dingboche,旅馆的老板安排了欢迎仪式,特意给我们送了一个蛋糕。临走又安排了告别仪式,给每一队员送了一条白色哈达,口中说着祝福的话,“希望明年能再见到你们,祝平安,旅途愉快。”

带着旅馆老板深情的祝福,开始新的征程。

遇难勇士们的石冢

从Dingboche到luboche,途径海拔4860米的垭口,有一空旷的地方,有很多的石堆,走近看,是后人为纪念那些挑战人类极限遇难的勇士们堆的石冢,不锈钢板墓碑上刻了他们的出生年月、名字、遇难的时间,他们将永垂不朽。

中国境外登山遇难烈士纪念碑

我们找到中国勇士的墓,他们的名字如璀璨星空中闪闪的星星:杨春风、饶建峰、陈宏路、赵亮、韩昕、李斌、哈文艺、刘向阳、戈振芳。

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我们熟悉的朋友,没想到在这里再次相见。

矗立在英雄的墓碑前,所有队员表情凝重,我蹲下来摸着墓碑上他们的名字,许久没能站起来,情绪激动,眼泪止不住地流。

我向他们献上哈达,副队长献上香烟。几位女队员没忍住,哭出声来。副队长在敬上香烟的那一刹那,也没忍住眼泪。

全部队员在墓碑前默哀三分钟,向所有的勇士们致敬,告别,愿你们在天堂安好,愿你们护佑所有挑战极限的人们平安!

梦想无惧

梦想无惧,爱无止境。你们就像彗星一样,虽然短暂,但也曾照亮过星空。

缅怀英雄,也时刻提醒我们,登山有风险,敬畏自然,如履薄冰,平安攀登。

很快就到了lobuche,海拔4940米。这是第二次在海拔4800以上的地方住宿,上次是在唐古拉镇,晚上睡起来还有些不舒服,但这次的海拔更高,但没有明显的高反,感受好很多,可能原因就是我们一路徒步适应的好。

今晚到珠峰大本营。

攀登珠峰第134月17日

入驻珠峰大本营

珠峰大本营和我的家

第一张图是我的家,约6平方米,一个海拔5364米为我挡风遮雨家。

今晚睡在大本营,一晚都在辗转反侧,这是高反症状。有队友高反症状更严重一些,头疼、失眠,这种症状再适应几天应该就好了。

在海拔5364米生活是什么感觉?

在海拔5364米生活是什么感觉?早晚温差40℃。晚上呼出的气都能结成冰。由于氧气稀薄,一切都要慢下来,慢慢走,慢慢说,慢慢吃,动作稍大一点,就气喘吁吁。

平时生活在海拔100米的地方,每天可以跑步,可以撸铁,可以打球,在氧气充沛的地方,怎能体会缺氧的感觉,在高海拔地区,这些运动都很奢侈。

人们在拥有时,总是习以为常。在失去时,却怨天尤人。健康时,胡吃海喝;失去健康时,最幸福的是什么?能喝一碗粥,能自己上厕所。

很多人没有生活,只有工作,工作,工作。等到没有工作时,连生活都不知道怎么过,很多人在退休那一年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以前忙碌,现在清闲,无所适从。

很多人问,万一没有登顶怎么办?这些钱不是白白浪费了,不如拿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

什么是更有意义的事呢?终极来看人是没有意义的,终究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

队友说,如果一定要说有意义,就是被烧成灰烬之后还能给地球留下一些肥料,这话有禅意。

夫妻一起挑战珠峰,纪念认识30周年,结婚20周年

队友是北京人,今年是他结婚20周年,他们夫妻二人一起挑战珠峰,纪念他们认识30周年,结婚20周年。大家称他们神雕侠侣,我说他们是神仙都羡慕的好伴侣,祝福他们。

有意义,一定是自我的意义。你可以惊天动地,你可以碌碌无为,只要你不伤害别人,活出自己的小天地,就是有意义。

攀登珠峰是否能成功,有太多不确定性。天时地利人和。通俗地讲,我有没有登顶的命和运气。

孙悟空成不了唐僧,八戒只能是八戒。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发生改变,这就是命。如命中注定不能登顶,无论如何努力都是白搭。但是,一定要尝试过,直到我无能为力,我才会认命。

夏伯渝老师攀登了四次珠峰,最后一次登顶成功,他有登顶的命,只是前三次没有登顶的运。张洪老师盲登珠峰,一次成功,他有命也有运。

遇到最好的领队,有最优秀的夏尔巴,还有一群志在必得的队友,再加上自己多年充分的准备,万事备,欠东风。

命即天意,天意不可知,只管尽力前行,成败由天,我不考虑。

虽说休整,但不是休息。今天拉练了高海拔营地,从大本营5364到5700,整个攀登过程比哈巴更轻松。

明天大本营祈福。

回顾

陈国庆律师攀登珠峰日记

1、为什么要登山?

2:直升飞机到博卡拉

3:攀登珠峰离不开的夏尔巴

未完待续,敬请垂注



饶庆松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深圳优秀女律师

最高院第一巡回庭优秀志愿律师

深圳优秀才艺律师、体坛风云人物

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

《时代周报》特邀法律评论员

深圳律协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律师权益保障志愿团团员

热爱游泳,三次横渡琼州海峡

2016年作为第一名女子挑战往返横渡

彻夜游泳坚持19小时,50公里

公开出版物有《横渡,不一样的人生》

每天一分享  做有温度的律师

业务领域:房地产建设工程、民商事案件、刑事合规

微信号|ronniedongwa 

微信名|轻松律师

邮   箱|szslawyer@163.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