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质今妍~【李巍松】工笔山水

 新世界的礼物 2023-05-09 发布于福建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华夏文化促进会书画院名誉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国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首席顾问 客座教授 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特聘画师 

两宋院体画派花鸟真迹世所多传,巍松善悟,妙法传神,所作工笔花鸟灵翮飞动,翩翩出入于两宋宫苑徽宗、李迪、崔白冰纨蚕素间,轻翾下旋于近代雪翁、非闇花间竹篱,寓新于古,是其功也。 
——何家英  

松窗焚香月夜禅  33x132cm

峒关蒲雪  50x100cm

浔阳夜送  50x100cm

一品当朝  60x120cm

龙山晚渡  66x132cm

花溪霁月  50x100cm

碧潭金阙

春江花月夜  66x50cm

李巍松自幼嗜画,坚持自学,他将张大千视为自己的偶像,对大千先生“师古”“师自然”“师心”等倡导最是会心,学古思圣,步武前贤,站在巨人之肩,心摹手追,殚精竭虑。在他看来,拜师学画,或许能较快上手,呈现出自己所谓的面貌,但这种面貌极有可能笼罩在老师的影子之下,如画家比较有灵气,会设法挣脱离老师的“藩篱”和“桎梏”,却也有很多人难从影子下走出,甚至不愿走出。李巍松感叹,这是我们这代人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面目不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一定不能不要自己的面目。

关山晓月  180x90cm

洞庭湖光

花间独酌  50x100cm

关山月  66x132cm

江村雪霁

观无量  50x66cm

冷月泊舟  82x26cm

轻舟已过万重山  66x50cm

李巍松渴望在传统的基础上出来新的东西,入古出新即其追求方向,他便纯粹地画画,不考虑太多目的,小步徐行于路上,认真对待每一个过程。他说自己“古质”似乎有一点了,“今妍”还在追。而事实上,当你看到他广大如临岱岳,精微如描蝉翼,瑰丽如在庙堂之极致画面时,一定会为他画中之“妍”而惊叹。追古渐窥堂奥,出新亦有端倪,亦古亦今面目鲜明,渊雅堂皇独步画坛。

上元瑞雪  50x100cm

江山胜概  50x100cm

局部

白云出岫

上元瑞雪  77×100cm  2022年

碧潭飘雪

湖山清夏图

石壁过云  66x51cm

桃园问津

雪夜访戴  100x60cm

江村尽日无啼鸟  惟见沙头系钓船

溪山行旅图

明月入怀  100x50cm  2022年

松溪载鹤  100x66cm 

万松金阙图  132x66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