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务微信爆炸式增长'互联网 政务'模式形成

 苍山如_海 2023-05-09 发布于北京

  中国气象报记者张明禄报道 日前,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国政务微信发展年度分析报告(2014)》。报告指出,全国的政务微信账号数量在2014年实现了爆炸式增长,“互联网+政务”的模式初步形成。调查显示,2014年全国政务微信数量已达40924个,与2013年的数量相比增长了10倍。政务微信已经从新鲜事物变成了老百姓指尖上的“家常菜”。智慧民生是趋势,而政务微信在其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梨形变成橄榄型 政务微信实现广覆盖

  记者发现,与常见政务微信评估报告不同,该报告创新性地针对政务微信用户、政务微信管理员分别开展了问卷调查。课题组认为,大数据时代,数据固然重要,数据背后的用户感受以及一线运营者需求同样需要高度重视。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政务微信数量已达40924个,与2013年的数量相比增长了10倍。涵盖公安、旅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交通、教育、医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院和检察院、司法、科技等多个政务民生热点领域。如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对政务微信总量进行排名,2014年较2013年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后来居上,跻身前十名。

  研究发现,2013年政务微信主要集中在地级市、区、县级以下的基层,呈现'梨型’。但是2014年政务微信的行政级别分布呈现出'橄榄型’,以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为主。

  逾九成受访者订阅政务公众号 公共服务获认可

  记者了解到,2014年下半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要求全国各地网信部门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积极运用即时通信工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工作,从政策层面上鼓励了政务微信快速增长。而与此同时,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对于政务微信的认可度也在快速增长。

  调查显示,逾九成用户订阅了政务微信公众号,其中53.51%受访者订阅了一至两个政务微信号,约28%受访者订阅了三至五个政务微信号。49%受访者每天使用政务微信时长为10至30分钟,87%受访者与政务微信进行过互动,占比最高的是使用查询功能,占受访者总数的48%。94%受访者认为政务微信对其生活有帮助。而在众多服务功能中,受访者使用最多的前三项功能分别是:查违章、查询实时路况、医院挂号。以民生为导向,以智慧便捷为手段的公共服务,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双微协同局势明朗 服务功能备受期待

  微信产品出现之初,与微信与微博的定位区分的讨论就不绝于耳。报告认为,又经过一年时间,政务微信与政务微博的定位区分已经比较明显。2014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结合职能定位,开办政务办理、信息查询、网上支付等综合性业务,提供精细化服务,优化用户体验,提高运行效率。区分政务微信公众账号与政务微博的功能定位,实现“双微”联动、协同发展。这为政务微信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政务微信与政务微博在功能定位上扬长避短,才能相得益彰。

  实际调查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61%政务微信运营人员认为政务微信与政务微博不同,65%公众认为政务微信应是服务平台。36%的公众期待政务微信能够搭载更多的公共服务,让老百姓办事“拇指动动”全部搞定,其次是约29%受访者期待重大新闻事件或政策信息及时推送,还有11%受访者希望政府官员多露面。

  研究发现,还有近四成人分不清其中的区别,需要引起关注并加以指导。课题组认为,双微协同,各司其职,而不是同地竞争,才可以提供优良便捷的智慧民生服务。

  一把手重视 人员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调查显示,虽然各级党政部门对政务微信的发展比较重视,然而从客观投入上来看明显不足。数据显示,从政务微信的运营维护人员来看,1人占34.65%,2至3人占38.61%, 4人以上的仅占20.79%,没有专人维护的占5.94%。事实上,商业性质的微信公众号大都由5人以上的专业团队运营维护,政府部门投入的人员数量远远低于商业机构。此外,调研中发现,政务微信运营人员一般身兼数任,缺少专人运营。

  而从每年度投入政务微信建设的专项经费来看,没有专项经费的占42.57%,1万至5万的占23.76%,1万以内或5万以上的分别占16.83%。

  尽管各政府部门领导重视政务微信建设,但相对来说投入明显不足,同时数据开放程度也将影响未来智慧民生服务提供的广度与深度。课题组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对政务微信投入,由专业团队运营,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员培训。另外,我国在政府数据公开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当前政府上下级、各部门之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现象较为普遍。

(责任编辑:苏玉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