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一畅游磨黑古镇小记

 新用户540944qN 2023-05-09 发布于云南

五一畅游磨黑古镇小记

张光华

一座小城,盐井、古老、悠远、深思。慢慢踏上青石板,不用遇上怀着幽怨的撑油纸伞的女子,一个人,一布包,一手机,随风来,随霞去。

 



张梦西的走马转角楼记载着他富甲一方的传说,杨丽坤一家的童年记忆,还从老人的口中一一叙说他知晓的故事,缭绕的黄牛干巴香味,呈现着一座现代人间味的小城,用溪水围就他的浸润,小鱼活跃成灵性,假山,配上哗哗的流水,慢悠悠的坐在大青树的长凳下发呆。

 


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带着理想,把革命的火种播在磨黑中学。

于是除了理想,还带来了文化:饮食萃集,全国各地种种口味,在民间传播,也许是中原的,还是北方的饺子,在几个家属或几个朋友一次家庭聚会里“好吃”,就口手相传,乃至传播开去。以辣子调和的主菜系也就成为磨黑的口味,烧烤或香肠就成为文化。几百年不换汤的一坛老酸汤浸就的臭豆腐,迎来了《舌尖上的中国》的一味。

 


建筑以江南小城斗拱木楼的四合院加上青石板构成休息的家的港湾。

斑驳墙皮叙说过往的亘古,一颗红星为象征的吊脚楼横跨小巷的中间,依稀能听见当年马灯团聚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才有了一系列斗争历史,才有了年青人的思想启蒙。


最悠远的历史,也许藏躲于某个深巷角落,我没有走大家都畅游的大道,探幽便是静谧处的墙角,被古盐剥蚀的老墙角,层层腐落的泥土似乎诉说这这里的历史。古老而有故事,是一个马帮的还是盐井的爱情故事。。。。。。

潮湿的一排石缝间,碧绿地长着一排猪鬃草,好药而难寻,在这干燥的春末,小扇子般叶片下伸张一根黑黑的长柄,拾一袋子,带回家,放白酒,煨吃,利尿。正巧遇到到一个刚从外地回家过五一的大哥,简单交流之后,知道拐角的小屋就是他的家,“那边的水沟边还更多”,一种热情、一种淳朴的热感,流动了眼眶,没被当做外来的什么游客,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认同就是分享、共享。

 

 

悠长悠长的青石板,衬托于深深的暗红两旁的小楼中间,枯杂的小草,从瓦楞间枯枯的折断,高高的似乎被稀落得几个游人的嬉闹声抖落。

被黑烟熏黑的历史,木头、檐梁,虎口大门锁,雕窗,江南特有的瓦拱墙窗,小墙、守在门外的石兽,更有时代气息的一家小院大门,很有创意地把锅铲插在门闩上,黄黄的大锁,告诉你主人已外出。


 


 

小桥流水,石拱配就半山的水泥楼房人间,一种苍老中又显得一丝新时代气息的乡村,远远地拍一张乡村照,惬意满怀。站到桥头,小涧没有清理,杂草丛生,水很小,一只白鹅,静悠悠地转凉转身,与远山、小桥、小涧构成一幅山村恬美画,静静地,没人打扰,很有诗意。

于是写下一首小诗,离去:

幽与深

一伸腰

跌落到民国而或元明清

路转溪头忽现

白鹅鸣涧

长长的青石巷

浸润过古盐

舞过火枪长跑

吸着烧烤的碳黄牛火干巴味

慢悠一个五一的假

慢下脚



用锅铲严严地锁起

磨黑古镇源源的人间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