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前夕外放李世勣事件

 四地闲夫 2023-05-09 发布于山东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唐太宗李世民在去世前夕,将李世勣外放为叠州都督。李世民此举,历来被认为是其帝王心机的一个典型表现。

当时,李世勣原本是特进(正二品散官)、太子詹事(从三品职事官)、同中书门下三品(加衔,有此衔表示位居宰相)。被外放之后,出任叠州都督(从三品),没有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加衔,不再是宰相,又失去了特进,相当于从朝廷中枢被赶了出来。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前夕外放李世勣事件李世勣

李世民为什么要外放李世勣呢?本文具体来分析一下。

一、史料记载和对比

(一)《资治通鉴》记载

对于李世民外放李世勣事件,《资治通鉴》记载如下:

上(李世民)谓太子(李治)曰:“李世勣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五月,戊午(十五日),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

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李世民对李治说,李世勣很有才能,但是李治对李世勣没有恩典,因此,李世民害怕李世勣不服李治。因此,李世民安排了一场戏:先把李世勣外放,如果李世勣服从安排,马上去赴任,那就表示这个人可以用,等到李世民去世后,李治可以任用李世勣为仆射(从二品职事官,尚书省长官);如果李世勣徘徊观望,那就表示这个人不能用,那就杀掉他。结果,李世勣接到命令后,家都没回,直接去叠州赴任了。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前夕外放李世勣事件李世民

如果仅仅从《资治通鉴》的记载来看,李世民这种安排挺阴险的,李世勣稍有不慎,就会面临杀身之祸。而且这也与李世民此前一直强调的君臣之间坦诚相待的理念不符。因此,在古代就有人对此提出了批评,为《资治通鉴》作注的元代学者胡三省就指出:

史言太宗以机数御李世勣,世勣亦以机心而事君。

意思是,唐太宗用权谋驾驭李世勣,李世勣也用权谋对待李世民。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前夕外放李世勣事件胡三省

现在,在翻案风盛行的今天,李世民此举更是被很多人拿出来说事,用以批判李世民猜忌大臣。

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二)两唐书和《册府元龟》记载

我一向强调,看到史料,不要盲从,先静下心来,花点时间和精力,对比一下不同的史书记载,看看史料本身是否有问题。果然,把《资治通鉴》的记载,与两唐书和《册府元龟》的记载一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双方记载并不一致。

据《旧唐书》李世勣传记载: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寝疾,谓高宗曰:“汝于李(世)勣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乃出为叠州都督。

(《册府元龟》卷45、《新唐书》李世勣传记载略同)

与《资治通鉴》的记载对比后就可以发现以下差异:

第一,未记载李世民想判断一下李世勣接到外放命令后的反应;

第二,未记载李世民说如果李世勣徘徊观望就杀掉李世勣;

第三,未记载李世勣接到命令后,家都不回,直接赴任。

如果我们把以上几点抽掉,再看李世民的这一安排,就会发现,虽然这仍然是一种权谋(《册府元龟》本来就将其列入“帝王部·权略”之中),但少了很多阴险狡诈的色彩,更多的是协助新君笼络旧臣的手段。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前夕外放李世勣事件李治

那么,《资治通鉴》的这几点记载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认为,应该是出自唐代刘餗的笔记小说《隋唐嘉话》,据《隋唐嘉话》记载:

太宗病甚,出英公(李世勣)为叠州刺史,谓高宗曰:“李(世)勣才智有余,屡更大任,恐其不厌伏于汝,故有此授。今若即发者,我死后,可亲任之。如迟疑顾望,便当杀之。”(世)勣奉诏,不及家而行。

《隋唐嘉话》是一部笔记小说,请注意,唐代的小说,与现代意义的小说不同,大致可以归入野史。

据此看,应该是《资治通鉴》编者采信了《隋唐嘉话》的这段记载,将其编入了正史。

那么,《隋唐嘉话》的这一记载,其真实程度到底如何呢?

二、史料辨析

我认为,通过李世勣在高宗即位之后的任职情况来看,《隋唐嘉话》的这一记载是不可信的,李世勣在接到外放叠州都督命令后,没有赴任,而是继续留在长安。

根据《资治通鉴》排出的时间表来看,李世勣在贞观二十三年(649)的任职情况如下:

五月戊午(十五日)前,李世勣为特进(正二品散官)、太子詹事(从三品职事官)、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加衔);

五月戊午(十五日),李世勣外放叠州都督(从三品);

五月己巳(二十六日),太宗李世民去世;

六月甲戌(初一日),高宗李治即位;

六月丁丑(初四日),李世勣为特进(正二品散官)、检校洛州刺史(从三品职事官)、洛阳宫留守(镇守洛阳的使职,无品阶);

六月癸巳(二十日),李世勣为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散官)、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加衔);

九月乙卯(十三日),李世勣为尚书左仆射(从二品职事官,尚书省长官)。

请大家特别注意五月十五日和六月初四日的两次职务任命。

五月十五日,李世勣外放为叠州都督,陇右道的叠州,位于长安以西1700里(数据出自《元和郡县图志》),如果按照《隋唐嘉话》和《资治通鉴》的说法,李世勣接到命令后,家都不回,直接去叠州上任了,那么,等到六月初四日,李治任命李世勣检校洛州刺史、洛阳宫留守的时候,已经过了将近20天了,按照李世勣日行100里计算,当时李世勣应该已经到达叠州了。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前夕外放李世勣事件叠州

但是,我们来看看李治六月初四日给李世勣的官职是什么:

检校洛州刺史、洛阳宫留守。

这次任命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任命的目的是让李世勣镇守洛阳,稳定关东局势。

当时的洛阳,是唐朝在关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战略意义非常重要。李治在即位初期让李世勣出任洛州刺史、洛阳宫留守,其目的与武德九年(626)六月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命令其心腹屈突通出镇洛阳是一样的,那就是确保关东地区的稳定。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前夕外放李世勣事件洛阳

(二)这是一次临时紧急任命。

史书在此使用了“检校”二字,所谓检校,就是临时署理的意思。当时出现“检校”无非以下原因:

其一,有些亲王名义上遥领州都督、州刺史,实际并不到任,所以任命别人“检校”,实际处理当地事务。但李世勣不符合这一条,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并没有亲王遥领洛州刺史。

其二,事出紧急,来不及正式任命,临时派人“检校”。我认为李世勣应该是这种情况。当时,唐太宗刚刚去世,必须要尽快稳定局势,防止有人趁机作乱。为此才让李世勣出镇洛阳,临时检校洛州刺史、洛阳宫留守,稳定关东局势。这与武德九年(626)六月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命令屈突通“检校行台仆射,驰镇洛阳”(《旧唐书》屈突通传)的情况是一样的。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前夕外放李世勣事件屈突通

据此看,我认为,李治让李世勣检校洛州刺史、洛阳宫留守,不是简单的表示要重新重用李世勣(如果仅仅是为了表明要重用李世勣,那好歹也得给李世勣找个正式任命的官职,给人家一个“检校”官算怎么回事),而是与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让屈突通驰镇洛阳的用意类似,就是在权力交接的敏感时期,确保关东稳定。

我们必须注意到,越是权力交接的早期,越容易出现意外变故,因此,李治对李世勣的这一任命,关键就是其时效性,李世勣必须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到洛阳镇守,这样才有效果。

如果李世勣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在五月十五日接到命令后不做停留的去叠州上任,那么,六月初四日李治任命其检校洛州刺史的时候,李世勣在长安以西1700里的叠州。而他要去的洛阳有多远呢?洛阳位于长安以东,距离叠州2560里(数据出自《元和郡县图志》)。如果按照日行100里计算,即便李世勣接到命令后马上出发,也得走将近1个月才能到达洛阳,也就是说,截至六月底,李世勣都不一定能赶到洛阳。

那李治这道命令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在权力交接最为关键的六月,难道洛阳就搁着不管吗?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十五日,李世民外放李世勣为叠州都督之后,李世勣实际上应该没走,仍然留在长安。

李世民不但没派人去观察李世勣是否立即赴任,恰恰相反,李世民甚至很有可能私下与李世勣有过交流或者暗示,让李世勣留在京师,不要急于赴任。

至于《隋唐嘉话》的相关记载,应该是讹传。

但很不幸,这段讹传被司马光采信,编入了《资治通鉴》,至今还在误导很多读者、甚至治史学者。

本文由详侃历史原创,欢迎关注,共同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