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次肠镜,或能保你10年不得癌!5类肠癌高风险人群千万别错过

 小天使_ag 2023-05-08 发布于湖南

结直肠癌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且具有高病死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在逐年上升。

根据2020年的最新数据统计——

在全球范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跃升到了第2位;

在我国范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跃居第2位,死亡率居第5位,2020年新增死亡人数28万。

我国结直肠与全球趋势相同,都有明显的提升,这也说明结直肠癌的防治情况不容乐观。

第1点

—The first—

死亡率高,却是一个“傻子癌”

广告“痛,轻点,女领导低声的哀求,他有些不忍心了!
×

结直肠癌其实并不可怕。

在医生们的眼中,它是一个“傻子癌”——发展迟缓,易于发现,预后极佳。

与其他癌症相比,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既然如此,结直肠癌又为啥会如此致命,导致每年有20多万生命被它无情吞噬?

答案很简单:因为很多人都错失了早发现、早治疗的时机

肠镜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

但肠镜从肛门进入肠腔的操作,让很多感到不适。

因为羞耻与恐惧,非常排斥肠镜。

但由于结肠镜对肠道观察的直观性,同时可以进行肠道下病变的活检、治疗。

因此,相比于腹部CT、大便隐血等筛查方法,肠镜检查在筛除结肠癌时占据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仍是整个结直肠癌筛查流程的核心环节。

第2点

—The Second—

一次肠镜检查能保几年平安?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曾经公开说过:“ 如果你超过45岁还没做肠镜的话,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肠镜,做一次肠镜管你五年、十年没问题,你不会得结直肠癌。”

李兆申教授所言并非夸大。

据临床统计,80%~95%的结直肠癌由息肉发展而来,而这个发展过程一般是5年到10年

换言之,肠检的时候没有找到息肉,或者找到了还未癌变的息肉并切除,就能在未来的5~10年不患肠癌。

但若是没有进行过肠镜检查,人体并不会有其他异常。

息肉发展悄无声息,如果是因为明显症状发现了肠癌,那也说明病情已经到了中晚期。

第3点

—The Third—

这5类高风险人群快检查

为了生命安全,肠镜检查对每个人来说都很有必要。

对于一般风险人群,推荐从45~50岁开始进行肠镜检查,如果镜下未见到病变,以后可每10年复查一次。

但高危人群,又从未做过肠镜,那么建议尽快进行第一次检查

1. 有结肠癌病家族史的;

2. 患有炎症性肠病的;

3. 有大肠息肉病史的;

4. 出现了相关症状的,比如长期腹痛、腹泻、便秘、黑便,以及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下降;

5. 生活习惯不好的,抽烟、饮酒,爱吃高脂、红肉、腌制食品、油炸食品以及缺乏蔬菜、水果、纤维摄入。

另外,还有一类特殊人群——已经接受过息肉切除术的病人,也应注意复查肠镜的频率:

多发性息肉(数量>3),应3年内复查;

小息肉(数量1-2个),应5年内复查;

大的无蒂息肉,应在治疗后2-6月复查。

第4点

—The Fourth—

做肠镜一定要喝泻药?

×

肠道准备是肠道检查成败的关键。

医生开具泻药,就是用于清肠,把大便排干净,防止有粪便和粪水留在肠道内,影响肠镜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安全性。

泻药难喝,拉肚子也让人不舒服。

但肠道不干净,却可能造成2个后果

一是医生看不清肠道情况,错过了可能存在的病灶;

二是一旦肠镜操作不当,导致穿孔、损伤的话,不干净的肠道引发并发症的风险也会更高。

所以喝泻药是必须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配合清肠工作。

术前1天内吃易消化的食物,白粥、肉糜、菜泥之类的,让食物可以顺畅地来,也能顺畅地走。

另外术前要口服2-3L的泻药,当然一次喝这么多水很多人受不了,所以可以把泻药安排在2小时内喝完,每15分钟左右喝250毫升。

如果无法忍受泻药的口感,还可以加入运动型饮料、可乐等饮料改善口味。

一般服用泻药后,半小时左右会出现腹泻,通常会排7~10次,直到看不见固体粪渣。

这时就能告诉医生,你已经准备好了,剩下的就交给医生吧!

肠镜检查,可能会有的人来说会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不适。

但只要忍耐过去,我们就能收获一份长久的安心和健康。

这么一想,肠镜检查受的“罪”就都是值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