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有富 | 怎样读书与写学术论文

 星河岁月 2023-05-09 发布于江苏

竞争激烈的考研复试落下帷幕,

成功上岸的你,

对研究僧生活憧憬的同时,

是否还有一丝对能否写好学术论文的不安:

如何从常见文献中找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思路,

如何写出令人惊叹的学术论文?

南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有富先生有诀窍哦~

图片

徐有富教授






我们过去读书的特点是求同,即我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要尽可能与教科书上写的、老师讲的、标准答案上规定的相同,这样考试才可能得高分,才可能考取重点学校。我们现在写学术论文,则要将自己科学研究的成果总结出来,而科学研究总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朝前迈进一步,读书的特点是求异,即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收获。如果你的学术论文与前人雷同,则毫无意义,甚至有抄袭之嫌。那么在读书时,怎样才能有新收获呢?

读书有所得的关键在思考,《孟子·告子上》云:“心之官则思,不思则不得也。”《管子·心术下》亦云:“思之,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 孰是孰非?就得要思考。现在通行的看法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竺可桢不同意,指出:“唐朝开元时代,对于安西玉门关一带春天几乎每天日中都要刮起黄沙直冲云霄的情况是熟悉的。”但是也有人认为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以故意将地点弄错,如苏东坡所在黄州的赤壁矶不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但是他在词与赋中都说黄州是赤壁之战发生的地方,并将弄错了的责任推给了别人,如词中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赋中说:“客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前面将弄错了的责任推给了“人”,后面又将弄错了的责任推给了“客”,可见他是有意这么做的。那么王之涣的《凉州词》究竟哪一句正确呢?我们认为“黄沙直上白云间”正确,因为这首诗的主题是一个“怨”字,写戍边将士长期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却得不到春风的眷顾,因此环境越差,他们的怨恨情绪也就越深,越合理。相反,如果把生活环境写得很美,就与该诗的主题思想不协调,并且相矛盾了。

读书不仅要思考,而且要不断地思考。因为只有不断思考,对问题的认识才能不断深入。例如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中的两句诗,比较原始的版本,如梁代萧统编的《文选》卷三十作“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后来许多版本也都是这么写的,但是苏轼经过思考后提出了不同看法,其《东坡题跋·题渊明饮酒诗后》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他的看法为后世所普遍接受,于是“悠然见南山”似乎成了定论。但是我于2005年3月2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黑板报上见到一篇大学生访谈录,其中特别提到徐复老先生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见’仍应作'望’,依据在《晋书·隐逸传》,说翟汤是陶渊明的好友,住在南山,'望南山’是在思念翟汤。”查《晋书·隐逸传》知:“翟汤,字道深,寻阳人,笃行纯素仁让廉絜,不屑世事,耕而后食,人有馈赠,虽釜庾一无所受,永嘉末,寇害相继,闻汤名德,皆不敢犯,乡人赖之。司徒王导辟不就,隐于县界南山。”“望南山”表达了陶渊明对翟汤的向往之情,而“见南山”就没有这层意思。看来徐复对此诗的理解又深入了一步。

那么,徐复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是否准确呢?那倒不一定。这两句诗的后面还有两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望南山”的主要目的是欣赏傍晚时分“飞鸟相与还”的情景,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只归鸟,所以对归鸟特别关注,不仅望之再三,而且也咏之再三,如他专门写过一首《归鸟》诗,其第三章云:“翼翼归鸟,循林徘徊。岂思失路,欣反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再如《饮酒诗二十首》之七的后四句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可见他的心是与归鸟相通的,他是在借归鸟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思。反观我们讨论的这两句诗,只有用“望”字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他见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情景所具有的愉悦欣慰之情,如果用“见”字,表明陶渊明无意望山,甚至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诗都忽略了,这就与诗人的这种情感显得很隔膜了。所以陶渊明这两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还是应当作“望”字。可见不断地思考是多么重要。

思考与否的标志在于能不能提出问题,譬如据说出自李白笔下的一首《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冥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人们对其真伪提出了疑问,一是来历可疑,北宋文莹《湘山野录》记载:“'平林漠漠烟如织’云云,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风集》于曾子宣内翰家,乃知太白所作。”而魏道辅即魏泰,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介绍,他是一个作伪专家。二是版本有问题,《古风集》不知何书,清王琦《李太白全集》注云:“宋黄玉林《绝妙词选》以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然考古本太白集中,缺此二首。萧本乃有之,其真赝诚未易决。”三是从词体发展史看,就内容而言,此词写羁旅之思,未写妇女与爱情;就形式而言,此词为双调,而且上下片字句不一样。如果此为李白作,文学史应当改写。因为盛唐时就已出现如此成熟的词作,则词的流行应当在盛唐以前,而事实并非如此。此外,浦江清还认为“玉阶”当为“玉梯”,因为上片写“有人楼上愁”,而下片却写“玉阶空伫立”,一会儿楼上,一会儿楼下,相互矛盾。虽然人是可以移动的,但是从词意看,只有在楼上才能看到“长亭连短亭”,才能产生浓浓的乡愁。而比较早的本子是“玉梯”,后来才被改作“玉阶”的。其实“玉梯”在唐诗中用得很多,指阑干,因为玉梯横过来很像阑干,如李商隐的《代赠》诗:“玉梯横绝月中钩”。而在《词综》卷一中收录此词,于“玉梯”下附注“一作阑干”,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提出问题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马克思曾回答过他女儿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其中之一是“你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他回答道:“怀疑一切。”我国著名学者陈垣也引用《诗经·郑风·扬之水》中的两句诗“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作为“考寻史源的两句'金言’”。例如陶渊明被《诗品》说成“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宋书·隐逸传》称陶渊明辞官是因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真正原因是陶渊明忠于东晋政权,陶渊明之所以在刘裕军队中担任镇军参军是因为刘裕反对桓玄篡夺东晋政权。而刘裕一旦大权在握,地位巩固,也想篡夺东晋政权时,陶渊明就持反对态度了,其辞官的导火线则是刘裕滥杀异己。据《宋书·武帝纪》记载,“尚书左仆射王愉,愉子荆州刺史绥等,江左冠族。绥少有重名,以高祖起自布衣,甚相凌忽。……高祖悉诛之”。此事发生在元兴三年(404),王愉一家被杀百余人,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云:“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其《与子俨等书》亦云:“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遗俗患,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可见他辞官也是不得已的事。

我们读书不但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还要特别强调疑人之所不疑。譬如一些南朝民歌经常提到扬州,如《孟珠》:“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莫愁乐》:“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扬州何在?人们会自然想到今天苏北的扬州市,但是今天的扬州市在南朝时就发达到经常被妇女们挂在嘴上吗?不会。实际上当时人们口头上的扬州是指以今天的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如《宋书·州郡志·扬州》云:“扬州刺史,前汉刺史未有所治,后汉治历阳,魏、晋治寿春,晋平吴治建业。”此后,齐、梁、陈三朝的扬州的州治也都在今天的南京。六朝时期,今天的南京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把南朝民歌中的扬州理解为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当我们读书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便可确定一个题目作深入的研究。当选题确定后,再去读书,最好要有明确的目的。苏东坡《与王庠书》尝云:“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例如懂得一点自然科学知识会有利于我们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反之则会导致我们对诗歌的误解。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将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认真读一遍,将有关资料找出来。如该书卷一《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最后两句:“白鸥没一作波浩荡,万里谁能驯?”仇注引《东坡志林》云:“子美'白鸥没浩荡’,言灭没于烟波间耳。宋敏求谓鸥不解没,改作波字,便觉神气索然。”今人周振甫大致同意苏东坡的话,其《诗词例话·精警》指出:“'没’指灭没,消失。写白鸥的消失,才能显出万里的烟波的广阔。这个'没’不是钻进水里的意思。”宋敏求的错误原因在于缺乏生物学知识,因为波浪容易将鱼从水下卷出水面,白鸥追逐波浪的目的是为了找鱼吃,一旦发现目标,它是会钻入水中去捕鱼的。苏东坡、周振甫虽然指出宋敏求的看法是错误的,但是他们的观点也不正确,因为他们都未注意到白鸥为捕鱼而在波浪上盘旋,一旦鱼儿出现即钻入水中捕获的特点。白鸥一般不会像大雁那样在天空中渐飞渐远,最终消失的。该书卷五《羌村三首》其一之三、四句:“柴门鸟雀当作鹊噪,归客千里至。”仇注引陆贾《新语》云:“乾雀噪而行人至。”仇校仇注都不正确,因为杜甫通常都住茅屋与草堂,而茅屋与草堂的屋顶恰恰是麻雀做窝的好地方。傍晚时,麻雀回窝前,一般都要在窝边也就是茅屋与草堂周围的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直到天黑才回到窝中,所以“柴门鸟雀噪”生动地反映了农村薄暮时的景象,如果改成“柴门鸟鹊噪”,则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再如该书卷六《曲江二首》其二之五、六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宋代理学家程颐批评道:“某素不作诗,亦非是禁止不作,但不欲为此闲言语。且如今言能诗无如杜甫,如云:'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此闲言语道出做甚!”自然科学知识告诉我们雌蝶飞舞是为了散发性信息激素招惹雄蝶,也是为了找到所喜欢的花,用虹吸式口器从中吸蜜;而蜻蜓点水则是为了在水面上产卵。当年杜甫也许并不知道这些生物学知识,但是他对蝴蝶与蜻蜓的描述完全符合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可见他对生活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对事物的描写又是多么准确。而这对我们从事诗歌创作与欣赏,都是极有意义的。

当我们将资料收集到了以后,还要善于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撰写学术论著,说到底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你的论点与论据组织起来。一是按照自然顺序,譬如以时间先后为序。我写过一本《李清照》,就是按照时间顺序,采用《幼有才藻》、《伉俪情深》、《屏居乡里》、《在莱淄》、《南渡》、《避难》、《在杭州》、《在金华》、《晚年》等九个小标题来分析与组织材料的。一是按照逻辑顺序,我写过一本《唐代妇女生活与诗》,就是分成《后妃》、《公主》、《宫女》、《仕女》、《离妇》、《妓女》、《劳动妇女》等部分来分析与组织材料的。当然在某一部分中,还可以再分成若干小部分,例如离妇还可以进一步分成游子妇、征人妇、商人妇等三个小部分。这样写起来就会有条有理了。

在分析时,要注意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实际上就是要我们用辨证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去看问题。比较有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之别。纵向比较能显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如李清照喜欢驾舟出游,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表现出来的情感是不同的。写少女时代的,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小令着重描写了在藕花深处争渡时导致鸥鹭齐飞的生动画面。透过对人争渡、鸟齐飞的动态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洋溢着的青春活力。写结婚后思念丈夫的情绪的,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结婚后,虽然同样“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但是再也不像少女时代那么无牵无挂,无论是在外面玩,还是在家中待着,都对出门在外的丈夫有一种无法排解的刻骨相思。李清照晚年写过一首《武陵春》,其下片云:“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虽然也写愁,但是与上一首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别,上一首写离愁,但离愁中含有甜蜜的回忆与相逢的希望,而这一首词所写的是国破家亡之愁,流离失所之愁,青春消逝之愁,又都是无法克服的,所以诗人再也没有心情泛舟了。

横向比较则易于说明各自的特点,唐代有三首写思妇的绝句,它们主题相仿,题材类似,但是表现手法却各不相同,其一为姚月华的《怨诗》,其后两句为“羞将离恨向东风,理尽秦筝不成曲”。其二为王涯的《秋夜长》,其后两句为“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其三为崔公远的《独夜词》,其后两句为“秦筝不复续断弦,回身掩泪挑灯立”。这三首诗中的女主人理筝时的表现各不相同,但都同样显示了思妇内心的寂寞与空虚。正是写作方法上的差异性,才充分证明了唐诗的创造性与永久的魅力。

·本文选自《文献学管窥》,作者徐有富,原题目为《怎样读书与写学术论文》。

图片

【点击图片 特惠购书

《徐有富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

凌朝栋、徐雁平、张宗友 编

ISBN:978-7-5506-3671-2

【内容简介】《徐有富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收录徐先生众弟子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二十篇,前有先生学术自述,后附论著目录。徐有富师从南京大学程千帆教授研治中国古代文学,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他在中国古典文献学领域著述丰富,享有较高声誉,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不少现已成为各大高校古代文学、古文献等专业的教授、博导。本书彰显了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学术的薪火相传,可作为古典文学古文献专业师生进行学术熏陶和论文写作的范本。

【编者简介】凌朝栋,陕西西安临潼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三级教授、中国《史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雁平,湖北浠水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清代文学、清代文献学。张宗友,安徽金寨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致力于经学文献、目录学及朱彝尊专题研究。

图片

排版:小由

统筹:凤凰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