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堂门卫隐藏身份60年,女婿“设局”暴露其身份,授奖时泪流满面

 君临天下100 2023-05-09 发布于湖北

2019年初,湖北十堰丹江口市,低矮的单元楼中,有位年轻人敲响了一户普通人家的门。这天,他特地前来拜访这家老爷子。

“张老,您好啊!”

年轻人走进屋子,礼貌地向沙发中端坐的老人弯腰行礼。

老人笑呵呵地站起身来。他虽然年过九旬、行动不便,但腰杆却努力地挺起。脸上满是笑意,双目依旧有神。年轻人顿时明白,这位老人绝不是普通人。

一旁的女婿介绍道:

“爸,这位就是市里来的高飞同志,他是负责进行这次老兵登记注册的。”

说话间,女婿向高飞使了个眼色。

老爷子点头说:

“欢迎,欢迎高同志。来,请坐。”

大家围坐在沙发前。茶几上摊开了证书、排开了奖章。尽管已有了岁月的痕迹,但却是精心保存,一点也没有划痕损坏。

老人如数家珍地说道:

“这是我抗美援朝的纪念奖章,这是和平万岁纪念奖章,这是我立功的证书,这些要更早了,是我在解放战争时期获得的,有淮海、渡江、中南、西南战役的荣誉奖章……”

高飞频频点头,一一仔细拍照、记录。面对眼前这些奖章,他表情严肃,但心情却早已澎湃起伏。

他知道,这些不只是老爷子个人革命生涯的记录,更不只是党和国家对他热血青春的褒奖。在当下时代,这些早已成为历史的见证,是民族的财富,是值得大力弘扬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

老兵登记

半个小时后,高飞带着满满的敬意,和老人全家告别。

临走前,老人握住高飞的手,一再谦和地表示,拿出来这些,只是为了服从组织要求,进行登记管理,不是想要什么特别照顾。这更增添了高飞的敬重之感。

老爷子并不知道,高飞并不负责老兵登记注册工作。高飞在当地作协工作,他的到来,是上级和老人女婿联手做的“局”。

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老爷子究竟有怎样的过去?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1943年的夏天,山西省长治县韩店镇南仙泉村中,张家小院里突然变得喧闹起来。几个年轻人满头是汗的,七手八脚地将一个大汉,抬进房中的炕上,为首的正是张文魁。

“爸,爸,你醒醒!”

张文魁跪在炕边,轻声呼唤着父亲。

那炕上的大汉睁开眼睛,惨白的面孔上努力挤出一丝笑容,似乎是想要安慰儿子,但终究又无力地闭上眼睛。

其他几个人稍微安慰了张文魁几句,很快离开了。天色渐渐昏暗下来,在简陋的土屋里,只剩下十五岁的张文魁,守护着再也没有动静的父亲。

张文魁默默地握紧了拳头:

“小鬼子,我跟你们没完!”

张家世代居住在这个小村子里,尽管努力耕作,也只能勉强糊口。

1928年,张文魁出生了,他是家里的独子,前面本有六个兄姐,但都先后夭折。张文魁出生后三天,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既当爹又当娘,好不容易将他拉扯大。原以为生活要好过一点,没想到卢沟桥上的枪响,撕碎了每个家庭的宁静。

卢沟桥事变

日军在抢夺华北后,迅速将进攻矛头朝向山西。强悍的日军训练有素、火力惊人,国民党军队装备落后、指挥无能、士气低迷,几乎总是一触即溃。

位于山西东南的长治,古称上党,地处太行山之巅,是晋冀豫三省的交界,是交通和经济的枢纽,也是日军眼中的重要侵略跳板。尽管长治一带有5万中国军队,打出了少见的激烈抵抗,但随着日军不断增兵,长治终于沦陷。

山西是重要的煤炭产出地,有丰富的矿藏资源,日本侵略者早已垂涎欲滴。每占领山西一处,紧跟日军而来的,就是日本的采矿企业。为了廉价抢夺煤矿,日军在占领区大肆强征中国农民当劳工,将成吨的煤炭从三晋大地运送到到东北本土。在这样的强盗政策下,劳工们的工作环境没有任何保障,暗无天日的煤矿井,埋葬了不知多少无辜的中国人。

张文魁的父亲,也是被强征下井的劳工。这次,因为一些小事,他和煤矿的日方管事争执起来。没说几句,驻扎煤矿的日本士兵就冲了上来,一枪托将父亲砸倒在地,雨点般的皮鞭、拳脚,立刻落在他身上。

幸好,在同乡们的求情下,日兵没有下死手。张文魁的父亲被抬回了家,早已人事不知。张文魁拿出家中所有积蓄,找来最好的大夫为父亲医治。在他的精心侍奉下,父亲渐渐复原,但从此也落下终身残疾。

国仇家恨,让张文魁怒火中烧,他选择了抗日的道路。

中国军人

1945年6月,张文魁刚满入伍年龄,就参加了当地抗日民兵队。在一次次配合八路军主力的行动中,他负责运送担架、保护伤员安全等任务,表现非常积极,很快成为当地的抗日民兵队队长。

抗战胜利了,张文魁和乡亲们一块笑啊、跳啊,庆祝这难熬的八年终于过去了。但没过多久,国民党军队重新杀气腾腾地反扑过来,新的斗争又开始了。

1947年3月,张文魁光荣地入党。

当年9月,为保卫抗战胜利后的土改成果,解放军部队来到村里征兵。张文魁第一个报名参加。

部队领导早就听说了张文魁,关心地说道:

“文魁啊你父亲落下了残疾,你自己又是独子,家里没有人了。你就不要去报名参军打仗了,在村里带好民兵,也是革命啊!”

这一次,张文魁没有听上级的。他坚决地说:

“首长,我不只是代表我自己,我还代表村里。这次,我还动员了其他6名同志,都参加征兵。如果让他们去前线,我自己留下了,我怎么跟大伙交代?”

“这个……”

首长一时语塞。

张文魁继续说:

“再说,我是民兵队长,我有和反动派作战的经验,我去前线,作用很大!”

这份革命者独有的热情与倔强,让部队领导不得不点头。

父亲听说了张文魁的决定,洒泪送行。

在村头,父亲握着孩子的手,嘱托说:

“娃,你要去到前线,我不拖你后腿。但你要记住,到了战场上,千万不要当逃兵退后,不要给我们家丢人。家里有政府照顾,我能过日子,你放心吧!”

1947年8月,张文魁成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的战士。

张文魁

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司令员秦基伟。张文魁入伍时,该部队刚刚成立。

8月15日,在河南省博爱县外的王卜昌村,举行了部队成立大会。张文魁第一次亲历了正规部队的成立,心情倍感激动。

秦基伟号召:

“为了巩固太行解放区,保卫太行人民翻身的胜利果实。为了解放中原和全国人民,我们一定要打出去(打过黄河),一定要争取更大的胜利!”

话音刚落,张文魁就和所有指战员一起,发自肺腑地高喊 “我们要打出去”。

会场上,拳头如林,口号如潮,震动着张文魁的心房。

随后不久,九纵果然渡过黄河,红旗飘过了伏牛山,开辟了新的豫西根据地。

此时,整个解放战争正走入转折点,蒋介石重点进攻陕甘宁和山东根据地的计划即将破产,而中原地区正处于最空虚的阶段。张文魁跟随着九纵,一口气连续打下15座县城,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

紧接着,张文魁跟随部队打下洛阳、攻占南阳,中原战场上,敌我态势此消彼长,形势变得越来越有利。

上将秦基伟

1948年8月,我军围攻郑州的战役开始了。

张文魁所在的27旅,是这场战役的主力部队。我军进攻英勇,而敌人的防守也很拼命,在总共长达60多天的战斗里,张文魁顺利地完成一个又一个上级交给的任务。

到10月22日,郑州宣布解放,27旅俘虏了上千名敌军官兵,首长特意让张文魁负责,将这批俘虏送到后方根据地去接受再教育。

等完成任务糊掉郑州,上级又找到了张文魁:

“小张,你脑子灵活,又年轻能干。我们打算交给你一个任务!”

张文魁一挺胸,中气十足:

“保证完成!”

上级说:

“现在,我们的部队缴获了不少敌人的火炮,但是很多火炮都坏了,需要修理。我们打算派你去郑州,学习火炮修理。等修好了,你就是炮兵了!怎么样?”

张文魁喜出望外,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从此之后,张文魁和炮兵结下了不解之缘。

淮海战役

在淮海战役中,张文魁曾被抽调到45师师部警卫团,负责师部的安全保卫工作。

1949年2月,九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5军,军长为秦基伟。整训刚结束,部队就已打到了长江边上,为即将到来的渡江战役造船、找船,做种种准备。

战役打响后,张文魁所在的炮兵,负责向江面上发射烟雾弹,掩护我军船队过江。

彼时,江北雄师如同离弦之箭,直指长江南岸。

即便到现在,老人说起来,依然心潮起伏、犹在眼前。

15军的渡江地段位于九江。短短一个小时,部队就打过了长江,一直打到江西上饶,又追击敌人到福建、浙江、广州。到秋季,张文魁又跟随部队,参加解放大西南战役,进军广西、贵州。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又跟着部队入川剿匪,延续着戎马岁月。

那时,解放军的汽车很少,马匹也宝贵,战场上的公路也同样少。尽管火炮非常笨重,但还是经常需要人拉肩抬,才能适应各种作战地形的需要。炮兵为此付出了常人想不到的艰辛,但是,张文魁从来没有叫过苦。

张文魁采集表

四川剿匪作战推进不久,国际形势就发生了变化。在党中央毛主席的要求下,中国人民即将开展抗美援朝斗争,以保卫这个新生的国家。

1951年初,15军先从重庆到武汉,再在武汉乘坐专列,千里迢迢来到东北鸭绿江边。

3月末,部队在丹东市举行誓师大会。张文魁所在的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15军45师134团。

当夜,张文魁就跟随部队,渡过鸭绿江。

刚到朝鲜,张文魁就意识到这不是一场轻松的战争。由于美军拥有制空权优势,他们动辄会出现在队伍头顶,肆无忌惮地扫射和轰炸。

一次,一枚炸弹就在张文魁的视野中爆炸,弹片四射,泥土如雨。张文魁的一名战友当场牺牲,运送辎重的骡子也被炸死了,张文魁腰间粮袋、胸前衣服,被弹片划破了口子,棉絮四处飞舞,炒面也撒得到处都是。

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张文魁走向了上甘岭。

上甘岭的光荣战史,15军起码占据了一半。

在这小小的阵地上,15军面对“联合国军”6万余人,战车118辆、大炮350门、飞机3000多架次,坚守了40多天,诞生了黄继光、邱少云这样的英模,也诞生了许多战斗英雄。

黄继光

那时,张文魁是副排长,白天,按照上级命令,他和战友每隔五分钟就会开炮一次,用以威慑和杀伤想要破坏阵地的人。到了晚上,敌人消停了,张文魁就要和战友们去为坑道运送补给。这条运输道路直线距离并不长,但却是世界上最凶险的道路,敌人动用机枪、炮弹和火焰喷射器进行残酷的封锁。张文魁和战友们经常要踏着尸体,背着给养,冒着随时牺牲的风险前进。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张文魁因为表现优异,被所在连队送回国内军校学习。但他始终还挂念着朝鲜战场,不断申请回去参战。首长同意了他的想法,张文魁重新回到15军45师,这次,他留在师部,直到1954年5月随军归国。

1958年5月,随着战争威胁的逐步消除,国家开始号召部队官兵转业。张文魁二话不说,主动提出申请,离开了部队。

其实,如果他继续留在那里,肯定还有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待遇。但张文魁想的是,新中国刚建立,需要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这时候,如果我不去、你不去、大家都不去,谁来建设国家呢?
就这样,张文魁先是到工厂做工人,后来又去了集体农场做农民。当他听说大型工程丹江口大坝需要人手时,他又主动向组织提出,希望能到那里参加建设。

张文魁夫妇

1959年9月,张文魁带着妻子和女儿,走进了丹江口大坝建设工地。那时的建设工地,条件很是艰苦,只能住在简陋的工棚里。

工棚周围,不用说树木植被,就连一点绿色也看不到。天晴时,工棚热得让人喘不上气,下雨时,棚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此时,张文魁的女儿一岁还不到,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总是生病。张文魁夫妻只能在食堂里打点汤,作为孩子的营养补充。

在艰苦的环境中,张文魁和工友们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丹江口大坝工程。领导对他的工作能力和态度非常认可。1960年,张文魁成为丹江口工程局的保卫股长。1965年,他又进入了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的武装部工作。

然而,一场意外的阴影,正不知不觉地笼罩向张文魁。

1966年7月,张文魁在基层调研消防工作,突然传来火警。张文魁主动登上消防车,去现场指挥。没想到,途中发生了车祸,张文魁从车上栽了下来,头部受到重击,当场昏厥。

那时,基层医疗条件不足。抢救中,张文魁多次生命垂危,医院接连下了三次病危通知,单位已经准备好了棺材。好在张文魁身体壮底子好,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终于挺了过来。但这次意外,也让张文魁的大脑严重受损,无论是说话、听力、行动还是思维能力,都已大不如前。

面对现状,张文魁冷静地向组织提出,自己不再合适担任领导工作,要求更换一份合适的岗位。经过他的再三坚持,从1966年开始,他被调整到工程局的大礼堂做管理工作。

此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局的年轻人,就发现大礼堂多了一名“门卫”。他听力不佳,行动不便,但却总是乐观自信。渐渐地,人们忘记了,他也曾是位光荣的战士,他也曾是单位的领导……

张文魁

1983年9月,张文魁光荣离休,开始了颐养天年的生活。

从回到地方工作开始,到此时的数十年间,张文魁始终没有告诉别人自己在部队的经历,也没人知道他曾在部队获得过多少荣誉。每次填写个人登记表格,在曾获荣誉上,他都只会简单地写个“无”。

老人的女婿坐不住了。2019年,在和丹江口市作协朋友聊天中,他吐露了老人的情况,才上演了文前的一幕……

后来,张文魁老人知道了实际情况。他的眼眶里溢满了泪水:

“荣誉,是党和国家对我过去的肯定,不是让我拿来炫耀的。看到这些,我就想到过去的战场,想到那些牺牲的战友,这些奖章、证书也有他们的一份,我有什么权力来享受呢?”

老人不愿意享受荣誉,但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2019年10月,老人登上“中国好人榜”。成为敬业奉献的中国好人。

从抗战、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张文魁是千万革命前辈的代表,他经历了数百场战役,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最终深藏功与名,选择走向新的建设岗位。他的一生虽没有大富大贵,没有奢侈荣华,但却有金子般的价值。让我们一起向老人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