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军快速睡眠法,没有人能坚持超过两分钟?

 昵称DdgmFysz 2023-05-09 发布于河北

失眠的痛苦不亚于任何一种身体上的痛苦。

伏尔泰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帝为了补偿人间诸般烦恼事,给了我们希望和睡眠。”

1

失眠的成因

TED演讲中曾讨论过,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在夜间仍然非常清醒?

一方面是短暂的精神压力,比如即将到来的考试时、未完成的工作、思考一些问题,或者是旅行前的兴奋。

这些事情在解决后,你就能正常的入睡了。

但是,还有一些人无法入睡的原因就是——担心自己睡不着的压力。

人们越想抓紧时间睡觉,反而越睡不着,越担心自己会失眠,就越可能睁眼到天亮。

身边一点噪音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入睡情绪,脑海中莫名其妙的多出很多想法,怎么都控制不了思路。

当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失眠者躺在床上,就已经感觉到了压力。

这种压力会劫持体内的压力反应系统,而血液中有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会使心跳加速和血压上升,身体自然会过度警觉。

从而更加无法忽略蚊子在耳边嗡嗡的叫、水龙头滴滴哒哒的响等夜间噪音。

然而,为什么一些失眠者即使在失眠后睡着了,等到第二天醒来时依旧感觉非常疲惫呢?

在健康的睡眠中,我们的新陈代谢会减慢,为了保存更多脑葡萄糖,等待早上醒来后可以为大脑提供能量。

但是,失眠者的肾上腺素依旧活跃,即使睡着了也会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

所以,在失眠者的感受中,虽然他们后来睡着了,但是身体依旧没有停止和减慢工作。

这会提前就把葡萄糖给消耗掉了,他们睡眠质量就不高。

我们得知了失眠的坏处,那怎么才能高效又轻松的入睡呢?

2

海军睡眠法

美军睡眠法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田径教练巴德发明的,他曾经帮助非常多的运动员快速进入睡眠。

他写过一本书叫《放松和胜利:冠军表现》,这里就提出了美军睡眠法这个概念。

因为他曾经是一名心理医生,后来在二战时,很多美国空军的飞行员都因为睡眠不足,而在战场上发生很多严重的失误。

所以,就把巴德给请了过来,创造了这个睡眠方法,是以下两种方法的结合版。

肌肉渐进松弛法

首先,在准备入睡时,可以尝试配合呼吸,让身体紧张、放松、紧张、放松,依次交替2分钟就会产生困意。

从头到脚开始紧张和放松,从面部开始,用力做各种表情,然后再放松下来,循环往复。

重点是眼睛和嘴巴的放松,先用力闭眼,感觉到眼周有些累了,再慢慢放松到正常闭眼的状态。

嘴巴也一样,先用力闭紧嘴巴,再缓慢放松到正常的状态。

然后做肩部,先耸肩,再放松。

接下来是手臂,先做你的习惯性用手,右撇子就先做右手;左撇子就先做左手。

手臂要分段来做,大手臂先做,然后再放松小臂。

紧张再放松为一次,所有的部位每个做一到两次就可以。

然后是,也是先做主要那条腿的放松,在做另一条腿的放松。

配合上呼吸,吸气的时候用力,吐气的时候放松,要有一定的节奏。

全身肌肉都放松后,你会有一种无力感。

最后,再做大脑的放松,放空大脑10秒钟什么都不想。

不要太用力,别把好不容易培养的困意给弄没了。

刚开始可能觉得有些麻烦,但是,紧张、放松和呼吸都是人的本能,只要稍微配合一下,很快就能上手。

全身扫描冥想法

全身肌肉的放松就是从头到脚的扫描,这样大脑就把注意力从乱七八糟的事情上,转移到了呼吸和自己的身体上。

放空大脑就是一种冥想,如果大脑没有办法什么都不想。

那就想象自己在一个非常安逸和舒适的环境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大片草地上静静的躺着,也可以想象自己在软软的云朵中。

或者和自己说10遍“不去想”,正好10秒钟。

3

人为什么要睡觉

目前有一种说法解释了人为什么需要睡觉,就是在睡觉后,人的一些记忆会被大脑牢牢记住。

对于生存很重要的事情,就会在睡觉时被牢牢记住。

所以,以下几种情况发生后,不能马上睡觉。

  • 经历悲伤的事情之后不能马上睡觉
  • 看完恐怖片
  • 经历了运动创伤
  • 痛苦的事情等

看来,小时候家长都会告诉孩子不要哭完就睡觉,还是有理论依据的。

~~

上述的美军睡眠法我自己有试过,我觉得大部分时候都是有用的。

人想要全身紧张很容易,但是想要放松却很难。

睡不着就是想得太多了,等到第二天,一切想法都烟消云散了。

如果真的睡不着,那不如起来看看书,做点什么事,累了自然就睡着了。

现在的人体力劳动减少了,脑力劳动增多了,就会使大脑过于兴奋。

没事多爬爬山,每天早上都早起1个小时,到了晚上自然就累了。

思考是一种本能,放下是一种能力。

希望大家都能美美的睡好觉,睡高质量的觉。

我是反内耗小分队,期待你的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