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文库·方志编》2022年出版书目

 星河岁月 2023-05-09 发布于江苏

【编者按】

《江苏文库》是江苏省重大文化工程“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是江苏历史上最大规模全面、系统梳理江苏历史文献的超大型丛刊,由《书目编》、《文献编》、《史料编》、《方志编》、《精华编》、《研究编》六个部分组成,自2016年启动以来,经过文献普查、拟收书目论证、编纂出版体例确定等,2018年推出首批出版成果,至2022年底,已出版1002册,其中《书目编》41册,《文献编》257册,《史料编》221册,《方志编》288册,《精华编》129册,《研究编》66册。为方便读者了解和使用,2021—2022年已将2018—2021年各编已出版图书详细书目及相关信息陆续刊布。今天刊发《江苏文库·方志编》2022年出版书目。






图片

《方志编》主编:左健伟、张乃格

副主编:林艾甫、桑荟、宫冠丽

《江蘇文庫·方志編》以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爲界,收録現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江蘇各個時期官修的通志(以省、府、州、縣爲記述對象的綜合性志書),以及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省級專志,酌收價值較高的私撰通志。地域範圍以江蘇省現行行政區域爲準,歷史上曾經屬於江蘇的松江府,太倉州的崇明、嘉定、寶山縣,徐州府的蕭縣、碭山縣等,今已隸屬外省市,俱不再收録。所收舊志力求完備,選擇版面清晰、紙墨俱佳,無蟲蠹、無破損、無缺頁的本子爲底本。原書如有蠹損、殘缺、漶漫之處,用不同藏書單位的相同版本進行補配,以最大限度接近舊志的原貌。

一、府縣志類(共57册)

揚州府部

第一六六册

崇禎泰州志十卷圖一卷(一),(明)劉萬春輯。明崇禎十七年原刻本。

第一六七册

崇禎泰州志十卷圖一卷(二),(明)劉萬春輯。

第一六八册

道光泰州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有慶等修,陳世鎔等纂。清光緒三十四年補刻本。

道光泰州新志刊謬二卷首一卷,(清)任鈺、宫錫祚等撰。清道光十年刻本。

民國續纂泰州志三十六卷(一),韓國鈞、王貽牟總纂。抄本。

第一六九册

民國續纂泰州志三十六卷(二),韓國鈞、王貽牟總纂。

隆慶高郵州志十二卷(一),(明)范惟恭等修,王應元等纂。明隆慶六年刻本。

第一七〇册

隆慶高郵州志十二卷(二),(明)范惟恭等修,王應元等纂。

嘉慶高郵州志十二卷首一卷(一),(清)楊宜崙原修,夏之蓉等原纂,(清)馮馨增修,夏味堂等增纂。清道光二十五年重刻本。

第一七一册

嘉慶高郵州志十二卷首一卷(二),(清)楊宜崙原修,夏之蓉等原纂,(清)馮馨增修,夏味堂等增纂。

光緒再續高郵州志八卷首一卷,(清)金元烺、龔定瀛修,夏子鐊等纂。清光緒九年刻本。

淮安府部

第一七二册

正德淮安府志十六卷圖一卷(一),(明)薛图片、陳艮山等纂修。國家圖書館藏明正德十三年刻本。

第一七三册

正德淮安府志十六卷圖一卷(二),(明)薛图片、陳艮山等纂修。

图片
图片

《正德淮安府志》書影

第一七四册

天啓淮安府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明)宋祖舜修,方尚祖等纂。清順治六年修鋟本。

乾隆淮安府志三十二卷(一),(清)衛哲治等修,葉長揚、顧棟高等纂。清乾隆十三年刻本。

第一七五册

乾隆淮安府志三十二卷(二),(清)衛哲治等修,葉長揚、顧棟高等纂。

第一七六册

乾隆淮安府志三十二卷(三),(清)衛哲治等修,葉長揚、顧棟高等纂。

光緒淮安府志四十卷首一卷(一),(清)孫雲錦修,吴昆田、高延第等纂。清光緒十年原刻本。

第一七七册

光緒淮安府志四十卷首一卷(二),(清)孫雲錦修,吴昆田、高延第等纂。

第一七八册

光緒淮安府志四十卷首一卷(三),(清)孫雲錦修,吴昆田、高延第等纂。

第一七九册

光緒淮安府志四十卷首一卷(四),(清)孫雲錦修,吴昆田、高延第等纂。

第一八〇册

光緒淮安府志四十卷首一卷(五),(清)孫雲錦修,吴昆田、高延第等纂。

第一八一册

光緒淮安府志四十卷首一卷(六),(清)孫雲錦修,吴昆田、高延第等纂。

乾隆山陽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一),(清)金秉祚修,丁一燾、周龍官等纂。清乾隆十四年刻本。

第一八二册

乾隆山陽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二),(清)金秉祚修,丁一燾、周龍官等纂。

第一八三册

乾隆山陽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三),(清)金秉祚修,丁一燾、周龍官等纂。

第一八四册

乾隆山陽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四),(清)金秉祚修,丁一燾、周龍官等纂。

第一八五册

同治重修山陽縣志二十一卷圖一卷,(清)張兆棟、文彬修,丁晏、何紹基等纂。清同治十二年刻本。

宣統續纂山陽縣志十六卷附八卷(一),邱沅、王元章修,段朝端等纂。民國十年刻本。

第一八六册

宣統續纂山陽縣志十六卷附八卷(二),邱沅、王元章修,段朝端等纂。

乾隆山陽志遺四卷,(清)吴玉搢輯。民國十一年淮安書局刻本。

第一八七册

嘉靖清河縣志四卷,(明)吴宗吉等修,紀士範、張四維等纂。明嘉靖四十五年刻本。

康熙清河縣志四卷,(清)鄒興相修,汪之藻纂。清康熙十四年刻本。

咸豐清河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一),(清)吴棠修,魯一同等纂。民國八年再補刻本。

第一八八册

咸豐清河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二),(清)吴棠修,魯一同等纂。

第一八九册

光緒丙子清河縣志二十六卷(一),(清)文彬等修,吴昆田、魯蕡等纂。清光緒五年刻本。

第一九〇册

光緒丙子清河縣志二十六卷(二),(清)文彬等修,吴昆田、魯蕡等纂。

第一九一册

乾隆鹽城縣志十六卷(一),(清)黄垣等修,沈儼等纂。清乾隆十二年刻本,以一九六〇年油印本補配。

第一九二册

乾隆鹽城縣志十六卷(二),(清)黄垣等修,沈儼等纂。

光緒鹽城縣志十七卷首一卷(一),(清)劉崇照修,陳玉樹等纂。清光緒二十一年刻本。

第一九三册

光緒鹽城縣志十七卷首一卷(二),(清)劉崇照修,陳玉樹等纂。

第一九四册

光緒鹽城縣志十七卷首一卷(三),(清)劉崇照修,陳玉樹等纂。

第一九五册

民國續修鹽城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林懿均、李直夫等修,胡應庚、陳鐘凡等纂。民國二十二年蘇州文新書店鉛印本。

續修鹽城縣志稿第一輯攻錯録六章,薛綜緣輯。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原附民國《續修鹽城縣志》後)。

民國鹽城續志校補三卷,胡應庚撰。一九五一年鉛印本。

乾隆重修桃源縣志十卷首一卷(一),(清)眭文焕等纂修。清乾隆三年刻本。

图片
图片

乾隆重修桃源縣志》書影

第一九六册

乾隆重修桃源縣志十卷首一卷(二),(清)眭文焕等纂修。

民國泗陽縣志二十五卷首一卷(一),李佩恩等修,張相文、王聿望等纂。民國十五年鉛印本。

第一九七册

民國泗陽縣志二十五卷首一卷(二),李佩恩等修,張相文、王聿望等纂。

第一九八册

民國泗陽縣志二十五卷首一卷(三),李佩恩等修,張相文、王聿望等纂。

第一九九册

康熙安東縣志八卷,(清)喬弘德纂修。國家圖書館所藏清康熙三十七年刻藍印本。

雍正安東縣志十七卷(一),(清)余光祖修,孫超宗等纂。南京地理所圖書館藏清雍正五年刻本,以南京圖書館藏刻本等補配。

第二〇〇册

雍正安東縣志十七卷(二),(清)余光祖修,孫超宗等纂。

第二〇一册

雍正安東縣志十七卷(三),(清)余光祖修,孫超宗等纂。

光緒安東縣志十五卷首一卷,(清)金元烺修,吴昆田、魯蕡纂。清光緒元年刻本。

第二〇二册

乾隆阜寧縣志八卷,(清)馮觀民纂修。南京圖書館所藏清抄本。

光緒阜寧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一),(清)沈國翰、阮本焱修,(清)陳肇礽、殷自芳、江啓珍等纂。清光緒十二年皋邑小蘭溪南首陸氏刻字修譜局刻本。

第二〇三册

光緒阜寧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二),(清)沈國翰、阮本焱修,(清)陳肇礽、殷自芳、江啓珍等纂。

第二〇四册

光緒阜寧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三),(清)沈國翰、阮本焱修,(清)陳肇礽、殷自芳、江啓珍等纂。

民國阜寧縣新志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一),焦忠祖、吴寶瑜等修,龐友蘭等纂。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

第二〇五册

民國阜寧縣新志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二),焦忠祖、吴寶瑜等修,龐友蘭等纂。

第二〇六册

民國阜寧縣新志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三),焦忠祖、吴寶瑜等修,龐友蘭等纂。

徐州府部

第二〇七册

嘉靖徐州志十二卷(一),(明)何莘修,梅守德、任子龍等纂。明嘉靖刻本。

第二〇八册

嘉靖徐州志十二卷(二),(明)何莘修,梅守德、任子龍等纂。

第二〇九册

萬曆徐州志六卷(一),(明)姚應龍等纂修。天津圖書館藏明萬曆五年刻本。

第二一〇册

萬曆徐州志六卷(二),(明)姚應龍等纂修。

第二一一册

康熙徐州志三十六卷,(清)姜焯纂修。清康熙六十一年刻本。

第二一二册

乾隆徐州府志三十卷首一卷(一),(清)石杰修,王峻等纂。清乾隆七年徐州府學刻本。

第二一三册

乾隆徐州府志三十卷首一卷(二),(清)石杰修,王峻等纂。

第二一四册

乾隆徐州府志三十卷首一卷(三),(清)石杰修,王峻等纂。

第二一五册

乾隆徐州府志三十卷首一卷(四),(清)石杰修,王峻等纂。

第二一六册

乾隆徐州府志三十卷首一卷(五),(清)石杰修,王峻等纂。

同治徐州府志二十五卷(一),(清)吴世熊、朱忻修,劉庠、方駿謨等纂。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第二一七册

同治徐州府志二十五卷(二),(清)吴世熊、朱忻修,劉庠、方駿謨等纂。

第二一八册

同治徐州府志二十五卷(三),(清)吴世熊、朱忻修,劉庠、方駿謨等纂。

第二一九册

同治徐州府志二十五卷(四),(清)吴世熊、朱忻修,劉庠、方駿謨等纂。

第二二〇册

同治徐州府志二十五卷(五),(清)吴世熊、朱忻修,劉庠、方駿謨等纂。

第二二一册

同治徐州府志二十五卷(六),(清)吴世熊、朱忻修,劉庠、方駿謨等纂。

第二二二册

同治徐州府志二十五卷(七),(清)吴世熊、朱忻修,劉庠、方駿謨等纂。

二、專志類(共17册)

第一册

南河志十四卷,(明)朱國盛等纂修,徐標等續纂。明崇禎六年刻本。

吴中水利通志十七卷,佚名輯。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年錫山安國銅活字印本。

第二册

民國江南水利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沈佺修,秦綬章、姚文楠、秦錫田等纂。民國十一年江南水利局木活字本。

江蘇海塘新志八卷首一卷,(清)李慶雲修,蔣師轍等纂。清光緒十六年刻本。

第三册

漕運通志十卷首一卷(一),(明)楊宏、謝純纂修。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晚期補刻本。

第四册

漕運通志十卷首一卷(二),(明)楊宏、謝純纂修。

漕河圖志八卷(一),(明)王瓊輯。弘治九年刻本,原藏民國北平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今存於臺北。

第五册

漕河圖志八卷(二),(明)王瓊輯。

弘治兩淮鹽運司志八卷,(明)徐鵬舉、史載德等纂修。國家圖書館藏明弘治十三年刻本。

嘉靖兩淮鹽法志十二卷(一),(明)楊選、陳暹等修,(明)史起蟄、張榘等纂。明嘉靖三十年刻本。

图片
图片

《弘治兩淮鹽運司志》書影

第六册

嘉靖兩淮鹽法志十二卷(二),(明)楊選、陳暹等修,(明)史起蟄、張榘等纂。

第七册

康熙兩淮鹽法志二十八卷,(清)崔華修,謝開寵、程浚等纂。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第八册

雍正敕修兩淮鹽法志十六卷,(清)噶爾泰修,程夢星等纂。國家圖書館藏清雍正六年刻本。

第九册

乾隆兩淮鹽法志四十卷首一卷(一),(清)吉慶等修,王世球等纂。清乾隆十三年刻本。

第十册

乾隆兩淮鹽法志四十卷首一卷(二),(清)吉慶等修,王世球等纂。

第十一册

嘉慶兩淮鹽法志五十六卷首四卷(一),(清)佶山監纂,曾燠提調,單渠總纂,張雲璈、王芑孫等纂輯。清嘉慶十一年刻本。

第十二册

嘉慶兩淮鹽法志五十六卷首四卷(二),(清)佶山監纂,曾燠提調,單渠總纂,張雲璈、王芑孫等纂輯。

第十三册

光緒重修兩淮鹽法志一百六十卷首一卷(一),(清)曾國荃、劉坤一等修,王定安等纂。清光緒三十一年金陵改刻本。

第十四册

光緒重修兩淮鹽法志一百六十卷首一卷(二),(清)曾國荃、劉坤一等修,王定安等纂。

第十五册

光緒重修兩淮鹽法志一百六十卷首一卷(三),(清)曾國荃、劉坤一等修,王定安等纂。

第十六册

光緒重修兩淮鹽法志一百六十卷首一卷(四),(清)曾國荃、劉坤一等修,王定安等纂。

第十七册

乾隆滸墅關志二十卷,(清)黄虞再、陳常夏原修,孫珮原纂,孫鼐續纂。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間孫鼐增續刊本。

光緒京口八旗志二卷,(清)鍾瑞、善連、文禄修,春元等輯。鎮江市圖書館藏清光緒五年刻本。

民國重修京口八旗志六卷,愛仁輯。國家圖書館藏民國十六年抄稿本。

明南京五城察院職掌志二卷,明徐必達、施沛等纂修。清同治十年刻本。


组稿:江苏文库编辑部

排版:小由

统筹:凤凰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